铁马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5:01 点击:61201

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格局、贸易格局,乃至太国地缘关系都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情况,相应我们周边的商务环境也会有相应的调整。为此,我们应该从八个方面加以关注。第一方面,我国经济将出现内需和外需的交融未来外需和内需将共同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义乌市场,它是在浙江的块状经济中形成的专业化市场,一开始是为区域产业经济服务,后来商品卖到全国,成为全国大市场。现在又卖到全球,成为国际化的大市场。2009年,义乌市场的国际采购商达到36万人次,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在整个市场交易额中,65%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采购。义乌市场上的贸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内贸易,虽然仍然是国内重要市场,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国际贸易,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我们说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界贸易,但义乌这种贸易属于采购贸易。以前是在国际市场交融,现在在国内就发生国际性融合,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正在发生调整,我们很多的市场形式和贸易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二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将发生重大调整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近20%的份额,这是什么概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世界制造业基地经历了四次大的转移。最早是在欧洲,以英国铁马

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已无法接受由上向下的垂直权力的指挥,商业管理将进入扁平化的管理创新时代——“管理2.0”。盖瑞.哈默尔是Strategos公司的董事长暨创始人、管理学先驱、被《经济学家》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上图为2007年9月底其出版的新书《The Future of Management》。什么是“管理2.0”呢?盖瑞.哈默尔认为过去的管理方式,在追求纪律与效率的同时,牺牲了“人性”。现在,管理者要抛弃若干旧的管理思维方式,如自上而下制定战略等,企业该做的不是从员工身上挤出更多“效率”,而是反其道而行,给组织更多人性、给员工更多自主权,在未来更多的管理工作将不是由某个管理者来承担,而是推向一个团队和组织来共同承担。在书中,哈默尔并没有为具体的“管理2.0”列出诸多条框,他举了一些代表“管理2.0”的公司的例子。专卖有机食品的美国连锁超市0”企业的三项特征:首先,创造一个有理想的社群,强调员工自由与责任并重,组织内充满信任、公平与理想;第二,打造创新的民主机制,建立网状交互型组织而非阶层组织,去掉垂直权力距离;没有派工,只有承诺;鼓励自由实验。第三,“管理2.0”的企业以进化性优势为目标,营运模式以及产品都不断优化推出。不可否认是,哈默尔也承认,铁马

“环保风”和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内心需求相结合,使有机服装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有机服装呈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潜力。上海虹瑞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梁文勤是较早在海外市场尝到甜头的经营者,现在他把触角伸向内销市场。仔细看来,这不是无奈的转型,他是计划在一个懵懂的行业环境来重新孕育品牌,以能将来真正站于国际市场潮头。有机服装专家华交会上,虹瑞的展台前,质地柔软的有机棉、大豆棉、竹棉以及大麻等各类有机服装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客商的注意。虹瑞总经理梁文勤耐心地给每位驻足的客商讲解有机服装的材质特色:“有机棉,生成长于有机土壤之中,它‘享受’到了良好的‘呼吸环境’、无污染的水源灌溉、肥沃有机的土壤等,有机棉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施化肥,不能使用杀虫剂等任何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采摘出来的棉花是真正零污染、高品质、环保自然的‘环保棉’;大麻为天然的绿色纤维,制成的服装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防紫外线、吸音等独特的环保和保健功能……”梁文勤原来也做传统的服装出口,早先一位澳大利亚客户向他询单,“可不可以生产大麻服装?”这让对生态面料的概念还不甚了解的梁文勤就此“转行”。有机服装的界定不仅需要有机材料的面料,铁马

中美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中美建交26年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现在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04年按美方统计中国出口达1967亿美元,按中方统计出口达1249.5亿美元。按中方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696.3亿,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3%。总的来说中美贸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中美贸易发展迅速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远高于世界进出口贸易增长和美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从1993-2004年平均来看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其分别为18.1%:8.7%:6.8%。不论是美国的统计还是中国的统计,中美贸易增长几乎和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同步。从平均来看1993-2004年分别为16.8%,18.3%,18.1%。中国GDP增长是美国3倍,但中美贸易增长只是其2倍多,中美贸易还有增长潜力。中美经贸发展不受政治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从中美进出口变动波动来看,中美贸易增长趋势与我国总的进出口贸易变动趋势是强相关的,但与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变动趋势弱相关。从中美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比重来看,其相当稳定。从1993-2004年平均来看,中美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重平均为15.3%,偏差很小。因而我们可以说,中美经贸发展不受两铁马

过去谈及“走出去”,人们可能首先会想起非洲国家、亚洲邻近国家的泰国和越南,却很少有人提到印度尼西亚。但是,如今印度尼西亚的巨大潜力已被世界各国所发觉。印度尼西亚近5年的经济增长率均在5%~6%,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9年仍然达到4.5%。在这样一种增长态势之下,国际货币组织将印度尼西亚评价为“全球金融危机不曾光顾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前景明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时,印度尼西亚也蒙受了严重的打击,其政治与社会结构经历了数次变革。但是,10年之后的今天,印度尼西亚民主化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经济保持了高增长。2010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前景更加明朗。某日本银行预计印度尼西亚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IMF也预言,印度尼西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今后5年内将从2008年的2242美元升至3000美元。而且,3000美元这一数值标准,足以带动该国的消费革命。一些世界性大型金融机构预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规模将于2016年赶上韩国、2024年赶上日本、2031年赶上英国、2041年赶上德国,预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在2011年后加速为6%~7%,可以与金砖四国匹敌。那么,为何印度尼西亚经济会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呢,今后还会有怎样的飞跃呢?丰富的天然资源是其中一个主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