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3:04 点击:28075

双周宏观经济分析汇率升值不足以改变中国以出口为支撑、以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中国只能通过多方面改革,将需求从投资转向消费最近,IMF再次建议中国应该加速其“货币改革”——即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的代名词。其关键论点如下:第一,中国目前投资过度;第二,便宜易得的资金为投资提供了动力;第三,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能变得更富有弹性、币值更高,中国就不能控制其货币供给。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不升值、浮动不能更为灵活,中国的经济过热就不会停止;当经济周期转而向下时,过度投资将会导致另一波坏账产生。中国政府正在坚守其渐进主义政策。支持这一策略的论据在于:第一,中国经济中有许多刚性的因素,快速升值可能导致其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变化;第二,更强的人民币对收入分配会产生不利的结果,因为它会打击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农民工,而给那些拥有大额银行存款和房地产资产的一小部分人带来好处;第三,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仍然较低,没有必要急于解决货币过剩的问题。渐进主义策略的后果之一,是引发了过度的投机。根据离岸远期不可交割合同市场的情况预测,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每年有3%的升值;而金融套利会使人民币短期利率保持在比美元低大约3%的水平。例如,中国的三个月存款利率为1惠科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人本性、战略性、系统性、动态性、价值导向性和知识性等特征。 战略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特征一、人本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特征应是其人本性。这首先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上,传统的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把事做好,是以事为中心的,管理中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的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则包括经济目的和社会目的两个方面,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即它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绩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本身作为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终极的目的。其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性表现在管理者对人的认识、态度和管理方式上。管理者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组织战略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组织内的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来实现,而组织发展的目标也必须与员工个人的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从这些基本的观念出发,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再将员工看作“工具”,而是把员工当作客户。组织在管理中不再单纯依靠劳动契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是更加重视与员工的沟通,注重通过向员工持续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来建立组织与员工之间惠科

【摘要】 从售后服务专业化管理的三个方面,即制度标准专业化、人员技术专业化和组织模式专业化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 售后服务;专业化;外包改良 企业加强售后服务专业化管理是具有远见、战略意义的选择。售后服务专业化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使企业更好的改进产品质量,进一步满足顾客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突破国际营销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可以说,加强企业售后服务专业化管理将是企业的第二次新生。一、制度标准专业化要实现售后服务专业化管理,首先应从制度标准出发。制定明晰、可量化专业制度标准,使无形的售后服务有了可量化的标准,是实现售后服务专业化管理的关键。2006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售后服务标准《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同年,又将《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规定了商品售后服务的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和评价准则,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型企业商品售后服务水平的8个单项的27项指标和销售服务型企业的产品售后服务的8个单项的23项指标的评价进行了量化。2007年8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的《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惠科

【摘要】 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理解的片面性,以及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致使全面预算管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关键词】 全面预算;松弛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领导重视一个成功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不应只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单位领导只是批准即可。不仅要求有董事会、总经理挂帅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且必须直接介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授权、预算的审批等具体环节,这样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应该提到一定的高度,最为重要的就是得到企业高层领导者的认同与支持,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个落实过程都要求具有权威性的领导阶层来加以推动,将其作为企业的一项全面管理系统工程来加以重视全员参与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中层人员和基层人员人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预算管理过程,比如从班组、科抓起,要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这样才能体现预算的目标。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网络、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约束机制 、预算执行过程监控以及严格的预算考核机制等。二、全面预算松弛的成因1.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尽管各种预惠科

因担心农民出让土地后成为“流民”,《物权法》草案最新审议稿删除了原有“农地承包权可以有条件抵押”的相关条款,由来已久的争论再度激化如今的中国农民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10月底的一天,年届古稀的河南省内乡县余关乡农民余小妞守着电视机听到一个消息:“《物权法》草案……农民承包地不能抵押。”余小妞的丈夫十年前去世,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她独守两院农舍,种着一亩多承包地。她不懂什么是《物权法》,但早就想把房子和地卖掉,随儿子进城。听到这个新闻,她很失望——把房子和地换成钱的希望又要落空了。为何重禁“农地抵押”10月27日至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物权法》进行第六次审议。与此前四次、五次审议稿明显不同,此次《物权法》中,删除了“农地承包权可以有条件抵押”的相关条款。 一年前的2005年10月,《物权法》“草案四审稿”中,首次增加了“农地承包权可以有条件抵押”的规定,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诸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农地法律制度的重要突破。今年8月的“草案五审稿”,亦沿用了这一表述。可是,在此次“草案六审稿”中,上述条款被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