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5 09:12 点击:514943

原标题:军医大学首在“姓军为战” 此次院校改革方案公布前,社会各界对军医大学的去留高度关注,人们对军医大学是否有必要存在、是否可以依托地方医科大学为军队培养医学人才等展开讨论。改革一锤定音,军医大学得以保留并划归军种,从此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建设发展步入新的起点。这也引发了军医大学人对自身职责使命的深思:此轮军改中,保留军医大学有何深意? “军医大学首先姓‘军’,首要为‘战’!”军医大学作为军队重要战略卫勤力量、军事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军事医学科技创新高地和军民医疗保健中心,首先必须突出军事属性,贯彻能打仗、打胜仗要求,肩负起我军现代卫勤建设的责任担当。 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着眼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对军事教育训练资源与体制编制进行了优化重组和重建重构。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军医大学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体现了中央军委重塑军队医学院校教育训练体制的改革决策,也为军医大学优化教育训练资源、实现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次改革中,第四军医大学级别未降、主体未动,还接收了在军队甚至国家航空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科技支撑作用的某医学研究所,新组建的空军军医大朵望

原标题:严惩“黑飞”,依法守护空防安全 3月上旬,4名未按规定申报飞行计划实施航拍活动的当事人,被地方公安机关以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这次严惩‘黑飞’,是新的指挥领导体制建立以来,中部战区首次对侵害军事安全利益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追究。”据中部战区有关领导介绍,这次战区运用法律武器主动站位、服务主战的生动实践,给人诸多启发和思考。 健全应急机制,快速反应获取一手证据 “××机场90度方位、25公里上空,发现1批不明空情!”2月7日15时31分,该战区联指中心接到所属雷达兵部队报告。 随即,他们启动突发情况处置预案,指挥战机升空查证。与此同时,战区空军、相关省军区系统和地方公安部门也先后组织人员赴目标区域协助查证。 16时28分,雷达显示目标降落消失。联指中心查明目标为固定翼无人机后,即令战机返航,将目标消失区域通报地面搜索分队。 随后,联指中心指派当地人武部出动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协同地方公安部门,将正在拆解无人机的4名嫌疑人控制住,由地方公安部门处理。 经审讯,4名涉事人员不仅未按规定申报飞行计划,而且均无操控无人机的资质和证照,属于典型的“黑飞朵望

原标题:自主规划,专攻精练谋打赢 “汤书杳提出明天只做两批计划,尽量安排在一头一尾;徐少伟建议明天挂载实弹的飞机优先使用……”3月下旬,在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参谋部作训科,指挥控制室主任谭胜芳与主、副班参谋召开碰头会,为制订翌日飞行计划作准备。上述提出的建议,不是来自上级机关和旅领导,而是第二天拟参训的普通飞行员。 强调“自主”是新一代军事训练法规的核心理念和显著特点。以往制订飞行计划,往往是机关依据相关法规的原则性规定,落实领导的组训意图,由于缺乏飞行员主体的参与,个别人员飞行计划针对性不够强、架次效益不够高的现象在所难免。对此,旅副参谋长、“老作训”周元华形象地比喻道:“如果把拟制飞行计划比作为战斗力成长制订食谱,以往是机关批量‘上菜’,现在是机关提供可选‘菜单’,具体的‘菜品’搭配由飞行员自己选择,哪一种方式能让大家吃得更饱、更好不言而喻。” “在新的组训模式下,让飞行员在飞行计划上提需求,是对训练主体自我评估、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的考验。”分管训练的旅副参谋长王登东告诉笔者,新大纲推广普训以来,飞行员提出的飞行计划需求,大多可操作性强、实用价值高,对机关更好地制订飞行计朵望

原标题:特别有种的兵 “小心!抓紧我别松手!”眼看队友要被甩出,掉入冲锋舟和可疑船舶的夹缝里,代威闪电般徒手把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付出的代价是右手肘骨折。 “有事没?”“哪能有事!别说一个,就是俩儿我也能给拽上来!”面对队友的关心,他丝毫没有“暴露”伤势。接下来几个月,他依旧坚持警戒巡逻。护航任务结束后,他才在身体复检时被发现伤情。 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代威的右臂撕裂韧带已经畸形愈合。那片碎骨成了他身体里的一枚勋章。 代威是海军“蛟龙突击队”的一名副班长。入伍5年来,他先后参加中俄海军联演、海空军交叉跳伞集训比武等重大演训任务,是战友眼中的“尖兵一号”。 “特种兵,要特种不要孬种!”这是代威对特种兵的解读。 “尖兵—2015”集训,是他特战生涯的分水岭。残酷、血腥、贴近实战是集训的标签。瓦斯熏、泥潭泡、丛林钻,睡眠不足3小时……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3个月,一次次用行动诠释着“特种”的含义。 “呜……”凌晨两点,尖锐的警报声划破了静谧的夜,几枚瓦斯弹随之飞入帐篷内,顿时一片混乱。有人开始捶胸,有人爬到了帐篷门边,却被狠狠踹了回来。 半小时后,扩音器传来:“全员全装,紧急集合!”站在朵望

原标题:面对编余,怎么看怎么干 随着军队“脖子以下”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干部由于编制所限被列为编余。作为部队改革调整期间的一个特殊群体,编余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态备受各级关注。面对编余,他们是怎么看的、怎么干的?日前,第77集团军某旅对百余名编余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态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 岗位编余,自身定位有困惑 问卷调查显示,编余之初,超过九成的干部都表示能“服从组织安排”。当被问及应该怎么干时,超过80%的编余干部表示,仍然要初心不改,积极为单位建设尽自己最大努力。 在编余干部杜高峰的工作记录本上,去年6月份的那几页记得密密麻麻。“因部队调整组建,连队官兵分流,做好官兵思想工作是第一位的,要确保调整移防途中官兵的安全……”10多页的工作笔记,记录了改革调整期间杜高峰对连队工作的细致筹划。对此,他说:“岗位编余了,但责任不能编余,部队千里移防,我也得尽职尽责。” 该旅一营教导员魏攀科谈到,有的编余干部虽说让干啥就干啥,但也出现了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明显不足的苗头。个别编余干部甚至存在这样的思想:编余了就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不能抢了在编干部的“风头”。 为消除编余干部对于自身定位的困惑,调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