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高淳招聘


更新日期:2016-06-12 00:46:41来源:网络点击:378363
闻香的生活方式,竟然不经意在异域与古人相通。
这样说也许还是太夸张了:在号称疯狂奇迹的迪拜,我竟觉得自己依稀看到了宋人曾经享受的那类香品。
海水绿如翠玉一样的波斯湾,把迪拜的夜色润泽得晶澈透明。与闺友一起闲步金街,偶然闯入一家名叫“玫瑰谷”的小香店,但见店中在沉香片等天然香料之外,尚有各种合香制品。年轻店主介绍说这里出售的合香制品都是他本人亲自调配而成,并向我力荐其中名为“阿拉伯酋长”的一款。
“阿拉伯酋长”专为焚爇于香炉中,一根根乌色小香条潮润发粘,显然曾经置于成分复合的香泥或香液之中,经过饱浸,裹上了温腻香型的外衣。我顿时心中一动:宋人香谱中那些经过多个环节仔细炮制的名香,难不成该是这样?此刻,在小玻璃瓶中,小香条散发着难以言明的、怡人心神的芳息,回环丰盈,却又柔和安静,由不得让人要带上一瓶回家。
待定下心后一看包装盒上的配料表,顿时大喜这趟迪拜之行太有意义!“酋长香”的配料为沉香粉、麝香、檀香粉与琥珀,与宋代最为流行的名香“四和香”只差一味配料——四和香无琥珀,而是配有龙脑。
直接焚爇沉香等各种天然树脂香料的碎片,是明代兴起的风气。早从南北朝时起,一直到宋元,流行的始终是经过复杂技术精心配制、香调层次叠合的“合香”制品,当今香水所强调的前调、主调、尾调之类,对于中国古人曾是再熟悉不过的体验。宋代是合香工艺的最高峰期,宫廷、贵族、士大夫均以研发芬韵新颖独特的香品为乐事,若是自家创出的某种香型及其制作方法流传天下,那便是极为得意的风流佳话。
最经典的便是“返魂梅”,竟与韩琦、苏轼、惠洪、黄庭坚等一串发光的名字连在一起。据宋代杰出文人黄庭坚亲述,一次,他在欣赏画僧花光长老的墨梅新作时,感叹道:寒姿清影生动之极,遗憾的是终究没有花香呀!未料,此言才出,陪伴在他身旁的诗僧友人惠洪便笑着从行囊中取出一小粒香丸,焚于炉中。不一时,黄庭坚所栖宿的舟中竟是鲜明的梅花香气轻浮暗溢,让人如同置身于西湖孤山的寒冬清晓。
接下来,惠洪说出此一美妙香品的来历,则让黄庭坚又惊讶又惆怅。原来,这一款香的配方与工艺竟是名臣韩琦府中创制出来的成果,又由苏轼掌握之后传授给惠洪。黄庭坚闻言不禁玩笑地抱怨道:苏轼明明知道我有“香癖”,居然不告诉我,简直不够朋友嘛!
后来,黄庭坚的外甥洪刍编制《香谱》一书,把这一韩府私制香方也收罗在内,黄庭坚还特意为之写了一段短跋,记叙自己与此款香之间的邂逅经历。他又指出流行的“韩魏公浓梅香”一称太通俗,传达不出这款香无可比拟的神韵,因此特意为之撰名“返魂梅”。
备受苏轼、黄庭坚等宋代文人喜爱的“返魂梅”,其配方清楚记录在流传至今的宋人香谱里。它是以沉香为主,辅以麝香、丁香、小麦麸皮等,大致工艺则是把这些配料的细末浸在清茶汁里,加入化妆铅粉,再用蜜拌,调成略呈润潮状态的香饼或香丸,因此成品并非如今日所见的线香,倒是更接近中医药丸。也或者说,约略近似我在迪拜巧逢的“阿拉伯酋长”香及同类制品。
实际上,香谱以及散落在笔记、医典中的传统香方不下百种,记录详细,只可惜自明代以来大多被放弃。有迹可循的是,宋代在制香工艺上深受伊斯兰世界相关技术与文化的影响,这两大文化圈之间的互动促成了当时中国合香制品的极度繁荣。那么,今天,或许可以重新参考中东、西亚的传统香业经验,从而令沉默在文献里的往昔香方被激活,令当代生活也被宋时的香韵所氤氲。
孟晖,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盂兰变》、随笔《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贵妃的红汗》等,并译有《战争与电影》等。

相关:

点茶盛行于宋朝的点茶,开启了中国茶史上的第二个流派。点茶是先将茶叶在小石墨中研成细末,这些茶末用热水冲入后,再用竹制的、扫帚状的茶筅,来一手点茶。新的喝法不再是陆羽留下的制茶工具与设备所能应付,也改变了对茶..

非遗如何叩响奢侈品之门中国有太多优秀的传统手工项目,大多冠以“非遗”之名加以保护。虽然“非遗”二字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我们却依然看到数不清的非遗项目后继乏人、前路茫茫。“非遗”的出路在哪里?除“生产性保护”外,或许向奢侈品..

上一篇: 文交所何去何从
下一篇: 瞧这满地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