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按揭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1 02:56 点击:914306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张继春□ 刘容吉 大部分口服药物都需用水送服,但有些药物在服用时对水温是有要求的,用热水送服会适得其反,使药效大打折扣。主要涉及以下几类: 1.活菌类药物,如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用热水送服或冲泡会使其灭活,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服药的水温最好不超过40℃。也可用牛奶冲泡,但同样要用40℃以下的温牛奶冲泡,不宜用热牛奶。 2.消化酶类药物,如蛋白酶、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属于蛋白质类,遇热易变性,如果用过热的水送服,就会导致药物因变性失活而失去原有药效。 3. 阿莫西林颗粒。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药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分子间聚合,生成高分子聚合物,从而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一般温度越高,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越多,因此阿莫西林颗粒最好用凉开水冲服。 4.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性质不稳定,用热水冲泡时易氧化分解,影响药效,因此维生素C泡腾片应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服用。 5.口服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等,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会导致疫苗失效,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6.胶囊药。装入胶囊的药物,大都对胃黏什么是按揭

突然言语不清、一侧偏瘫无力,大家第一反应都觉得是脑卒中,但低血糖引起的偏瘫也不少。 低血糖型偏瘫多发生于老年糖友,一般比较突然,患者大概10~20分钟就会迅速出现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还会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等情况。葡萄糖是脑细胞活动的主要来源,低血糖会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致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引起脑功能障碍。 脑细胞对糖的敏感度是很高的,一旦长时间发生低血糖,就会造成严重的脑细胞坏死,而这是不可逆的。如果能早期确诊、及时补充葡萄糖,病情是可以逆转的。但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没有及时救治,低血糖引发脑细胞坏死,不能修复,偏瘫持续存在,肢体出现功能障碍。 除了规律进餐和适度运动外,中医还建议反复低血糖的患者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低血糖。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低血糖的患者都有脾胃虚弱、不耐饥饿的问题。通过调理,使患者的脾胃功能得到改善,低血糖症状及发作情况也明显改善。什么是按揭

  《新英格兰杂志》2016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肾病患者约为2430万,其中60.5%的患者肾功能尚在正常范围内,但伴有轻度蛋白尿。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难以控制且危害大,因此在治疗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生活方式的干预。很多糖友发现自己合并肾脏疾病时,都会考虑不吃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实际上,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素之一,而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存在低蛋白血症,往往有严重水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应补充蛋白质0.8克/公斤体重;而过高的蛋白摄入(如>1.3克/公斤体重)可能导致蛋白尿升高、肾功能下降、心血管及死亡风险增加。摄入蛋白应以优质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来源,即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的蛋白质,例如蛋、奶、肉、鱼等动物性蛋白及大豆等植物性蛋白。一般建议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摄入的50%。   还有糖友疑惑,有人说豆制品会增加肾脏负担,最好不要吃,豆浆、豆腐是不是不能吃了?其实大豆中的大豆蛋白在进入人体后消化率有88%,对肾脏伤害较小,平时与主食混合搭配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对肾脏还可有一定保护作用。对于肾功能正常糖友来说,大豆里的优质蛋白以及膳食纤维对控什么是按揭

  对糖友来说,测血糖是“规定动作”,但许多糖友因为怕疼、嫌麻烦等各种原因能省就省。对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本利指出,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的糖友,出现以下情况应马上测血糖。   1.心情不好易发脾气。越是发脾气,血糖就控制得越差。反过来,如果糖友出现原因不明的心情差、发脾气时,那么要警惕低血糖。这是因为当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除了饥饿、心慌、出冷汗、手颤等典型的交感神经低血糖症状外,还会有易发脾气、暴躁易怒、焦虑不安等情绪变化。这时,患者要立即检测指尖血糖,若血糖低于4毫摩尔/升,要吃一些含糖食品。若高于4毫摩尔/升,打胰岛素或用磺脲类药物的糖友则需要密切观察血糖下降趋势。   2.睡得很沉。如果糖友久睡不醒,其家属首先要想到病人是否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昏迷但不自知的可能,这种情况多发于打胰岛素者以及老年患者。一旦发现糖尿病患者睡得很沉甚至昏迷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在第一时间检测患者的指尖(末梢)血糖。一旦发现血糖过低,家属要尽快协助患者饮用葡萄糖水。若还是没有苏醒,须尽快打120送医院进行抢救。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过长,可能还会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   3.极度乏力。血糖什么是按揭

身体健康与否凭“自我感觉”并不靠谱。一项美国动脉粥样硬化多族群调查研究发现,在认为自己身体极好的人群中,约10%已有亚临床心血管病,但没有症状。这些人发生心脏病或脑卒中的风险也很高。 研究人员招募了6764名参与者,年龄在45~84岁之间,其中12%为华人。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长达13年的跟踪观察。在研究开始之前,参与者被要求自我报告健康状况。根据自我评估,这些人的健康状况被分为极好、很好、好、差或一般四级。之后,参与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钙化检测。结果显示,无论参与者处于何种健康分级,四组人群均有半数已出现冠脉钙化。即使参与者的健康状态自我评估是“极好”,只要冠脉出现钙化,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都会增加5倍。当然,由于危险因素相对较少,自我评估健康状况好的人总体上心血管病风险也较低。研究人员强调,自我感觉健康状况极好,并不能代替专业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该研究刊发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李悦康)什么是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