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总结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4 08:13 点击:1063048

湖南读者付先生问:我患糖尿病三年了,总能听到周围的人说糖尿病患者要当心自主神经病变,有的是说脚麻,有的是说皮肤痒,请问这种病变到底都有哪些表现?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赖晓阳、副主任护师郑国红解答:自主神经病常常发病隐匿、缓慢,且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如发现以下表现,需警惕自主神经病变可能。1.消化系统症状:食管蠕动减慢和胃张力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等导致的上腹饱胀感;胃酸减少、胆囊功能障碍导致的胃部不适、呃逆、恶心、呕吐等;肠蠕动障碍导致的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2.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尿潴留等问题,继而容易引发尿路感染;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等。3.其他自主神经症状:汗液分泌异常,主要表现为下半身少汗甚至无汗,上半身则因为代偿而出现畏热和多汗;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体温调节异常,表现为肢体过冷,以下肢及足部尤为明显。因上述原因,患者可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减退,手足干燥开裂,并容易继发感染,还可有指/趾甲营养不良等。需注意,糖尿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自主神经对低血糖的预警信号(如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减弱或消失,患者更容易党校总结

糖尿病患者需要坚持规律服药,但如今情况特殊,若非出现急性病变,尽量少到医院取药,可到药店或社区医院自购药物暂时替代。一些药品药效相差不大,区别在厂家、剂量剂型、名称等。化学名称一致,说明是同样的药物,按同等剂量替换即可。如果没有同样化学名称的药物,用同类的药物也可以暂时替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药师王海莲表示,目前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以下几种类型: 磺脲类。主要包括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本脲(易导致低血糖临床较少使用)等,药名中具有共性“格列”。短效制剂包括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普通剂型,这两种药物需要每日3次给药,适宜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中、长效制剂包括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剂、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格列本脲,需每日给药1~2次,适宜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或空腹、餐后血糖均高者。 格列奈类(餐时血糖调节剂)。常用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此类药物一般在餐前30分钟内服用即可。但瑞格列奈最好在餐前15分钟内,那格列奈最好在餐前1分钟服用。 双胍类。这类药物只有二甲双胍,国内的剂型有0.25克/片和0.5克/片两种,要认准剂量。二甲双胍起效最小剂量0.5克/日,最党校总结

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李全民 疫情当前,糖友更须保护好自己。从当前感染冠状病毒重症及死亡的病人情况来看,不少患者都伴有慢性疾病。在最早被披露详细信息的40例死亡病例中,有47.8%合并有糖尿病。糖友血糖浓度过高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降低防御感染的能力,而且高糖的环境是细菌、病毒良好的培养基。因此,糖尿病人更容易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一旦发生,病情也会更加危重。糖友应对疫情,我们有如下建议: 控制好血糖。目前为有效隔离感染源,多地鼓励大家不要外出,但也因此导致了糖尿病患者定期至医院复查出现困难及风险。在此情况下,糖友需要增加在家监测血糖的次数。争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 4.4~7.0毫摩尔/升,随机血糖 <10毫摩尔/升。儿童及老年人适当放宽;针对孕妇,空腹血糖 3.3~5.3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 <6.7毫摩尔/升。 加强营养,防止病毒侵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度食用油炸、爆炒食物,避免大量淀粉类(如米、面等主食,土豆、红薯以及市面上标注无糖点心等)摄入,尤其注意每日坚果食用不可超过一掌心的量。 保持中低强度锻炼。建议糖友可采用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如在家慢走党校总结

对于心肌梗死,医学界一直在想尽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来努力提高患者救治的生存率。英国牛津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饮食也会影响心梗患者的预后,心梗发作后如果经常吃高蛋白饮食,更容易导致肾功能下降。 该研究纳入2255例心梗后患者,年龄在60~80岁之间,80%为男性,其中16%的人为吸烟者,19%患有糖尿病。研究显示,经过平均41个月的随访,校正多种因素后,受试者每天蛋白质总摄入量每增加0.1克/千克(理想体重),肾小球滤过率每年就会额外下降0.12 毫升/分钟/1.73米2;与每天蛋白质总摄入量<0.8克/千克者相比,每天蛋白质总摄入量≥1.2克/千克者,每年肾功能下降的速度翻倍。 该研究结果符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现行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即有慢性肾脏病风险的成年人(如心梗发作后患者)每天蛋白质总摄入量不应超过1.3克/千克体重,有糖尿病或肾小球滤过率<30毫升/分钟/1.73米2的患者更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每天0.6~0.8克/千克体重。▲(肖 晴)党校总结

近日,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研究者发现,与O型血的人相比,A型和B型血的人患危险性血栓的风险更高。 通过对英国生物银行中40余万名无血缘关系的参与者的血型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A型和B型血的人加起来,比O型血的人心脏病发作风险高8%,心力衰竭风险高10%。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血型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静脉中的血栓。与O型血的人相比,A型和B型血的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高51%,患肺栓塞的风险高47%,但这两种血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O型血的人低3%。 发表在《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可对个性化医学产生深远影响。非O型血的人往往有较高的心血管病风险,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郭铁亮)党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