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3 03:46 点击:964586

  “国家正在制定新一轮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要把服务型制造放在制造强国的大格局中系统谋划。”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   以“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8月20日—21日在郑州举办,王江平在此间表示,要鼓励制造业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提供服务。通过服务和融入,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入服务和产出服务一体化。在推动企业开展工业服务转型中要重视服务,但不能弱化制造甚至脱离制造,要强调制造和服务互动融合,共同创造价值增值。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认为,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高度集成化转型,使得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为服务增值提供了新的空间。”   在支撑技术更加成熟的同时,市场机遇也悄然而至。王江平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更加重视研发设计、改善供应链、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更加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和全多一点

  “停车难”向来是民生问题的关注焦点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从未间断过对缓解“停车难”现象的努力。必须承认的是,从城市狭窄街道到老旧小区“见缝插针”地修建停车设施、从停车费调整到写字楼与小区用车错峰停车等,一系列政策均在缓解“停车难”上发挥着作用。但不可否认,“停车难”现象依旧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的问题,也是未来政策进一步解决的重点领域。   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多个重磅信号。其中,“城市停车场”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首次被提及。坊间舆论认为,随着政治局会议的定调,以智慧停车为主要方向的城市停车场建设,将成为前景可观的消费投资新支点。而长期困扰民众的“停车难”问题,也将在这一轮如火如荼的“新基建”中逐步得到解决。   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反映停车需求巨大   谈及城市“停车难”的原因,学者普遍将其一分为二加以看待。一方面是老旧城区“停车难”,原本就因未对停车设施加以考量,加之停车需求巨大,出现占道停车乱象频生的问题,这就需要从立体停车等技术手段着手,向立体空间要停车位;另一方面,是新规划的社区停车位规划不足,多一点

  今年以来,青岛市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打实的减税降费让岛城企业和市民获得感满满,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活水”。   上半年,青岛为企业及职工减轻税费负担112.2亿元,其中,为企业和职工减税达102.9亿元,5—6月,通过社保降费为企业和职工减轻负担9.3亿元。在102.9亿元中,企业新增减税71.5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新增减税48.4亿元;在102.9亿元中,个人新增减税达31.35亿元,128万职工今年无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人均累计减税1203元。   青岛越来越多的企业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盈利水平上升,市场预期好转,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更多市民收获了减税“红包”,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升级,这个超百亿元的政策红利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大单。   让政府的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的好日子   减税降费对于青岛经济发展的意义,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说,越是财政收入放缓的时候,越是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时候,政府越要过紧日子、苦日子,越要体现出对企业支持扶持的决心和诚意。青岛不能纠结一时得失,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减税降费部署在青岛不折不扣落实好,把企业税多一点

  从12月1日起,我国现有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成熟经验要及时向全国推开。   8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覆盖试点。   具体来说,对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一是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13项审批。二是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等8项审批改为备案。三是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60项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四是对其余442项审批采取压减材料和时限、延长或取消有效期、网上办理、取消现场核验等优化服务措施。   会议也明确,上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定期调整并公开。   这也就意味着,自贸试验区的“证照分离”改革,将在已经实施的100多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   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是企业进入市场、开展经营的前提。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近年来经历了“先证后照”、“先照后证”、“照后减证”的改革历程。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始自2015年底,当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多一点

  从“特区”到“示范区”,深圳再次有了新的定位。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确定深圳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科技创新企业玖明智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尤建兴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公司在香港和深圳均有布局。近日,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的高规格定位会促进大湾区的融合。“大湾区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必定会推动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我们公司的形象和业务辐射能力也会顺势变强。香港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如尤建兴一样,还有很多香港人早早将公司业务布局延伸到深圳,充分利用深港两地资源,积极融入到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中来。这对香港来说,也意味着机会。   合作增强:企业发展坐上电扶梯   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18年,深圳市GDP总值已跃居大湾区第一。如今,深圳迎来了“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巨大机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