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移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7 04:25 点击:957089

南方的夏天又潮又热,母亲做个艾灸祛湿,竟导致女儿哮喘发作入院?你还觉得夏天不容易发作哮喘吗?其实,如果太“不拘小节”,分分钟踩中“雷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岁以上成年哮喘患者多达4500万人。在很多“老哮喘”的体验中,夏天一般是病情比较缓解的季节。很多人觉得病情稳定不发作了,甚至会自行停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蔡绍曦教授提醒,南方的夏天潮湿闷热,容易滋生过敏原,对于哮喘病友来说,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安”,生活中有些细节不得不防,停药务必寻求医生指导。 南方地区哮喘发作 无明显季节性 蔡绍曦介绍,研究表明,哮喘跟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是比较强的。平常大部分哮喘患者主要发病在春季,尤其是在北方,春季的哮喘发作比例会更高一些,多数跟环境中的花粉、柳絮相关。而在四季常青的南方,这些外因就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南方地区环境温暖湿润,容易滋生真菌孢子、尘螨,像花粉过敏这样的诱发因素也是长年都有,这些都可能是致敏的原因。这些环境因素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而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中,大约20%会合并哮喘。换句话说,这些因素也是哮喘的诱发因素。 感冒更易 叠加外因诱发哮喘 蔡绍曦提醒广东 移动

天气炎热,洗手、洗澡变得频繁,皮肤屏障容易受到反复的刺激,一不小心,湿疹又再次发作了,瘙痒难受,苦不堪言。湿疹是皮肤科很常见的疾病,数据显示,我国湿疹的患病率约为7%,85%的湿疹患者好了之后会复发,反复遭受折磨。如何避免湿疹反复发作?敏感体质人士平日如何注意护肤?近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邀请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胡云峰医生授课,为我们打造夏日湿疹防治攻略。 案例:随意用药膏,双手破损严重 何女士(化名)今年31岁,有十多年的湿疹患病史,平日辗转去看不同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家里开有一堆的药膏。这个夏日,她的双手又长满了水泡状的丘疹,晚上不断搔抓,双手抓出血来,十分难受。因为是老患者,久病成医,于是她搬出家里的小药箱,取出一支皮肤药膏涂抹,涂抹两三日后,双手症状更严重了,一碰水就痛,迫不得已前往医院就诊。 胡云峰介绍,何女士的做法是临床患者中比较常见的错误处理。由于湿疹患者病情时常反复发作,因此家里常置备一些药膏,有的药膏在之前患病时使用有效,于是患者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下次复发可以直接使用,殊不知把自己陷入病情加重的境地。 胡云峰解释,湿疹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广东 移动

34岁的陈先生突然反复高烧,辗转多家医院仍未能控制病情。日前,陈先生来到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患病原因与手上的伤口有关。 据介绍,半个月前,在白云区做厨师的陈先生突然莫名其妙地发烧了。一向体格健硕的他以为就是普通的发烧,“只是感觉头很重,昏昏沉沉的,所以就没当回事。”陈先生说。4天后,陈先生再次发热,考虑到反复发热,便到附近的社区医院输液。 在输液过程中,陈先生突然全身冒冷汗、烦躁不安、胡言乱语、意识逐渐模糊。更严重的是,在往上级医院转诊的途中,陈先生突然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持续了约3分钟才逐渐好转。经治疗后,部分症状虽有所缓解,但陈先生烦躁不安的症状仍没有改善。为寻求进一步治疗,陈先生辗转到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该院神经内二科主任钟水生接诊后,结合相关影像检查,发现患者的脑膜刺激征为阳性,结合相关病史,初步诊断为脑膜炎。引起医生注意的是,患者右手的拇指上有一小块约1厘米长的伤口。钟水生立刻为患者做了腰椎穿刺检查。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澄清的,但从这个患者体内抽出来的脑脊液却是浑浊的,这是典型的化脓性改变。”钟水生说,脑脊液涂片培育结果可见革兰染色球菌。广东 移动

市场价169元一箱的进口品牌矿泉水,99元能买2箱;进口的东南亚产白咖啡30元3盒;来自欧洲的面包干价格9.9元一箱……周末的傍晚,位于北京西单商业街的一家进口食品店里很是热闹。同样是进口食品,因为保质期限临近,商品会以明显更低的价格出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从线下不断生长的门店到线上陆续兴起的平台,近两年来,临期食品成了一些商家看中的“财路”,有的商家甚至直接让剩余的保质期限成为商品价值的折算依据。(8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而是保质期限临近,商家为了避免临期食品变成过期食品,通过低价促销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临期食品也较为划算。对于商家来说,临期食品本是行业难题,这些曾经积压、难处理的临期食品,甚至可能还未出售就变成了滞销品,这就会造成大量浪费,也让商家利益受损。通过对临期食品打折出售,是在盘活闲置资源,让浪费变成价值,最终让消费者与商家实现“共赢”,而消费者与商家的“你情我愿”,正是促进临期食品做成热门生意并做大做久的动力所在。而临期食品变成“大生意”,也是商品市场渐趋成熟的一种表现,是市场在发挥“自我调节能力”。 有业内人士称: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突破广东 移动

夏天很多人都常买冬瓜吃,因为清热解暑水分多,煲汤焖炒都可以。但,你真的会挑冬瓜吗?别急,来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郑艳华学一学吧。 据郑艳华介绍,冬瓜,不是因为生在冬天叫冬瓜,而是冬瓜在成熟的时候,表面会生出一层白霜,就像冬霜一样,故名冬瓜。孙思邈说冬瓜“须被霜食之乃佳”,出霜的冬瓜成熟,煮食味道佳。 市面上有青皮和白皮等不同品种的冬瓜,一般白皮冬瓜由于颜色浅,成熟后挂霜更为明显,但不是说青皮就不如白皮的好。除了看外皮,在购买切块的冬瓜时,还可以留意瓜肉,肉质坚实的冬瓜较好,肉质较软、较疏松的有可能是放久了水分有所流失。看完皮和肉,再把冬瓜托在手里掂一掂,目测同样大小的分量,重的那一份自然水分足些,如果肉厚瓤少,便是好冬瓜;而分量轻、肉质疏松、水分明显不足、瓜瓤又比较多的,则次些。 “冬瓜虽好但偏凉,宜炖烂煮熟了吃,不宜生冷而食,容易引起腹泻。”郑艳华从中医的角度介绍说,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热、利水、消肿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提到“冬瓜甘平,清热,养胃生津,涤秽除烦,消痈行水。治胀满、泻痢、霍乱,解鱼酒等毒”。 “冬瓜瓤我们平时一般都扔掉的,但其实可用瓜瓤来洗广东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