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尽头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10:23 点击:62922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激励作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励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就成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 文化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在这些民营企业中,人才的大量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高端人力资源;另一方面,相对低水平的管理模式、不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管理层和员工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缺失、员工培训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激励机制环节的先天不足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激励原理和理论 在英文中,激励和动机是一个词,而动机又是一种个体为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精神状态和个人特征,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以及针对人的行为动机而进行的工作。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隧道尽头

《中国城市经济》:如何评价“红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邓扬辉:“红三角”区域合作自启动以来,上级领导高度关注,三市一会积极响应,企业界主动参与,新闻媒体热情报道,彰显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我认为这种生机与活力还将随着“红三角”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迸发出来,因为“红三角”区域合作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极大的潜在优势。《中国城市经济》:请您谈谈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邓扬辉:好的。首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为“红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前景。今天,任何一个不积极参与其中的地区或城市,都有可能在新一轮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被边缘化;其次、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将为“红三角”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第三、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已进入实质阶段,将为进一步密切“红三角”区域合作提供更多机会;第四、“红三角”区域内的各成员间,在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合作空间很大,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州南沙集高科技产业、商贸、物流、生态于一体,具有市场、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但资源制约比较明显。“红三角”地区均属革命老区,资源丰富,隧道尽头

《中国城市经济》:“红三角”区域合作战略实施以来对三市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促动作用?戴道晋:自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提出并亲自推动实施“红三角经济圈”战略构想以来,湘粤赣三省的郴州、韶关、赣州三市和南沙开发区积极呼应,携手合作,在经贸、旅游、交通、水电、劳务、文化等诸多领域开展友好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为推动红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04年,郴州、韶关、赣州三市GDP总量达到1118亿元,比2002年增长34.4%;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51%;接待旅客人数17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1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25.3%、32.5%。《中国城市经济》:“红三角”区域三年来的合作与发展留下了哪些宝贵经验?戴道晋:我认为,最主要的经验有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互动。三市一会本着促进发展的共同愿望参加区域合作,并在合作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在重大问题上加强协商、合作互动。二是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依法自主决策投资经营。政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策上积极推进,引导区域合作。三是坚持务实合作、互利隧道尽头

《中国城市经济》:如何认识“红三角经济圈”这一经济现象的生成和发展?徐建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时代潮流,寻求区域经济的合作,谋划经济加快发展是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内各成员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2002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首先提出了以南沙为依托、打造“红三角”经济圈的构想。三年来,赣州、郴州、韶关三市和霍英东基金会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3+1”合作进程不断推进,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践证明,“红三角”区域合作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红三角”区域各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宽。 《中国城市经济》:作为“红三角”区域合作的参与和受益方,韶关近年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徐建华:同赣州、郴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情况一样,这几年韶关作为“红三角”区域合作的积极实践者和参与者,抢抓机遇,增创优势,经济发展也逐步走上了快车道。2003年韶关的综合竞争力从广东的三类地区跃升到二类地区。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325亿元、增长13.5%,创十一年来新高。2005年1—3隧道尽头

摘 要:在军队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对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定位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院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而与时俱进。要深入思考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合理统筹应用型研究生的应用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要认真分析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以促进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定位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应用型人才 定位为主动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军事训练转变和院校教育转型的迫切需求,中央军委提出“把硕士生培养重心从学术型为主转移到应用型为主上来”。由此,军校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努力,各军事院校都在深刻领会研究生教育转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对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培养方法、培养路径、培养模式、管理办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充分认识军队应用型研究生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应用型做文章,各军事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转型初见成效。一、目前对军事院校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军队应用型研究生”是相对军队学术型研究生而言的,其关键在“应用”二字上。“应”可以理解为:反应要迅速,响应要强烈,对应要有效;“应隧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