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国家有哪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8 22:22 点击:965843

8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第三次提交审议。草案三次审议稿进一步明确哪些权利属于人格权,增加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草案二次审议稿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生前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作了规定。会议提出,死后遗体捐献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当予以鼓励,建议吸收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内容,明确公民生前未拒绝捐献的,其近亲属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在草案三次审议稿增加一款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共同决定捐献。 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会议提出,从事这类活动,还应当强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首席记者叶龙杰)东欧国家有哪些

8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第二次提交审议。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对假药劣药范围进行了更为明确的界定。 会议提出,现行法律对假药劣药范围的界定比较宽泛,不便于精准惩治,建议主要按照药品功效重新界定假药劣药范围。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假药”“劣药”和“按假药论处”“按劣药论处”两类4种违法行为所列情形综合考虑,明确规定,假药包括: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药品,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变质的药品,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劣药包括:成分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被污染的药品,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超过有效期、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擅自添加防腐剂和辅料的药品,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同时对原“按假药论处”“按劣药论处”情形中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使用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的原料药生产的药品,使用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的药品,单独作出规定。(首席记者叶龙杰)东欧国家有哪些

8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召开,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第三次提交审议。据了解,三次审议稿进一步增加“强基层”的内容,明确国家完善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政策。 据介绍,在二次审议稿审议过程中,有全国人大代表等提出,应进一步增加“强基层”的内容,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支持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措施,使医疗卫生人员下得去、留得住。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作以下修改:一是在总则中明确国家合理规划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优先支持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二是明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整合区域内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资源,因地制宜建立医疗联合体等协同联动的医疗服务合作机制。三是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制度。四是增加规定,国家采取定向免费培养、对口支援、退休返聘等措施,加强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五是明确国家完善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政策。 同时,建议增加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的内容,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东欧国家有哪些

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据悉,《评价办法》是为了落实《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的“各省份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对所有地方病病区的控制和消除评价工作”要求而制发的。与2014版《评价办法》相比,2019版内容有所修订,比如,大骨节病扩大了县级自评范围,将县级自评范围扩大为每个病区县的全部病区村,实现评价全覆盖。 据介绍,《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涉及碘缺乏病消除、大骨节病消除、克山病控制和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控制和消除、饮水型氟中毒控制、饮茶型地氟病控制、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消除、饮水型砷中毒消除共8种地方病控制和消除的评价。 相比2014版的评价方法,新版扩大了部分地方病的县级自查范围,除大骨节病将实现全部病区村全覆盖外,克山病的县级自评范围也将扩大——全部病区乡均需开展现场自评。此外,部分地方病的抽查方法也做了修改,比如,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县级自评的现场评价由普查改为每村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户。相关专家表示,其主因是随着该病的防控进展,不必再采取普查的形式。(记者张磊)东欧国家有哪些

8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稳定药品价格等相关工作情况。 10余种短缺药申请国家调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会上表示,随着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我国药品短缺矛盾有所缓解,主要为暂时性、局部性短缺,今年以来各地建议国家应对处置的短缺药品有10余种,每个品种限定在个别省份。针对原料药垄断、操控市场等问题,我国将在下半年集中开展全国性执法行动,依法查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问题,形成有效震慑。 曾益新指出,我国已建立覆盖公立医疗机构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但仅将医疗机构作为短缺信息上报来源,难以做到及时预警;药品注册、生产、采购、使用等环节的信息尚未实现联通共享,药品停产报告制度也有待健全。短缺药品多数用量小、单位成本高,但一些地方采购时过多强调价格因素,导致采购价格不能保障企业合理利润;短缺药品多为急(抢)救药等用量小的药品,保供经济成本并不高,但社会效益大,需在市场失灵时适当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吹风会指出,目前,资本渗入短缺药品市场的迹象明显,经销商垄断现象增多,且有从原料药向制剂等领域蔓延之势。原料药垄断经营者直接数倍、数十倍抬高东欧国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