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岭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3:51 点击:1025453

听力下降的老人不是配了助听器就“大功告成”,若佩戴方法不准确,助听器效果就无法很好发挥。 要让助听器与耳朵很好贴合,老人首先需了解自己外耳道的特点。老人的外耳道口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软骨塌陷,再加上皮肤松弛,因此助听器进入耳道口时,耳模或耳塞前端要更往上方倾斜,才能顺耳道方向塞进。塞入时最好稍微上下晃动,更易找到耳道口。塞好后,还要把耳道口松弛的皮肤轻轻整理一下,不然深耳道式助听器或软耳塞会随着松弛的皮肤往外滑,产生杂音。 老人如果不熟悉自己耳道走向的特点,戴助听器时将耳塞或耳模在耳道口蹭来蹭去找方向,容易把耵聍蹭入传声管,导致助听器无声。还有些老人因佩戴不到位或对耳模耳塞过敏,导致耵聍增多,从而增加堵塞传声孔的风险。 有的耳聋老人害怕自己对助听器产生依赖,越戴越聋。其实,经常佩戴助听器可保护现有听力和言语识别率。听力下降并不会因为佩戴助听器就停止,合适的验配可使听力器官和大脑皮层受到合理刺激,延缓衰退。 听损老人从佩戴助听器的第一天起,就是听力康复的开始。因此,每天都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康复锻炼,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同家人一起进行听觉管理、听觉理解训练,逐渐提高不同环境下的聆听技巧。▲林松岭

  入冬之后白菜就成了许多人家餐桌上的主打蔬菜。我国是白菜的原产地,人工栽培白菜始于魏晋,唐代大白菜开始广泛种植,两宋时期基本普及,达到了“南北皆有之”的程度。   “白菜”一名始于宋朝,这个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明代李时珍给出了说法。他在《本草纲目》中说:“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自此,古诗词中“白菜”一词多次出现,如“拟向山阳买白菜,团炉烂煮北湖羹。”   白菜入诗入画,绝不仅仅在于其“凌冬晚凋,四时常见”,关键还在于其味美价廉,营养丰富,烹饪方便,亦食亦药。俗语“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百菜不如白菜”“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语都是对白菜的赞美。宋代美食家苏轼有诗云:“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把白菜提高到与羊羔、熊掌相媲美的高度,可见白菜味道之鲜之美。宋代范成大在《田园杂兴》群诗里写道:“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冬日白菜堪比蜜藕,“朱门肉食”与之相比也要逊色。清代王士雄在《随食居饮食谱》称白菜“荤素咸宜,蔬中美品”。古人爱食白菜,今人同样如此,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就爱吃白菜,爱画白菜,将林松岭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习惯去菜市场逛逛,认一认当地特有的蔬果生鲜。若论菜市场里的南北差异,葱值得拎出来讲一讲。   葱、蒜、韭菜要分清   葱,石蒜科葱属植物,与水仙、百合是远亲。葱属家族庞大,包括500多种植物,大部分的食用葱,以及韭菜、蒜、洋葱、藠头等都是该家族成员。餐桌上的葱属植物外形相似,初识者容易混淆,我就闹过错把蒜苗当韭菜的笑话。其实想分清它们很简单,以葱、韭菜和青蒜为例,三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叶子:葱叶呈管状,细长中空,古代医家曾用它来导尿;韭叶和蒜叶是扁平的,韭叶平展,梢圆钝,而蒜叶尖,沿中线折叠。摆到菜摊上更好分辨,韭菜多是论把卖,不带根,因为韭菜一茬一茬地割,根要留在地里继续生长;蒜苗株是独立的,连根带叶,有的根部还能看到初膨的小蒜头;葱也有根,或单株或成簇,个别品种有球茎,总之认准中空的叶子就对了。此外,南方的菜市场上还能见到一种葱身蒜叶的“混血儿”,味道没葱那么辛辣。这是韭葱,法餐常用。   你爱哪棵葱?   葱在南北方的形象是不同的,北方人心中的好葱,葱白要粗长笔直,莹润饱满,一口咬下去脆辣中带着甘甜;南方人则心仪细葱,玉白的根茎像美人的指,叶嫩,不甚辣口林松岭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   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腺等脏器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持续的时间、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疼痛时间   胃痛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较准确。   观察症状   胃痛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林松岭

  62岁的张大妈来近一月来右脚跟莫名其妙地疼痛,她听周围人说脚跟痛可能是长了骨刺,应当每天坚持做跺脚跟动作,这样可以消掉骨刺,于是她不论在家还是到小区遛弯,时不时就跺跺脚跟,才过了半个月,没想到脚越跺还越痛,竟连走路都有些困难。到医院骨科就诊,经过X线片检查,果然跟骨长有小骨刺。医生让张大妈口服中成药还配合中药熏洗,并告知注意事项。一周后复诊时她的疼痛症状就消失了,她又能散步健身了。   老年人脚跟痛常见,多和跟骨骨刺有关。只有较大骨刺一旦挤压刺激足底筋膜和跟垫脂肪组织引起局部炎性反应,才会造成疼痛。那么,骨刺又是如何长出的呢?由于脚跟是一个承重部位,人体体重的50﹪都是由脚跟承受的,随着年龄增大,跟垫脂肪组织发生退变,胶原、水分及弹性纤维组织逐渐减少,加之足底肌肉韧带慢性牵拉损伤,就使跟骨结节下方肌肉韧带附着点处劳损变性,不断钙化和骨化,逐渐形成骨刺。   人与骨刺常常“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一般并不产生症状,也不影响功能。而张大妈采用跺脚跟的土办法治疗骨刺,由于反复刺激骨刺下方的跟垫脂肪,造成跟垫脂肪组织损伤、发炎、水肿,引起剧烈疼痛。   中医认为,中年以后,肝血肾精渐亏,肾阳林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