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高等教育心理学


更新日期:2016-06-12 00:43:45来源:网络点击:378320
“宝钗翻炷”,如今再不会有这样的场景重现吧。沉、檀香料袅袅升起的细烟,固然在今日的香道中仍然余缕不绝,但由于女性妆饰风尚的彻底改变,故绝对不会再有插于乌髻中的宝钗可以拔下,去拨弄炉中的那一瓣名香。
焚香,最初的意义在于为居室制造气味洁净的环境,也在于将衣服熏上美好的气息。那些产自本土的兰蕙等植物香料,大量地在香炉中静静焚灭,化作一缕缕香魂。在实用的同时,也引起了文学中“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的一再感叹。
1
在汉代以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航运线的开辟,远产自非洲、东罗马和西域地区的各种香料,都能够通过陆路和海路,辗转来到长安。中国人的生活中,由此充满了从异国传来的遥远芳香。来自非洲热带地区的香料,以及来自中亚的经过加工、提炼的香油、复合香料制品,其浓郁芬芳,远非兰蕙等香草所能相比,一下就征服了中国人的心。从东汉开始,异国来的香料,成了高级香料的同义语,也成了奢侈生活的象征。随之,“合香”工艺也发展起来,即:运用多种香料调配层次丰富、韵味回环的复合香氛。
合香工艺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峰。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焚香已经不仅仅是美化环境的实用手段。正是在宋代的士大夫阶层那里,品赏焚香,上升成为非常纯粹的审美活动,有完整的形式、复杂的内容,可以说与赏画、写书法、听曲、观戏等一样,是一种心灵的高级活动,只不过这艺术的至美境界是通过鼻子来抵达。
雅集时,取出香调独绝的秘制香品,于小炉中焚爇一粒,友人们一起参禅般的精心品鉴与评议,对那时的文人来说,乃是趣味无穷的娱乐游戏。也因此,士大夫们都热衷于亲自配制独家秘方的妙品,皇家、贵族、高官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由此形成了香文化的无可比拟的繁盛时代。
宋代丰富、精妙的合香工艺中,很流行的一种是所谓“花蒸沉”,即,将树脂类香料如沉香、檀香、降真香中的一种切成薄片或小粒,与芳香的鲜花一起密封在罐内,再将罐置于蒸锅中,上火慢蒸,由此让花气被香片吸收。常用于蒸香的有茉莉、素馨、橘花、柚花等,花种不同,最终形成的香氛自然也各异。最讲究的一种,则需要花费一年的耐心与精力,四季当中,凡是有香花开放,就拿当令的花与香片一起蒸上一回,让沉香之类的名香带上四季花朵的富有生命力的香气。这样频频蒸过的香料如果再入熏炉焚炷,就会散发出所有各种香花的芬芳。
2
独特的合香方式,让宋人的香炉中花香浓泛。宋代诗词中相关的描写很多,如张元干的一首《浣溪沙》,就把如此香品的风味描述得极其动人:“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心清无暇数龙涎。”沉香用带露的鲜花蒸透之后,也就如同被春天饱浸,入炉焚爇,让碧锈斑驳的古铜鼎中顿时花气蒸腾。这像露水一样明净的香芬,让天地为之一清。
由于入炉焚爇的合成香料大多为小饼、小丸或小粒,因此就要注意适时加以翻动,避免某一面被烤时间过长,产生焦糊味,也让香料各面都能充分挥发。于是,细心的女性拔下花钗,用钗头轻轻翻动香丸的场景,就永远地留驻在宋词之中。
相应的,用于焚香的香炉也有着缤纷多变的造型,不同的风格样式,匹配于不同的场景与情境。其中最富有诗意的一类是“香兽”,也就是采用可爱动物形象的小香炉。香兽往往是铜、银铸成,外表鎏金,也有木雕或陶瓷制品;内部是空膛,作燃香之用;而在动物的口部设有开孔,与内膛相通,成为吐烟口,一旦焚起香,烟缕就从兽口或禽啄中轻轻溢出,动态活泼,玲珑如玩具,让生活气氛显得轻松而精致。
唐人热爱音乐,喜欢歌舞,因此,在那个奔放热烈的时代,香兽还被赋予了另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压在“舞筵”的四角,让清歌曼舞在烟升香散当中如梦似幻。当时,欣赏歌舞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地上铺一张地毯,然后由舞伎在地毯上表演舞蹈。这种地毯铺成的舞台就叫做“舞筵”。在唐代,最讲究的舞筵乃是丝织成的地毯,被称为“地衣”。必须要在舞筵的四角放上沉甸甸的“镇角”,将其牢牢压住,否则,舞蹈进行到高潮的时候,舞伎们热烈的脚步会把舞筵踢踏得起乱皱。于是,唐人就想到用狮子造型的香兽来充当这一角色。”
彩锦或红丝绒的地衣,四角蹲踞着鎏金狮子香兽,从口中喷着香烟,明烛高烧,夜色如水,大型歌舞一场又一场地上演,姿影缤纷,歌声绕梁。就这样,当年富贵王孙、当朝显要府邸中的盛大歌舞场面总是荡漾在香风之中。
3
有意思的是,从五代时起,阿拉伯世界用蒸馏玫瑰花制成的玫瑰香水——称为“蔷薇露”就进口到中国,宋元人也了解异域的人们以香水洒在衣上的习惯做法。不过,玫瑰香水在中国主要用于合香,同时,女性也会用梳子蘸满香水梳理洗过的湿发,或者将化妆时用的白粉与胭脂粉以香水调湿,以便上妆。
直接把香水喷洒到衣装上的做法,却不曾在中国流行。中国古代的有教养阶级一定是衣香袭人,不过,却是通过将服装置于熏笼之上,再在笼内设下熏炉,慢慢熏润而成。此外,香囊、香珠串既是精美的饰物,又是含蓄的香身之物,也是人人身上不可短少的佩件。
香囊,也被叫做香袋,始终是最流行的佩带饰品,除了常见的锦、纱囊外,还有华贵的金、银香囊,甚至用银丝穿珍珠制成的珍珠香囊。随着异国名香大量进口,人们把多种名香加工成香末、香丸、香球,以及香花香草,盛放在绢袋、纱袋里,可以直接佩在身上,也可以放入金、银、珍珠香囊中佩带。香珠串同样是用配料复杂的香料调和而成,明人周嘉冑《香乘》一书中记录了一种香珠串的制法,要把上等沉香、梅花片脑、龙涎等高级香料,用蔷薇露调和到一起,做成念珠佩带,这样的香珠串,是何等的贵重。《红楼梦》中,元妃赐给宝钗的红麝香珠串子,正是这样的高档品。
此外,洗浴之前,先在水中投入带有芳香气息的香草、树枝、树叶,在灶上熬煮,然后用这被煮得微带草木天然香气的水来洗洁身体,也是古人很看重的美容保健形式。对于女性来说,则无论妆粉、头油、胭脂、口脂等都会配有香料在内,一旦化好妆,便自然的浑身芬芳了。
4
传统生活风俗中非常迷人的一点,是特别重视睡帐中的香气。早在汉代,寝帐之内悬挂香囊的做法就已流行,《孔雀东南飞》中的“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之句就是明证。唐宋时代的富贵人家还有一种特别的奢侈,就是把一具小巧的香鸭或香狮子设放在床帐之内的角落里,彻夜燃焚着轻香一缕,为睡眠制造清馨、爽净的氛围。
从宋时起,还出现了一种更为清雅的作风,就是以各种鲜花、香果来熏帐。春天在帐中挂荼蘼花络,夏天则是茉莉花络或素馨花络,到了秋冬则在帐中悬挂小胆瓶,次第插赏桂花折枝与梅花折枝。而香橼、木瓜、香橙等气息清芳的果实,也是帐中的常客。如此的做法一直沿袭到明清时代,清人李渔甚至设计了一种安装在帐内的三角托架,以便有香花香果的时节就在架上摆放花瓶、香果盘,无花果之时则置以香炉,总之,帐内要四季馥芬不绝。
因此,香之于古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传统生活中得到全面的、立体的、细腻的应用。这些成熟而丰富的经验如今却沉睡在文献中,静静等待着我们重新将之发现。
寻香
黄稼伟:苏州停云香馆主人,玩香生活家。
云既然停不下来,香亦是如此。而心中的那份美好,从未消逝。

相关:

多派唐卡艺术《五度母像》是西藏多派唐卡创始人年叙·多吉顿珠与西藏噶玛嘎赤唐卡画派第29代传承人、多派唐卡首席画家、西藏一级唐卡大师丁嘎先生历时两年创作的横幅唐卡。作品构图别致,造型优雅,色调明亮,风格突出,绘制精美,..

藏者我有一个朋友,是外地人。一个月两个月就来一次电话,我问他在哪儿,他说在你家楼下,你有空没空?不速而客。偏偏有礼貌,我不见他也没办法。他的脸长,颧骨高,原本是强角色,却一身的橡皮,你夸他,损他,甚至骂他,他都是笑..

上一篇: 闻香
下一篇: 非遗探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