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四停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9 19:04 点击:25900

主辅分离——辅业从国有企业分离出来,并改制为民营企业。这是一场深层次的改革,也是一场关系到千百万企业和职工前途命运的改革。“分不分得好、改不改得好、活不活得好”是分离改制主管单位、辅业企业及职工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前往全国首批主辅分离工作的试点——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对其三家改制分离企业的分离改制过程和改制后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一、分得好辅业分不分得了、分不分得好,要看分离改制企业职工对分离改制方案赞不赞成、举不举手,这也是分离改制企业主管单位最为关心和最为头痛的问题。1、职工在想什么。国资委于2004年上半年批准了一公司职工医院、机修厂和缆索厂为分离企业,一公司也成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主辅分离工作的试点单位。他们成立了改制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挂帅,两名公司领导分管,企业发展部和工会策划操作,人事、财务、宣传、组织、党办、行办等部门全力配合,集中一段时间,全力以赴搞改制。经过三个月的宣传动员,开了十多次大会小会,并把改制宣传提纲,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文件发到了每个改制单位职工的手中。然而在职工医院、缆索厂、机械厂的职工大会上,职工连续两次否决了改制方案。一公司领导面对着职工两次开四停四

房地产业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体现,加上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以及加入WTO,房地产企业必将受到很大影响,在加深了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投资的风险。我国的房地产业同绝大多数行业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计划到市场的阶段,而大规模的市场化开始于1999年国家福利分房的结束和系列金融政策的调整,至今也有一个从关系型到资本型、开发型到经营型、粗放型到品质型的转变。企业并购与重组是当前企业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改造、产权重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是实现资源在社会范围内重新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涉及房地产企业的并不多。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现状是绝对数量很大,企业规模偏小,开发能力非常有限,经营范围狭窄,其中不乏空壳公司,其效益可想而知。武汉市目前有800多家房地产企业,但开发项目的仅有300多家。当今世界大集团的扩张经营战略,无一通过并购与重组活动实现的。对于我国众多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并购与重组不仅是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方式,也是企业以小博大,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开四停四

实践证明,资本运营作为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其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已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基础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资本运营对推动企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现代意义上的资本运营,是指以法人资产保值增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的,对具体的资产和其他相关生产要素进行管理、配置和运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高的效益的过程。其与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1、资本运营与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贯穿于其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运营模式必然会有较大变化。现代企业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生产经营来获取利润,要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就必须对企业内部按专业进行公司化、资本化改造,以充分利用资本流动、企业兼并、收购控股等手段达到资本的保值增值。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如西门子、英特尔、微软等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是中小科技企业,但它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本运营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企业王国,都是借助资本运营取得飞速发展的典范。2、资本运营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开四停四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改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环境,带来了潜在风险,但也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部控制效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通过信息化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等方面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我国企业构建内部控制的几个关键步骤。 信息化环境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动态化内控制度 信息系统控制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则更倚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核心之一的内部控制也面临着时代发展的考验,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重新构建企业内部控制颇具意义。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保护其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信息客观、正确,促进经营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并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等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已历经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几个不同阶段。大量的现实案例证明,对于企业生产和发展而言,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内部控制作为执行企业战略、保证企业目标开四停四

从2006年9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玉米及制品价格上扬。最后两个月,粮食价格大体上升4.5%左右。粮食是民生之本源,粮价是百价之根基,粮政是治国之要举。在粮政中,粮食价格政策又占据关键地位。粮食价格政策既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供求平衡的最有力、最灵敏的杠杆;又是国家合理调节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关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还是健全与完善市场经济的最重要、最必要的机制。 潮涨潮落皆因自然,粮价升降源于客观 价格理论揭示,粮食价格决定和粮食价格形成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粮食商品进入市场便由供求关系决定。然而,实际情形远非如此理想。复杂在于,粮食商品进入市场之前,其成本和价值已经由生产者所赋予,粮食价格的决定因素变得复杂化,应该从现代市场意识和复杂的市场关系出发去认识价格的升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粮食在内的商品价格的适当升降是正常的。从各种因素分析,国内这次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由市场因素诱发而形成的: 其1,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结果。从2003年以来,作为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基础因素的农资价格持续猛增。先看化肥。2006年与2003年比较,化肥的零售价格大幅度上涨了300元/吨之多。其中,国产氯化钾的零售价格涨幅最高,达627.4元/吨-649.36开四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