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8 12:52 点击:912270

从古至今,人们对女性高潮的探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于男性高潮的明确指标——射精,女性要达到高潮并不容易,有时候还被蒙上神秘的面纱。为何男女高潮有如此大的差异?加拿大两性知识网站“奇想网”为我们解开男女性高潮的差异与奥秘。 1.男女性高潮表现不同。男性的性高潮大部分以射精为表现,射精时间非常短暂,只有3~10秒。男性射精、高潮来临时通常会伴有肛门收缩。相较而言,女性高潮表现形式更多样复杂。性高潮时,女性的生理表现主要有:阴蒂胀大突出,随高潮跳动;阴道的括约肌会间歇式收缩;阴道分泌物增加;女性会喊叫或无意识地发出呻吟;有一些女性高潮时分泌物会大量涌出,称为女性潮吹。女性的高潮状态,不会像男性一样马上消退,往往仍陶醉其中,这称为“余韵”。而且,一些女性高潮后会精神饱满,皮肤非常红润。 2.实现高潮的方法不同。男性性高潮来得简单直接,只需要适当刺激男性生殖器,特别是龟头,就可能射精达到高潮。 女性达到性高潮的路径更多,只有25%的女性表示可以仅通过阴道抽插就达到稳定、持续的性高潮,大多数女性需要接受阴蒂刺激才能达到高潮。而且,通常女性需要接受阴道、阴蒂的双重关照才能达到高潮。总之,女性达到高潮的道路食疗养生

北京读者林女士咨询:我今年62岁,最近一年突然有了足跟痛的毛病,厉害的时候走不了路。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方子:用艾叶60克、乌梅10个;将乌梅置锅中加水先煎15分钟,放入艾叶再煎5分钟,稍凉后将药液倒入脚盆中;先将患足用蒸气熏蒸几分钟,再把双足放入盆中浸泡数分钟,每日1~2次,连用5~7天。请问专家,这个方子的机理是什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情报部副研究员蒲昭和解答:足跟痛常与跟骨增生(骨刺)、跟腱炎等有关,本症以老年人居多。中医认为,足跟痛与肝肾虚导致筋骨失养,或寒湿入侵,引起瘀血阻滞有关。 方中,艾叶味辛苦,性温,可温经和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煎汤泡脚对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寒湿侵袭所致的周身酸楚、肌肉疼痛、麻木等,都有较好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有止血、镇痛、抗炎的作用。乌梅味酸涩,性平,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乌梅“止肢体痛……去痹,利筋脉”。艾叶与乌梅煎汤泡脚,具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的效果,对足跟骨刺、炎症等引起的足跟痛都有较好的疗效。▲食疗养生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 钟卫红 进入夏季,南方天气像蒸笼一样潮湿而闷热。在长时间湿热的浸淫下,人们的皮肤最易遭殃,湿疹、疖病、痘痘、皮肤瘙痒、红疹,甚至皮肤溃疡、感染等疾病高发,尤其是湿热体质的人,更易“中招”。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病根源是外湿引动内湿,两邪相搏,以致肌肤失养,发为湿疹。除了自然界湿毒浸淫的因素外,患者自身体质脾虚生内湿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治疗上不但应使用外用药物缓解症状,更要着眼于祛湿解毒,改变患者易患湿疹的体质“土壤”,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如果每年夏日皮肤都易患湿疹,不妨常煲土茯苓草龟汤,可清热祛湿、解毒润肤、滋阴养肾。 准备草龟一只、鲜土茯苓200克、瘦肉200克、桂圆肉20克、姜3片。鲜土茯苓洗净后切片备用;草龟宰杀后洗净,切大块;瘦肉切块;姜刮皮切片。上述材料全部放进瓦煲里,注入清水,先大火煲滚后,改中小火再煲2.5小时熄火,调味后饮汤。鲜土茯苓为方中主料,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新鲜根茎,市场有售,也可用干品代替。其性平,味甘淡,归肝、胃二经,《本草纲目》记载它有“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的功效,是夏季常用的祛湿止痒利器。草龟味甘咸,性平,入肝经,有食疗养生

如今,熬夜已成了学生党、上班族的“家常便饭”。熬夜非常伤身,应尽量避免。若不得已熬夜,平日可常喝石斛麦冬茶调理身体。 具体为:取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叶5克,三味洗净,一并放入茶杯内,用开水冲泡,每日一剂,代茶频饮。方中,石斛即石斛兰,又名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等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常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状。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温热病邪入营血、高热烦热者适合用;干石斛滋阴清补,适宜热病后期、阴亏虚热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有一定解热镇痛作用,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有增强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马连良,豫剧大师常香玉等在生前常用石斛泡茶喝。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常用于缓解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状。绿茶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 三味合用,可养阴清热、生津利咽,主要缓解熬夜导致的虚火上炎、神疲体倦、眼燥目赤、口渴、口腔溃烂等病症。本方简单且有效,味道清淡,没食疗养生

  建设医院消化内科杨辉主任介绍,粽子是糯米做成的,不易消化。   早晨是肠胃功能最弱的时候,一大早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吃多了容易导致泛酸、烧心、恶心等状况,甚至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发作。   晚上把粽子当夜宵吃,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吃粽子最佳时间是中午,而且不要冷吃,不可多吃。”杨辉说。   本报讯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薇)“胃胀、胃痛,特别难受。”昨日一大早,34岁的林女士在家人搀扶下来到建设医院看病。医生询问得知,端午节前一周,林女士每天以粽子为早餐。医生表示,粽子正是让林女士胃病发作的元凶。   “每年端午前后,医院收治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因为吃粽子而诱发疾病的不在少数。”昨日,建设医院消化内科杨辉主任介绍,端午节前后不少人喜欢拿粽子当早餐吃,个别酷爱吃粽子的人甚至把粽子当成正餐或者夜宵来吃,这个习惯不利健康。   杨辉主任提醒,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不全的胃肠道病患,应尽量少吃粽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等疾病的患者,更应该慎食。食疗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