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人事人才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9 12:19 点击:49277

继6月17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管理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在6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券交易所将加强监管,要求借壳上市公司在重组方案披露后必须召开媒体说明会。   关于重组上市的监管正不断强化,“借壳新规”今日再次升级。  继6月17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管理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在6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券交易所将加强监管,要求借壳上市公司在重组方案披露后必须召开媒体说明会。   同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发布《上市公司重组上市媒体说明会指引》(下称“《指引》”),对参会人员、会议地点和方式、会议程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上证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继续强化重组上市的信息披露监管,发挥好信息披露在抑制炒“壳”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DF155)红岩人事人才网

1974年,17岁的马厚亮跨进了枣庄矿务局魏庄煤矿的大门,当上了一名掘进工人。28年间他完成了从掘进工人到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党委书记的跨越。他坚定的大局意识和踏实的实干精神为煤矿企业扬起了一面大旗。1904年,德国人在淄川大荒地凿出了第一口竖井,名为淄川竖井。淄博地区的煤炭工业化开采由此发端,淄博矿区从此逐步形成。100年后,淄博矿区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中再绽新绿。2002年,淄博矿业集团公司成立。山东省政府一纸任命状给百年老矿区调来了一位45岁的董事长——马厚亮。马厚亮出任淄矿集团董事长之前,是兖州矿业集团的党委副书记、董事,领导班子中的“年轻人”。当时的兖矿集团正值壮年,家大业大实力雄厚,改革发展和各方面工作在全行业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淄矿集团已是一位“百岁老人”,矿老负重底子薄,经过“九五”期间的二次创业,刚刚摆脱整体性资源枯竭的厄运,重新在全国企业500强中争得了一席之地。马厚亮的工作环境转了180度,领导、同事和朋友们不由得为他担心,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要服从组织安排。”“十九而立”马厚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孩提时代,父亲用粗糙的大手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煤矿的向往。1974年,17岁的小伙子跨进了枣庄红岩人事人才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之道,就像人类安身立命的宇宙一样,真实不虚,而道的最高境界又须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百炼成钢,淡泊明志“早在30年前,杨总就已经是全国首批新长征突击手啦。”济南供电公司办公室韩主任向笔者透露。照片上的人飒爽英姿,年轻而刚毅。“这就是30年前的杨总,全国劳动模范。”韩主任说:“这些年来,杨总对荣誉始终是一个固定姿态,那就是‘谦让’。”这位模范中的“大哥级”人物,早已将名利淡泊身外。“我当时是一个普通工人,线路工。”忆往事,杨道平总是提到“一个普通工人,线路工。”但是,杨道平身上无形的魅力,让笔者清晰地感受了那种静水深流,大象无形的磅礴气势。1977年,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与电力结缘。“家庭熏陶很重要,刚一上班,父母就叮嘱我,‘要好好干活,诚实做人’。”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开始了他人生的艰苦跋涉。1977年参加工作,3个月后转正定岗;1978年被评为劳动模范;1g79年技术比武蟾宫折桂;1980年获得全国首批“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1984年被评为水利部电力部劳动模范;1986年正式走上领导岗位;2002年担任济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这是一组简单的数字组合,而在杨道平的生命里,却蕴藏着太多筚路蓝缕,以启红岩人事人才网

摘要: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是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的缩影,是高等院校运行效率的体现。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作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既是高等院校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也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目前,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如何强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执行力下的预算管理,实现高等院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已成为高等院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针对高等院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强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执行力下的预算管理建议,设计并构建一整套新的预算的编制、执行、管理与监督的模式与框架。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管理 执行力 预算管理▲▲一、高等院校预算体制的内涵高等院校预算体制是处理校级和基层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是高等院校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的主要环节。我国高等院校目前所实行的预算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主要特征是把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列为学校预算管理对象,实行统一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三级红岩人事人才网

那些一味流于形式、带有盲动性质的品牌建设非但对企业的盈利毫无助益,更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拖油瓶”,最终埋下“做品牌找死”的隐患。4月中旬,威盛集团副总裁徐涛在“台资企业品牌经验研讨会”上针对台商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行为表示,企业做品牌和渠道,切忌延续以往做代工时惯于跟风、生产同质化热销产品的“工厂思维”模式。次贷危机过后,随着来自欧美等地的订单数锐减,众多代工企业纷纷推出自有品牌以拓宽市场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中,仅广东东莞一地,企业新创立的自有品牌就超过了600个。问题是,多数匆匆上马进行品牌建设的代工企业囿于以往的“工厂思维”模式,不仅未能凸显品牌建设的目的,还占用了企业宝贵的现金流,进而分散了订单复苏背景下企业做代工的专注力,得不偿失。推而广之,无论是代工企业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进行品牌建设都应谋定而后动。企业需要明晰品牌以及品牌建设的深刻内涵品牌即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指“烙印”。它十分形象地表达出了品牌的定义——“怎样在消费者心目中刻下烙印”。当然,这种烙印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坏”的。因此,在消费者心目中,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应该具备相当的知名度,还应具红岩人事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