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进大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20:21 点击:1005544

  近日从河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工作会上获悉,该省疾控系统着力打通各监测网络间的信息壁垒,加强对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利用。   会议提出,在巩固现有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报告及时性的基础上,搞好“两创建一整合”。具体为,创建以哨点为基干的覆盖全人群的慢病监测网络,创建涵盖学校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病媒生物风险因素的公共卫生监测网络,最终将传染病监测、慢病监测和公共卫生监测三大网络整合为覆盖全人群、全疾病谱、全危险因素的人群健康状况与危害因素评价综合监测网,将各类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成果产出作为疾控系统参与健康政策制定的重要手段。(记者李季)北京前进大学

  11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情况。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经核定,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今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核定了2018年各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近视率为71.6%,高中生近视率为81.0%。   王登峰介绍,目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省已签订近视防控责任书。落实减负措施,推动学校科学规范指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产品,控制时长。组建了85名专家参与的全国近视防控宣讲团,已开展300余场宣讲。此外,培养了1000余名“种子”教师,辐射带动3万多名教师和校医开展近视防控工作。30所高校增设眼视光医学等学科和专业,69所高职院校设置眼视光技术专业点,招生4800余人,设立40余项青少年视力健康研究课题。   王登峰表示,下一步,近视防控将重点推进4项工作:用好“指挥棒”,落实评议考核,印发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办法,带动各级人民政府逐级抓好落实。打好“组合拳”,发挥好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建好“宣传队”,精准实施宣传教育。抓好“主阵地”,凝聚政府、学校、家长、医疗机构等各方力量,研究借鉴近视北京前进大学

相信大家对肿瘤标志物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日常的健康体检通常都有肿瘤标志物这一项。肿瘤标志物从何而来?它的升高与肿瘤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来读懂体检报告上的这项数据。 有关癌胚抗原的三个问题 首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健康体检中常用的几种肿瘤标志物。 1965年研究者在结肠癌及人胚胎组织中发现了一种糖蛋白,取“癌”和“胚”二字,命名为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最经典且应用非常广泛的肿瘤标志物。人在正常情况下癌胚抗原含量极低,检测报告中的癌胚抗原正常值通常<5ng/ml。但当人体内存在分泌癌胚抗原的恶性肿瘤时,癌胚抗原就会升高。 到了上世纪70年代,甲胎蛋白(AFP)作为肝癌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分别应用于临床。随后,上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CA系列的肿瘤标志物,如标记卵巢癌的CA125、标记转移性乳腺癌的CA153等。 由于肿瘤标志物的处理原则类似,我们以癌胚抗原为切入点,说说几个主要问题。 1、哪些肿瘤会使癌胚抗原升高 导致癌胚抗原升高最常见的肿瘤是胃肠道肿瘤。此外,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等,也能导致癌胚抗原升高。因此,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并不能用于肿瘤的定位诊断。 北京前进大学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期刊上的研究显示,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和酸奶,可能有助于降低肺癌风险。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领衔的这项研究,以亚洲、美国、欧洲超过144万名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的成年人为对象,追踪调查他们饮食中膳食纤维和酸奶的摄入量和身体健康数据,并从2017年起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近两年的分析。在考虑到吸烟状况等与肺癌有关联的习惯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分析后发现,膳食纤维和酸奶摄入最多的组比摄入最少的组肺癌发病率要低33%。 研究人员称,多摄入膳食纤维和酸奶,无论单独还是同时摄入都表现出降低肺癌风险的效果。原因可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中含有益生元,也就是一些可以被肠道菌群消化的化合物,而酸奶则是益生菌的常见来源,益生元和益生菌都可以改善和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为抗击肺癌提供新思路。北京前进大学

美国科研团队发现一种能“嵌入”流感病毒表面蛋白的抗体,可保护小鼠免遭多种流感病毒毒株的感染,未来有望开发为通用型流感疫苗。 血凝素(H蛋白)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它们将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开发的流感疫苗主要靶向血凝素。2017年冬,美国华盛顿大学病理学和免疫学助理教授阿里·艾利贝迪发现一个流感患者的血样不仅含有靶向血凝素的抗体,还含有可靶向其他蛋白的抗体。艾利贝迪将其中三种靶向不明的抗体送去检测,被微生物学教授弗洛里安·克拉默发现其中一种被称为“1G01”的抗体,可阻断多种流感病毒毒株上几乎所有已知的神经氨酸酶的活动。 克拉默团队让实验小鼠感染致命性剂量的流感病毒后,发现这种抗体可以对抗12种被测试的流感毒株,其中包括三种人类流感病毒毒株、禽流感和其他不在人际间传播的病毒毒株。最后,所有小鼠都生存了下来,即便是在感染72小时以后给药的情况。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结构生物学家伊安·威尔逊分析了这种抗体的结构,发现这种抗体将一个环状结构嵌入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部位,阻止了神经氨酸酶从细胞表面释放新的病毒颗粒。这种抗体只阻断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部位,而不同流感毒株间的活性北京前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