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9 17:00 点击:47238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04-146-01摘 要 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开始实施,迄今为止,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一制度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各种观念的碰撞,行政诉讼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冲突、磨合以及协调始终伴随其间。其中,突出的焦点之一就是关于“行政判例”的创建问题。本文从行政判例可以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可以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统一法律适用、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创建行政判例的必要性。关键词 行政判例 创建 必要性我国正处在一个转轨时期,新的情况和现象层出不穷,而成文法的规定不可能对行政现象包揽无余。在我国当前的行政审判实践中,诸多现行法律不能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大量出现,而这又只能通过判例才能及时解决。因此,在我国创建行政判例是极为必要的。一、创建行政判例可以弥补制定法的不足我国是拥有制定法传统的国家。制定法具有内容完整、体系清晰、逻辑严密、结构科学等优点①,但是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有学者将其局限性概括为:一般规则对个别案例之局限;有限规则对无限客体之局限;模糊规则对确定事项之局限;稳定规则对发展事物之局限;刻板规则对社会保险法

中图分类号:D92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04-145-01摘 要 我国不承认物权行为及其独立性与无因性的前提下,受让人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仍是基于其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买卖合同,受让人通过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所有权前提在于合同的有效性。善意取得制度只能解决在无权处分人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第三人能否取得所有权或他物权问题,而不能补正基于无权处分行为而订立的合同本身的效力。关键词 无权处分 善意取得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之下,无权处分行为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善意取得是无权处分行为的后果。对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之间的冲突进行协调,在立法上作出何种选择所涉及的也就不单纯是两者在效力上孰为优先,而且涉及到能否实现整个民事法律制度体系化的问题。所谓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相对人订立转让财产的合同。所谓善意取得,依学界通说,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将其有权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买受人返还原物。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行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善意取得通过无权处分行为完社会保险法

摘要: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它为市场体系相对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提供作用原理。笔者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现有模式中银行信贷的关键地位,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关键词: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模式;格兰杰因果检验作者简介:程肖芬,女,山西太原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科研处教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中图分类号:F12;F8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03-0149-04收稿日期:2009-03一16一、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赁币经济学理论新范式货币政策信用传导理论起源于Roosa。提出的信用可得说。20世纪70年代中期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信贷配给说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信用传导理论的发展;同时,大量实证研究也对该理论发展超到推波助澜的作用。Bernankc和Gertler总结了信用传导的两个主要途径: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银行贷款渠道20世纪50年代,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因为通货膨胀开始反思凯恩斯的赤字政策,同时重新探讨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Roosa等从资金需求者可获得的信用可能性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提出信用可得性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传社会保险法

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来看,国民教育及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通过实证检验可知,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本文也对实证检验的结果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教育支出 政府 经济增长政府教育支出是由教育产品的公共品性质所决定的。判断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对于合理界定政府的公共支出范围,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教育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政府教育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投资和消费资金的一部分,并且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乘数效应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增长。二是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大大提高劳动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这必然导致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1962年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有33%的份额要归因于美国教育的发展,前苏联著名学者斯特鲁米林运用劳动简化率算得1940-1960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30%由于教育投资提高了劳动者整体文化程度,而近二十年该比例还社会保险法

电子商务作为最有潜力的交易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新的交易方式也对中国现行的税收体制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首先针对现行税收体制在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交易主体和交易客体的认证问题、税收稽查的困难以及国际避税等。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电子商务 税收主体 税收客体 税收稽查 国际避税一、引言电子商务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它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完成传统贸易必需的谈判、签单、发货、结算等各交易阶段,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现实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21世纪最有潜力和活力的贸易方式,它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使得我国以传统商务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体制等社会规范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是税收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电子商务与现行税制的冲突纳税主体的认定问题在传统的交易活动中,关于纳税主体的认定并不存在问题。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互联网上的商店不是一个实体的市场,社会保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