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7:15 点击:65441

在一次回答媒体提问时,南京晓庄学院一位吕姓负责人坦承了该校的资金困境:“江宁校区一期工程共耗资3.2亿,二期工程项目如果全部建成也将耗费3个亿。但是资金问题成为了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过,这位吕姓负责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接下来的谈话中,这位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表示:目前,我们正积极筹措资金,准备和外商进行联合开发,引进外资。但在我们看来,这位吕书记的“信心”看上去更像是一种侥幸。正如目前正在一窝蜂引进资金的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一样,所谓“引进外资”往往是一个行业陷入困境的一种委婉说法。毫无疑问,吕书记的所谓“引资”暗示的其实是同一种资金窘迫。可以告慰吕书记的是,南京晓庄学院并不孤单。在他们身边,还有一大批同样陷入困境的中国大学。在经历了几年近乎疯狂的扩张大跃进之后,中国有数量可观的大学已然深陷入不敷出、现金短缺的财务窘境。换言之,他们很可能已经走到了技术性破产的边缘。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大学普遍经历了一次异常狂热地扩招、扩建,其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几乎同时出现在中国的股票热、房地产热。从表面上看,中国大学热似乎是顺应了中国社会不断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但究其本质,这不过是一场由政府主导、强势利益集高职单招

美国政府拨款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公立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一半以上依赖政府的财政性拨款。近几年来,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中,政府拨款仍然占据主体地位,约占55%。仅科研费一项,美国政府每年拨款即达100亿美元以上,占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的60%。政府采用合同拨款方式,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需要拟定课题,由各高等院校自行申报,然后政府再与相关学科研究水平最高、条件最好者签订科研合同,从而促使各校为获得科研经费而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随着世界各国到美国留学人数的剧增,招收外国留学生也成为美国高等学校缓解办学经费紧缺的一个重要举措。如宾州的拉塞尔大学尽管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大学,校长却明确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内,要使外国留学生的人数从目前的2%提高到10%。据统计,过去20年里美国高等学校中的外国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留学生人数的剧增,为美国高等学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美国商务部在统计资料中,将美国高等学校招收外国学生到美国留学列为第五大出口行业,其地位排在货物运输之后,银行之前。外国留学生的到来,不仅交纳高额的学费,而且要交房租、伙食费,另外还有不菲的日用品、娱乐开支。近高职单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调整增长,我们国家许多需要的社会部门牺牲了自身应有的发展,现在我看来,这种牺牲的公价是巨大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教育部门。无论我们如何高度评价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一个不能掩盖的事实是这并不能代表它已经取得应有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步伐相比,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的,教育并未被真正地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来。一、教育的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地发挥功能,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由于社会是由各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只有当它的各个子系统都能实现良性运行又能互相协调时,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子系统,必然会在和谐社会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系统本身是否能够良性运行,是否能够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实现快慢甚至实现与否。那么教育这个系统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运行对其他社会子系统发挥作用的呢?这主要体现在教育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上:1.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培养现代化国民社会化是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在传统社会,只有少部分人在人生高职单招

目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普遍存在程式化、制度化。对教师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如何使一所高等院校的教师能在一个很好的氛围下工作,这就要从管理方法上入手,提倡人性化教学管理。一、人性化教学管理概念及趋势 所谓人性化教学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教师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学院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等等。从西方管理理念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的发展可一分为两个阶段,即科学管理阶段和人性化管理阶段。科学管理基础是“经济人”思想。基于这种“经济人”假设,美国管理学家泰罗认为,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强迫、控制等手段来防止偷懒、激励勤勉。科学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机械化、程序化、标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存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管理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针对这些变化,一些学者提出社会的问题放到管理的首要位置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高职单招

鉴于石油市场空前的能源恐慌,国家智库早些时候提出石油战略储备,中航油试水石油期货后铩羽而归,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被美国国会给堵住;中石油10月26日宣布,在获得加拿大法院不带任何“条件”的最终裁决后收购PK时期,预测西得克萨斯原油最高价格可能达到每桶105美元。摩根士丹利谢国忠一篇《石油恐慌》的报告中说,随着全球经济成长放缓,替代能源比重上升和金融交易商感觉油价已触顶,原油市场可能迅速走向崩溃。像高盛、大摩竟做出了南辕北辙的判断,大牛市还是崩盘?连IEA也惊惶失措起来,忙不迭地发出警告:目前石油价位,不要说是高出50美元,就是高出每桶40美元,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将有衰退之险。有证据表明:超过8万亿美元游资注入对冲基金,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非商业多头持仓,有专家称:这么强大游资超过万亿美元。一年来,“石油股”预计到年底可以突破每桶80美元。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这一趋势。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朱光耀近期指出,国际市场的高油价,绝不是石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大量的信息表明,是对冲基金在油价上推波助澜,中国目前非常警惕这一问题。能源恐慌是现实的,但问题还会持续多久?一分一秒,企业和消费者都在关心。普遍的预测是,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9%,略低于20高职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