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8:14 点击:879239

“跑腿书记”郭天峰: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就心满意足  中新网青海化隆5月7日电 题:“跑腿书记”郭天峰: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就心满意足   作者李隽赵睿   刚刚立夏的高原树叶才舒展,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唐沙三村,“第一书记”郭天峰忙着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地询问着春耕的情况。   “三个月前的一天走了20多公里拉伤了腿,等春耕都落实结束了我去看看就好了。”郭天峰告诉记者。 图为村民家的家庭牧场。 赵睿 摄   郭天峰这双腿在村里名气可不小,从2016年12月被海东市纪委派驻到村的那天起,郭天峰每天都步行10公里以上,全村137户的家门,他几乎天天都要路过,每到贫困户或留守老人的家,都要进去看看。   “郭书记是我们村里跑得最勤的人,我家住在村委会旁边,经常看他跑进跑出,50多岁的城里干部,比我们村里的小伙子还能走。”村民马进山说。   村党支部书记马哈尕介绍,郭天峰刚来村里时,他的车只跑了3万多公里,现在已经有11万多公里,那时候村里没有硬化路,到巴燕镇100多公里的路最少要走两个半小时,遇到雨雪天车轮打滑都到不了村里。   “现在好了,村民住上了新房,家家都通上了电,建起了服务中心,这些都是郭书记跑出来的。”马哈尕说。   “因为地处山顶,村中国经济观察网

染发膏依然是化妆品质量不合格“重灾区”。日前召开的全国化妆品抽检工作会议透露,2018年抽检产品主要以祛斑/美白类、染发类等产品为主。 数据显示,2018年化妆品监督抽检共抽取了7类产品。其中,抽检宣称祛斑/美白类产品3498批,面膜类产品3662批,防晒类产品2473批,宣称祛痘/抗粉刺类产品2191批,染发类产品1552批,烫发/脱毛类产品1485批,养发类产品604批。防晒类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3.8%,面膜类产品合格率为98.8%,祛痘/抗粉刺类产品合格率为99.7%,祛斑/美白类产品合格率为99.6%。 会议公布数据显示,染发类产品不合格率较高。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染发剂检验结果与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或标签标识的染发剂不符”。不过,大多数产品所用原料及用量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产品安全性风险较低,消费者不必恐慌。(全媒体记者涂端玉)中国经济观察网

包装上画了红枣,检测却完全没有……市场监管部门近期抽检发现,市面22批次产品不符合要求,不合格比例达20%。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不合格产品绝大部分为不知名中小企业“出品”,因此建议消费者喝酸奶、饮料尽量挑选“大厂”产品。 据市场监管部门披露,山东伊怡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红枣乳味饮品被认定为“包装上带有大红枣图片,产品中没有添加大红枣配料,仅添加了食用香料,不符合要求”、山东养力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智益星乳酸菌饮品被认定为“检测出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安赛蜜(乙酰磺胺酸钾),但配料表未按标准要求标示”;高唐县快乐娃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燕麦牛奶被认定为“包装标示‘富含膳食纤维’,但未标示其含量,不符合要求”;东营市参草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蒙古老酸奶被认定为“商品名称‘蒙古老酸奶’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标示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未使用同一字号,不符合要求”。(全媒体记者涂端玉)中国经济观察网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医保局获悉,因为现行文件将到期,新的白内障手术费用范围及标准正在对外征求意见。相关规定变化不大,不过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白内障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属于目录内的乙类药品和诊疗项目,参保病人按比例先自付的费用标准调整为零。征求意见时间截至5月14日。 广州市医保局为延续参保人员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对文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草拟了《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眼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费用范围及标准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医保参保人员因患白内障,在具备条件的广州市定点医疗机构行眼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统称“白内障手术”)所发生的门诊或住院医疗费用,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简称“统筹基金”)支付指定手术单病种范围。 参保人员进行白内障手术发生的人工晶体材料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最高限额标准为1800元/个。参保人员实际发生的人工晶体材料费用低于最高限额标准的,按实际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也就是说,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材料费最高以1800元/个的标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按相应住院比例报销。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医疗费用中属于药品目录、诊疗中国经济观察网

时间一天天过去,“救命药”硝酸甘油依然紧俏。据悉,市面不少药店仍处于断货中,有的店家甚至表示已经好几个月不见硝酸甘油踪影了,且对于何时有货一概不知。不仅仅是线下,线上部分有资质的医药电商平台也同样显示硝酸甘油本地缺货或是本品已售罄。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和心绞痛病人的急救常备药,价格便宜、见效神速,其被誉为心血管病患者当之无愧的“救命药”。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消费者反映,过去几元钱一瓶的硝酸甘油涨到了50多元一瓶,还到处买不到药,这是怎么回事?据悉,市面硝酸甘油涨价外加断供的直接因素是原材料硝酸严重短缺,由此导致了下游供应紧张。 有专家表示,包括硝酸甘油在内的廉价药物,因此前存在最高限价,药品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物美价廉”的老药却使得药企生产动力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药企开始退出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我国开始放开很大一部分药品的价格,由此硝酸甘油坐上了价格调整“过山车”,在供需关系、市场调节之下,其价格短期内一路飙升,但长远来看硝酸甘油将回归到正常供应和价格水平。(全媒体记者涂端玉)中国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