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组词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30 20:54 点击:958545

  科创板运行已经三周,诞生了8只百元股,分别是柏楚电子、安集科技、心脉医疗、乐鑫科技、晶晨股份、沃尔德、南微医学和方邦股份。其中,柏楚电子在上市首日便成为了科创板“一哥”。   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出现多只百元股在意料之中。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科创板的信心。未来,科创板有望出现更多的百元股。   综观整个A股市场,截止到8月9日收盘,共有25只百元股(股价未复权情况下),其中,科创板8只,主板7只,创业板6只,中小板4只。其中,贵州茅台位居第一,股价为962.03元;长春高新位居第二,股价为344.15元;卓胜微位居第三,股价为253.01元。   科创板“一哥”柏楚电子位居第四,股价为242.51元。   柏楚电子主营业务为激光切割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净利润1.39亿元。   “科创板成为百元股‘集中营’,27只个股中有8只,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而发行规模、总股本较小,是价格较高的一个主要因素。”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科创板公司大多数是“大行业拱组词

  时隔两年半,融资融券标的又一次迎来大扩容。8月9日收盘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修订出台了《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同时指导交易所进一步扩大两融标的范围,对两融交易机制作出了较大程度优化。其中,将两融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据统计,截至8月9日收盘,沪深两市总市值约为55.49万亿元,这1600只两融标的股票对应市值约为44.39万亿元。   随后,沪深交易所均发布了新修改后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并公布了扩容后的标的股,新规将于8月19日正式实施。   历年来扩容力度最大一次   这是两融历史上第6次正式大扩容,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第一次是在2011年12月5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数量正式从90只扩容到285只,并引入7只ETF基金。   第二次是在2013年1月31日,当日两融标的由之前的278只扩充至500只,并首次将6只创业板个股纳入两融标的。   第三次是在2013年9月16日。两融标的股由原有的494只增加至700只。那一次大扩容后,沪深市场两融标的个股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分别达87%和59%。   第四次是在2014年9月22日,新拱组词

  过去一周,沪指下跌3.25%,一度走出了“单针探底”的行情。最新收盘点位低于2800点,周跌幅创近13周以来新高。   跟随低迷的行情,当周机构调研热情也持续消减,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8月5日-8月11日,仅18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环比连续下滑,较前一周减少12家。   机械设备最受青睐   统计显示,被机构调研的这18家公司中,属于中小板的有8家,属于主板的有4家,创业板的6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过去一周最受机构青睐的是机械设备行业;食品饮料、计算机、电子、传媒等行业也较为受捧。   这家公司被135家机构看中   具体到公司而言,中顺洁柔(002511.SZ)最受青睐,共获135家机构调研。   在被问到“公司如何保证业绩增长”时,公司称,首先,在产品更新换代上,其研发团队会不断推出新品提升毛利率的企业;其次,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公司开发不同系列的产品,对应的消费人群和粉丝;再者,自2015年引入优质的营销团队,公司渠道加速下沉,产品覆盖率提高,经销商数量逐步提升。   另外,公司明确表示,虽然随着消费趋势的升级,卫生巾的价格有所上升,但卫生巾产品的消拱组词

  优化监管服务又有新动向,记者获悉,面对上市公司数量的稳步增长,为统筹好监管效率与监管质量之间的关系,深交所深入探索推进分类监管,区分情况、突出重点、精准监管,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资料显示,深交所自2001年起开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开始了分类监管的初步探索。通过多年的监管实践,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深交所已建立了一套基于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以精准识别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分类监管评价体系。  据了解,该分类监管评价体系具体涵盖40余项财务和非财务风险指标,结合日常监管经验下,按监管关注度将上市公司分为正常、关注、重点关注、重点监管四类。  将上市公司监管分成四类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做好上市公司监管的首要目标。  面对上市公司数量的稳步增长,如何统筹好监管效率与监管质量之间的关系,提高监管资源配置有效性,促进上市公司提升规范运作水平,给交易所一线监管提出了挑战。  面对挑战,深交所从多层次市场实际出发,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深入探索推进分类监管,区分情况、突出重点、精准监管,持续拱组词

  科创板开市已有三周,27家科创板企业亮相市场。在企业平稳上市之后,券商研报颇有后劲不足的势头,关注度有所降低。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在7月22日首批科创板企业上市之后,证券公司推出的深度研究报告数量寥寥无几,与此前大量的新股研究报告、询价报告、行业系列报告相比,可谓“门庭冷落”。且从研报内容来看,风险提示部分内容明显有待加强。   开市后研报数量寥寥   作为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各家券商研究所自首批9家科创板企业上市申请获受理之时,即开始了对科创板企业的“360度无死角”挖掘。  从各家券商推出科创板研报情况来看,自4月以来,兴业证券推出了科创板巡礼系列报告,公开的深度报告近20份。光大证券发布了多家科创板企业的新股纵览报告,覆盖的公司较全。中信建投证券则多次推出“一文看懂科创板XX家企业”、“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透视”等综述性报告,对科创板从无到有的海量信息进行全面梳理。  目前来看,在相关行业研究报告和新股研究报告中,科创板企业覆盖较全。但在新股上市后,对个股进行评级并进行价格预测的正式研究报告数量并不算多。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拱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