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变革交通工具有哪些 小微金融服务模式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更新日期:2018-09-29 04:54:13来源:网络点击:1198886

  多个金融机构的分行、支行负责人告知,从总行层面看,比较期待通过金融科技变革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也投入了相当大量的人财物,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和金融制度创新,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距真正解决问题还有距离。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既新又老的话题。

  一直以来,政府和市场都在想方设法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笔者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从2012年4月到2018年8月之间,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多达15个,平均每年超过2个。

  在笔者近些年的多次调研中,社会各界有一个普遍共识,即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后发现,仅仅依靠政策推动效果不明显,需要发挥技术在融资环节中的作用,来解决商业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中遇到的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

  除了银行之外,政府也开始尝试利用技术创新来搭建一些服务平台,利用政务平台功能,引入诸多职能部门特别是金融监管部门的资源,破除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银行不断创新,让小微企业不断完善管理。

GDP增长以及贡献超过50%的税收。

  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一直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来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在立法保障、行政引导、监管扶持、金融机构创新以及社会道义号召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发动,从实际成效来看也确实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是,囿于金融机构商业性的本质特征,囿于小微金融商业性与普惠性天然的冲突,囿于小微金融发展的技术基础的落后性,小微金融发展的调控机制也主要是以法律、行政、税收等手段进行调控,其效果与预期还有距离。

  按银行人士的说法,对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是大中型企业的5-8倍,并且,因为贷款利率低、风险高,授信的主观能动性低,在现行利率机制下,商业银行支持小微贷款越多,“不赚钱”的可能性就越大。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闫海峰教授的研究,当银行规模越来越大时,其小微企业贷款比重呈现相对下降。

  多重因素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将发展小微金融放在与其他大中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同等地位或优先地位。

  近几年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增加,但在银行信贷资产中比重并没有大幅度提升,其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与获得的融资规模严重不对称。

  另一方面,在笔者调研的多个地方,总体上现行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从银行获得借款,这占到这些企业流动资金的80%以上,小微企业融资又极度依赖于银行。

(责任编辑:DF392)


相关:

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促成我国货物贸易差额格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28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未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将逐步上移,有助于推动对外..

中西部矿机无人问津 比特大陆赴港上市隐忧 在几番争夺之后,国内矿机霸主比特大陆在9月26日晚间终于也发布了招股说明书,而这也是继嘉楠耘智之后,第二家在港股发布招股说明书的加密数字货币挖矿机构。  在..

上一篇: 宽松诱惑下的民企沉浮录:从高杠杆到瘦身自救
下一篇: 无协议脱欧:NHS难以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