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豆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4 13:23 点击:644858

原标题:战争从来没有预先号令 某部组织战备拉动演练,上级导调组未给出预先号令即下达紧急出动命令,打了营连一个措手不及。基层带兵人普遍感到,这样的“突然袭击”更能检验部队的真实战备水平。 预先号令是作战命令正式下达前对部队作战准备工作发出的指令。在作战时间宽裕、敌情相对缓和的条件下,提前下达预先号令利于部队充分做好战斗准备。但战争从来不会等对手准备好了再打,如果平时战备拉动习惯于提前给出预先号令,具体方案、行动部署都清晰透明,部队就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就无法准确摸清官兵战备底数。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只有坚持不打招呼出敌情,不发号令抓战备,坚持从难从严出发锤炼部队快速反应能力、指挥员临战应变本领,才能使部队在战时从容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事实证明,没有预先号令的战备拉动恰如战争预演,可以在更接近实战的层面检验一支部队的战备水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习惯于接受预先号令,善于打“有准备之仗”;还有的对上级动作很敏感,一门心思打听上级号令,扎扎实实做好各种准备……凡此种种,一旦遂行战备行动,看似反应迅速、应对得法,实则脱离实战,不符合战斗力标准。 关键时刻的有效应对、出奇制胜,靠的碗豆

原标题:兵 词(散文诗) 用气血和精神去破译钢铁,不免弄出金属的声响。对于战争与和平,无论哪个年代的军人,都应该有能让眼睛出血的认识。 八一 这是1927年的八月一日,一个起义的日子。 这,也是1927年之后任何一年的八月一日,因为怀念。 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日子,就像一把旧时手枪的扳机。那根食指,与它永远保持着一个字间距的分寸,准备着,随时扣动。 弹夹始终是饱和的,子弹一直在膛上。像一名士兵在时刻等待着,即使于和平年代,也有随时爆发的勇武。 现在,这两个加起来笔画也仅有三画的中国汉字,变得愈发厚重。 那个“八”字,就像一个两手叉腰的士兵,站在那里。而那个“一”字,就像是士兵眼前一望无际的操场。 那个“八”字,也像是巍巍昆仑,头顶积雪,孤高而不可撼动。一撇一捺,既像一个人的两根肋骨,又像是两支枪靠在一起。 而在“八”字面前陡然降低了海拔的“一”,多像是这座雄性的峰峦,日夜守望的和平。 是的,和平就是一马平川的“一”,用不着任何词形容和修饰。 八一,两个极其简单的汉字,已经成为一面旗帜上最核心的注释。 让我想起:平常的日子,鲜红的绸布层层包裹的金子,多么珍贵! 装甲 作为防护的一部碗豆

原标题:流 水 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 莺飞草长的时候,一河一河的新绿,既似一锅划不开的米粥,又似一匹扯不断的丝绸,典雅素丽,流淌着胭脂的芬芳。这水太嫩太绿了,随便什么一碰,都会碰破一层皮儿,丝丝有声;这绿太韧太粘了,随便什么搅动,都无法让绿失去本真、四散逃亡。相反,那绿光会因我们长久的凝视而闪闪四射成一圈圈的绿晕,碧波荡漾。整个世界都在绿水里掠过似的,绿淋淋的。顺着流水的源头,我们看到流水插满了桃花和柳条,打马过庄。碰到有炊烟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碰到有果实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流水,似一个多愁善感的旅人。它恋山,山是它碗豆

原标题:俄总理表示北约东扩是威胁和挑战 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8月7日电 (记者吴刚)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日前表示,北约东扩对俄是威胁和挑战。 俄罗斯《生意人报》7日刊登了对梅德韦杰夫的采访。梅德韦杰夫说,苏联和华约早已解体,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形早就不存在,北约甚至连继续存在的必要都没有了。然而,北约却在不断东扩,俄对此不会无动于衷,这对俄来说是威胁和挑战。 梅德韦杰夫指出,北约始终视俄为潜在对手,北约的军事力量包括核力量一直都以俄罗斯为打击目标。谈到北约准备吸收格鲁吉亚的问题,梅德韦杰夫说,格鲁吉亚还存在领土争端,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有可能引发严重冲突,希望北约在处理此事时多一些理性。 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与欧洲对话的大门没有关闭。如果欧洲想改善和恢复关系,俄罗斯会有所回应。碗豆

原标题:聚焦主业,树牢一切为战意识 本报讯 郭彬、记者赖瑜鸿报道:盛夏的一天凌晨,阵阵警报声划破夜空,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保障旅官兵迅即行动,撤收帐篷、装载物资,向上级指定地域机动集结。据悉,该旅驻训半个月来多次变换驻训场地,通过战场机动训练强化官兵战斗素养,提升部队支援保障能力。 该保障旅在今年野外驻训中,注重一切从实战需求出发,驻训不到一周,各保障模块就接到“转移到下一驻训点”的命令。当官兵马不停蹄抵达新驻训地,刚搭设好帐篷准备就寝时,又突然接到新的转移命令。各保障模块迅即撤收帐篷、装载物资,奔赴下一个驻训点。机动途中,导调组临机设置“敌特袭扰”“炮火袭击”等突发情况,各保障模块走一路打一路,官兵实战能力得到锤炼。 针对未来战争对联勤保障提出的要求,该旅驻训期间还定期开展保障研练,积极探索战役战术支援保障方法,锤炼战场指挥保障能力。他们将军事地形学、战术标图等军事课目作为必训必考内容,着力提高官兵联勤防卫作战能力。为确保训练质量,该旅每天派出训练监察组深入各保障模块,检查训练落实情况,查找战斗力建设中存在的短板,研究制订改进措施,让野外驻训更加聚焦实战。碗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