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23:05 点击:512343

朱大可:人类所捍卫的人文主义,可能被机器彻底终结编者按:在文化、艺术形式多彩纷呈的今天,文化的走向、艺术的普及、文明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聚焦,艺术的复兴与文化的未来成为值得探讨与关注的话题,在如今这个历史节点回看和展望,中国文化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模样,又将如何走向世界?3月30日下午,主题为《自古--文化的前世与今生》的“云论坛”下半场在中国油画院召开,论坛由云浩主持,云集思想界、艺术界、文化界顶级重磅嘉宾,追溯中华文明的源流与中国文化的流变,从文明的流变看世界的格局。以下为论坛嘉宾朱大可的发言摘录。朱大可我在这个地方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神话和全球化的话题。我先要讲一个很重要的美剧,叫《美国众神》,很少有人看,现在只有第一季,它现在就十来集。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两个神之间的战争,一个神代表着古代文明的奥丁神系为代表的北欧神系、爱尔兰神系、非洲神系、斯拉夫神系、古埃及神系、印度教神系,还有阿拉伯古神系,还有《圣经》里的希巴女王和耶稣,唯独没有中国神系,它代表了古老的神。然后与一些年轻的,现代文明创造的新神发生的激烈的冲突。这些新神主要有代表性的,一个是现代全球化新神,是穿着西装笔挺的全球化新神,公司总裁,代表股票、金融,是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王中:以现在的眼光指导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是无解的编者按:在文化、艺术形式多彩纷呈的今天,文化的走向、艺术的普及、文明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聚焦,艺术的复兴与文化的未来成为值得探讨与关注的话题,在如今这个历史节点回看和展望,中国文化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模样,又将如何走向世界?3月30日下午,主题为《自古--文化的前世与今生》的“云论坛”下半场在中国油画院召开,论坛由云浩主持,云集思想界、艺术界、文化界顶级重磅嘉宾,追溯中华文明的源流与中国文化的流变,从文明的流变看世界的格局。以下为论坛嘉宾王中的发言摘录。王中大家都知道,城市这个词在拉丁语里头和文化是一个词语,为什么在今天谈中国城市建设40年的事?其实是从1978年到2018年这40年,这个时间点的一个回望。这40年中国发生了,我把它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浩大的城市化进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或城市都没有发生过。给我们带来什么?让我看到我们的城市表情还有事可做,我们的城市还有没有余?我们的城市故事还够不够?我们应该注意到,至少我个人认为,从2015年,发生了一个转折,这个转折总共有几个依据,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转折,城市正在从规模转向质量,正在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人文,从围绕着经济为核心的转向着以文化为核心。如果我们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陈嘉映:古代政治思考的出发点,西方和中国不太一样编者按:在文化、艺术形式多彩纷呈的今天,文化的走向、艺术的普及、文明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聚焦,艺术的复兴与文化的未来成为值得探讨与关注的话题,在如今这个历史节点回看和展望,中国文化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模样,又将如何走向世界?3月30日下午,主题为《自古--文化的前世与今生》的“云论坛”下半场在中国油画院召开,论坛由云浩主持,云集思想界、艺术界、文化界顶级重磅嘉宾,追溯中华文明的源流与中国文化的流变,从文明的流变看世界的格局。以下为论坛嘉宾当代著名哲学家陈嘉映的发言摘录。陈嘉映我大致讲讲中西文化的一点差别,重点不在中西文化,重点在一点,因为中西文化太大了,但这个一点也够大的。我既不是学术的,也不是思想的,本来是想来听,我既然到这了我就把我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听,正好几为思想家在这也替我把一把。我当今的想法是这样,就是从最粗糙的时候,人类文化,这个文化我指的不是从走出非洲,我指的就是农耕以后的文化,两三千年文化,大概从作物的主要的角度的主要的变化,我觉得是一个平民化的过程。就是一开始,一个民族他可能崇尚的是神,或者地上的神,就像刚才丁方讲的这种神圣山水,我知道我跟丁方是老朋友了,他自己的绘画,他自己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梁鸿的舍得智慧:优秀的作品唯有关注内心、传达生活什么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击穿人性后对社会的深刻洞察,还是通过创作者张扬个性给世人留下的唯美瞬间?很多人写作偏向于反映社会问题,有时甚至为了博得关注刻意将作品“深刻化”;还有些作者一味地专注自身的感受,将自己与社会割裂开来、追求所谓的“个性”。在作家梁鸿看来,这两种观念都是有失偏颇的,她认为:“好的作品是通向各个方向的,没有题材的优劣高低之分,最重要的是关注内心最深远的东西、保持生活对你的撞击。”这是梁鸿的一家之言?还是她作为一名作家切身的创作体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梁鸿近日做客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讲述她在多年创作之路上的取舍之道。多年以来,梁鸿坚信创作来源于生活实感,坚持“靠直觉写作”,父亲的去世激发了她一直以来对乡土文学的研究愿望,正如她的作品《梁光正的光》就是以其父亲为原型创作的。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坚持农民形象是“去符号化”的,把农民“还原为人”,让笔下人物的一切行为都是值得人去思考的、有价值的。依循本心和直觉,不计较得失收获,这是梁鸿创作之路上的舍得之道。尽管这样的创作思路并不主流,但这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齐泽克评“脸书泄密门”:我们要幸福地被操控吗?不仅是我们被控制和操纵,而且是“幸福”的人们隐秘而虚伪地要求以“为他们好”的名义被操纵。真相和幸福不能共存。真相是疼痛的;它带来不稳定;它破坏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平稳流动。选择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想要被幸福地操纵,还是让自己暴露在真正的创造力的风险中?齐泽克新的“认知-军事联合体”如果有一个人物脱颖而出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那就是克里斯托弗·威利(Christopher Wylie),他是一个加拿大素食主义同性恋,在24岁的时候想到了成立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主意,这家数据分析公司声称在英国脱欧公投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后来威利在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中成为数字运作的关键人物,制造了史蒂夫·班农的心理战工具。威利的方案是打入脸书(Facebook),获取了美国数百万人的脸书个人资料,利用他们的私人信息和人际信息创建复杂的心理和政治档案,然后针对他们特定的心理构成,设计并投放政治广告。在某一时刻,威利真的被吓坏了:“这太疯狂了。这个公司创建了2.3亿美国人的心理档案。现在他们想和五角大楼合作?这就像磕了药的尼克松。”(It’s like Nixon on steroids,译注:此处引用的是2018年3月18日威利接受英国《卫报》采访的话,硕士论文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