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汪寅仙:高的组词 最是温润一把壶


更新日期:2016-06-12 00:43:54来源:网络点击:378323
汪寅仙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和情感意识,把传统紫砂壶带到一个新境界。
走进汪寅仙独门独院的大宅子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大颗了些,打在院子里的芭蕉树上劈啪作响。绕过这翠绿欲滴的芭蕉树,便是宅子后院的工作间,汪寅仙闻名于世的绝妙紫砂壶就从这里诞生。
见我们到来,汪寅仙特意让先生泡了上好的普洱,关切地说:“记者三餐不定,以后多喝点普洱,养胃。”满屋的茶香伴着屋外细雨,汪大师的思绪从喃喃声中回到几十年前……
汪寅仙祖上做日用粗陶,从小就在陶罐、瓦缸中长大,“那时我对陶瓷没什么兴趣,直到上小学后的一天,学校在操场办了一场紫砂艺术品小型展览会……”那是汪寅仙第一次见到紫砂,温润的手感和奇特而精巧的造型令她痴迷。“我从没见过这样的艺术陶瓷,可兴奋啦!”回忆起50多年前的情形,汪寅仙依然动情不已。从那以后,她便迷上紫砂,小学一毕业就跑去紫砂厂做了一名学徒。
从学徒走向大师的道路势必是艰苦的,勤学的她自然少不了师傅的提携,从吴云根、朱可心、王寅春、裴石民等老一代紫砂大师那儿学习的不只是紫砂制作技艺,还有对艺术执著追求的那股劲儿。
“当时厂里让师傅朱可心仿制《项圣思桃杯》,我每天跟随他身边以学、看为主。一条长围巾双层叠起搭在肩颈上,再披一件旧棉大衣制作紫砂桃杯直到深夜。冷了,累了,他就着几粒虾米或两块豆腐干喝下一盅酒,坚持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就这样度过那年冬天。”汪寅仙回忆说,“那次,好似为我搭起一架通向紫砂传统技艺高峰的神梯,使我受益匪浅。”
天色渐渐暗下来,汪寅仙的爱人起身将屋里的灯打开,墙上那幅著名的《曲壶》照片变得更加清晰。这把蜗牛模样的曲壶是1988年汪寅仙与张守智一起合作的传世之壶,先后在各个国家展出,是壶艺爱好者和收藏家青睐的宝物,有日本紫砂爱好者甚至把曲壶图样印在名片上。
《曲壶》,就是当代文人和艺人结合创造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自己做的。”
1988年的某天,张守智在宜兴紫砂厂等待到龙泉青瓷厂的车,不料车坏了,原定早晨4点钟出发却一直没有动静。不料这次偶然的等车过程令张守智想到了蜗牛,不到8点,他便设计好草样。碰巧那时汪寅仙正准备制作曲线形的壶,两人一拍即合。
时值春节前夕,张守智对汪寅仙说:“先不急,好好过节,春节后再好好打样。”从图纸到打样是把设计变成实体的过程,《曲壶》用的是渐开线造型,打样的过程不容易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变形。春节后“动工”,已是三个月后。圆的渐开线,从壶口开始,连接提梁,转至腹部,并通过腹部延伸到壶嘴的主线,将形体结构的各部分融于一个整体,获得面、体、形与空间的和谐。就这样,一件简练质朴、大美无言的旷世杰作问世了。凝望着《曲壶》,汪寅仙深情地评价着自己的作品:“它突破了紫砂壶艺术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和尝试。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把现代造型元素融入到紫砂壶艺术之中,是汪寅仙的绝活。《神鸟出林壶》又是一例证。壶嘴似鸟头,壶体以几条流畅的弧线构成,以鸟儿振翅高飞的姿态构成提梁,侧面而视,似一只昂首翱翔的鸟正搏击云天,壶形其神,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将之变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这就是紫砂花货的精髓。”
花货是紫砂壶术语,非常见的紫砂壶款型,由紫砂艺人独特创意而设计出来。花货的魅力,就是它不为传统紫砂壶造型所约束,独特自由、巧妙有趣,汪寅仙的花货,起拍价件件上百万。
紫砂壶历来都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自然身价百倍,于是有人冒充紫砂大师的名制壶牟利。一谈及这个话题,汪寅仙下意识拿起手边的小壶浅饮一口,说:“我作为紫砂技艺的传承人,对这种现象很脸红。记得有次去台有趣的是,汪寅仙所用的壶,并非出自自己之手,她饮茶的那把紫砂壶是她的亲家母所做。她说:“我现在也在回购自己以前做的壶。以前在厂里虽有任务,但件件用心,现在做壶,更多是为了完整自己的艺术发展史。”迄今为止,做过多少把壶,汪寅仙自己也记不得了。汪寅仙的身体大不如前,但闲下来时依然会坐到工作间做几把,留一把给自己,其他的卖掉。“现在大部分时间是与外界交流紫砂壶的文化,为紫砂技艺的新人做指导。留作品传世与将紫砂文化流传下去同样重要。”汪寅仙如是说。
雨一直下,我们随着汪寅仙到后院二楼的收藏室观看她近百套件的作品时,她不打伞,雨丝在白发上凝结成珠,从后面看着雨中的她,不再是我来之前想象中的大师,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者,像经历了百年沧桑而依然温润晶亮的一把壶,将故事娓娓道来。

相关:

我的王国在夜郎每天清晨,贵州花溪斗蓬山下总有位留长发的清瘦老头,带着小狗们绕着一座石头之城蹓上一圈。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找找石缝里是否又冒出新芽,那片绿色是否和去年一样被渲染得生机盎然。这位古稀老人就是宋培伦,他放弃了..

不跟手工说再见这张照片下面的那条粗麻淡色宽带子——它的来处,是西班牙南部的哈恩省。这种带子,完全是手工织做的,用来绑在驴子的身上,由驴背绕到驴肚子,中间穿过一个鞍子,人骑时安稳些,不会滑来滑去。那一年,我由撒哈拉沙漠飞去..

上一篇: 我画的都是真东西
下一篇: 朱林寿的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