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重阳薛世恒 重温朱旭:有酒何必宿醉 信己最知分寸


更新日期:2018-10-18 08:14:43来源:网络点击:300187

离世一月、故人齐聚,适逢重阳日,众多舞台内外的挚友、后辈共话朱旭,不急不缓、娓娓道来,艺术人生、心性境界,“老爷子”的闲适散淡拂悲痛、暖人心。

66年人艺生涯,从第一出小戏登台到《甲子园》收官,演了47出戏的朱旭并非都是大主角,其中有三出戏他的名字甚至在演员表的最后一位。话剧《哗变》、电影《变脸》成就表演典范,演戏高端、做人低调更为后世垂范。《末代皇帝》的导演周寰用一个细节描绘了老爷子一辈子的宠辱不惊,“弥留时听到重孙的歌声,他的手在被子里还打着节拍。”

孙女朱维婕更是用爷爷朱旭重复了一辈子的话表达家人的谢意,“没有北京人艺,就没有演员朱旭”,“这个排练场有爷爷的青春与而立,有他的古稀与耄耋。”

从未喝醉,只因懂分寸

曾在最后时刻一起去探望过朱旭的老艺术家吕中和金昭,这些年目睹了太多剧院的老大哥老大姐带着学问和才华走了。吕中说,“朱旭让我明白我们这个工作是研究人、琢磨人的。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旧是乐观、坦然、平静,他虽明白自己已经走到人生的最后一站了,但当家人给他按摩腿时,他依然选择笑对,这正是他独特的幽默所在,足见一辈子演人物的他对人已经彻底明白了。”

朱旭对剧院的感恩最让金昭敬佩,“他从不以为是自己的才华给剧院添彩,走到哪里都感恩剧院。那些年,剧院引导我们学历史、学哲学,开名著书单给我们,要求我们一周看一个剧本,朱旭的才华和学问不是凭空来的,皆得益于此。”生活中,朱旭被称作“大爷”,“这不是因为他脾气大,而是一种尊敬。他是一个聪明人,从不随波逐流。这么多年,没有人看过朱旭喝醉过,这不是因为他酒量大,而是他懂得分寸。生病中,他从不问大夫自己得的什么病,他对生老病死有清醒的认识,让自己活得有尊严,死得也有尊严。”

不见朱旭,日本旅行团不成行

作为晚辈,濮存昕认为“朱旭老师的一生很精彩,一生完美,我们如同观众般给他喝彩”。

当年《屠夫》最后一轮演出时,濮存昕有预感以后难再上演了,他赶紧给何冰打了电话,让他赶回来看,在他看来,“今天具有典范意义的表演不多了,朱旭老师的生命结束了,但精神轮回了。”

“我父亲说,老爷子松快,我父亲有一枚名章:难得从容。他认为自己一生没有做到,但朱旭老师做到了。他一生本分,在为我们排演《茶馆》做辅导时,我们才知道,他是王利发的备份,一辈子没捞着上场,就是演卖‘耳挖勺’的老头了,但就是这样的本分才带来一辈子的松快。今天又看到雪茹阿姨的那本书,那么的妥帖自在,这行里就是这点事,但他却做得了不得。他出名很晚,文革前几乎没演过什么主角,我小时候记得他就是在剧中摔瓶子,那时是为瓶子可惜,后来就是《悭吝人》,记得他演佣人总是用礼帽捂着身上的油渍。但文革后却如飞流直下砰然而出,是人艺舞台上的祖师爷,更是国际电影界的大名人。我就曾经接到过旅游局的电话,说日本旅游团要见他,能够安排见面才成行,足见《大地之子》这个电视剧在日本有多火。他是大明星,但更喜欢家庭生活和家庭氛围,他喜欢年轻人,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在哪个剧组,就会有二三十口人堵家里吃饭,无论春饼还是火锅。去世前6天我们去看他,谁听得懂他说话他就竖大拇哥。”

“艺术是以回味定输赢的”

当年张和平院长为请几位艺术前辈出山演《甲子园》摆的火锅宴后被大家戏称为“鸿门宴”,作为编剧的何冀平至今记得那一次朱旭老师说,“我得去,想看看他们给我一个什么角色。”后来没想到,朱旭老师真的来了。

“记得第一天进排练厅,他坐在角落里,之前我没有跟他单独说过话,心里一直打鼓,毕竟这个剧本的创作有些仓促,这个角色不像他演过的那些中外大角色。但是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朱旭老师说‘我喜欢这个人物,像是给我写的’。我如释重负,但也知道这是他在鼓励和安慰我。后来为了这个角色,他研究《易经》,找风水先生聊天,他还自己设计了服装。本来我希望他挎一个蔡澜的那种佛教挎包,但后来他自己设计挎了一个印花布的挎包,更符合那个人物,毕竟这个半仙儿不是蔡澜,是一个心中有向往、肚里有心事的老人。而他将这个人物轻松、含蓄、准确地展现了出来。角色有句台词‘幼稚’。朱旭老师说出这两个字,不带讥讽,说出了很丰富的情感,这样的人走了,就再没有第二个了,他的功力和分寸足以让人记一辈子。艺术是以回味定输赢的,他有太多造诣让我回味,都说艺术是真善美,真是真诚,善是善良的本色,美是美好,真善美是一个三角,各自是一个顶点,三边的结合构成了朱旭老师。”

“别信那个邪,就信你自个儿”

在何冰看来,“对于朱旭老师这样的人,除了景仰还能说什么呢。”“他走的这些天,会不经意来到我脑子里。我们没有资格评论他的艺术成就,因为不在一个层面上。虽然我和朱旭老师只合作过两次,但是我会把他的话、他的至理名言慢慢说给后辈,留在这座大楼里。比如‘抽的就是尼古丁,你滤了它干吗!’‘不要给喝酒的人挡道儿’……虽然外表温和,但他骨子里是硬气的人。我和濮哥赶上过朱旭老师戒烟,那是在拍《洗澡》时。那阵朱旭老师咳嗽,制片主任带他去协和看病,他在门口抽了半根没把儿的‘翡翠’后,听了大夫的一番话,出来后,他把剩下的‘翡翠’扔到了垃圾桶。后来剧组给他备了花生米、二锅头,但都没用上,那段时间他就像此前没抽过烟一样,足见内心的硬朗。”

“2003年排《北街南院》,那次的创作特殊,我们已经没有义务再去展现表演,更大的任务是传递社会的正能量。但朱旭老师是不会撒手的,是不会放弃舞台魅力的,后来是那个戏舞台上非常灿烂,每个人都拿个人来代换了人物。朱旭老师正是发现了自己,并能把自己带到舞台上的艺术家。直到现在,我们的舞台上那种虚张声势的表演依然存在,在那个‘我是演话剧的’的年代,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演员出现?在《北街南院》中他为角色设计了一句台词:别信那个邪,就信你自个儿。这正是他自己的词,一生坚信这个话。”

“每每得到前辈鼓励都觉温暖”

小时候看了《变脸》觉得朱旭老师长得很像自己的爷爷,人艺小字辈王雷后来在排《屠夫》时居然就和这个“爷爷”同台了。“中午吃完饭后,朱旭老师总是拿小本遛着自己的台词,一遍又一遍。那个戏我在台上站大兵,看了朱旭老师演的好几十场戏,获益太多。后来又演了《生·活》,我演他的小儿子,其实在学校时我还模仿过朱旭老师在《哗变》中的表演,之后有机会演《哗变》,他手把手教我,告诉我不能光卖嗓子,他给我说戏的细节我今天都记得很清楚。这些年,我会让朱旭老师的儿子小龙老师拍照片发给我看看朱旭老师在做什么。有一天,小龙老师发给我一张照片,朱旭老师正在家看我演的《平凡的世界》,并鼓励我有很大的进步。其实我们这代演员相差甚远,每每得到他们的鼓励都觉内心温暖,以后唯有加油好好干,别给朱旭老师丢人。”


相关:

感谢微信感谢微信。阔别近30年的同学终于重聚同学群。当年还略显稚气的学生。现已两鬓冒出白发。步入大衍之年。同学圈里有闻名遐迩的科学家。有叱咤风云的将军。有搏杀商场的企业家。有旅居海外的学者。有教师。有医生。有..

在别人背后说坏话的,要么是坏人,要么是精明过了头在别人背后说坏话的。要么是坏人。要么是精明过了头。而当着别人面说坏话的。要么是朋友。要么是二货。交朋友。宁可交二货。也别交聪明人。因为聪明人随时有可能把你卖了。可二货呢。就算你把他卖了。还会替你数钱..

上一篇: 《秋裤和擀面杖》:触碰身边的悲凉
下一篇: 奔驰GLC长轴距版正式上市 售42.98-57.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