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儆效尤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9 17:36 点击:92012

周五,荷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0.001%,创历史新低。   什么是国债?简而言之,就是国家跟你借的债!有一话叫做“国家跟你借钱,还怕还不上吗?”事实证明,有太多国家跟民众借钱还不上!所以,这个号称最安全的投资途径,到底还有多安全?  周五,荷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0.001%,创历史新低;自英国6月23日公投决定退欧以来,荷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累计下跌逾30个基点。目前,“负利率俱乐部”成员包括瑞士、日本、德国、丹麦和荷兰。   全球国债收益率不断刷新低点,市场担心,当真正的压力时期来临时,需要购买国债的投资者反而难以买到。此外,连央行自己也很难购得需要的债券。  金融危机以来,高品质债券的可购性一直在降低。美联储启动首个购债项目之后,英国、日本和欧洲央行紧随其后。而近来的央行购债狂潮已经令其他国债买家成交的机会大幅降低,而且,当投资者寻求避险时,国债竞购战更为激烈。  Quartz7月8日引用花旗的分析说,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的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位于负区间。据花旗估算,负收益国债总市值已超过7万亿美元。此前惠誉的数据显示,收益率跌至负区间的主权债券大约有11.7万亿美元。  英国脱欧公投带来的剧烈市场震荡无疑加以儆效尤

中国企业过去注重“关系”观念,一切生意都是在一个“关系圈子”中进行,这也是“物理世界”受时空限制固有的思维。   华夏时报:据说您最近对“全球供应链”进行研究和实践,请问是什么缘由促使您产生这个兴趣?这能解决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哪些痛点?  陈晓峰:任何事情都有个“缘起”。“全球供应链”的研究与实践需要从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缘起”。中国过去几十年属于“高增长、高成本” 的发展,因为“高增长”而掩盖了“高成本”,这就是所谓的“一俊遮百丑”。但是,面对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漫长的“低增长”期局面,如果中国不改变,将无可避免地陷入“低增长、高成本”的陷阱之中。因此,“降低成本”将是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真正“痛点需求”,也唯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最终出路,才能够最终参与全球国际竞争。   但是,这又如何实现呢?显然,这是“销售”(无论是线上电商营销模式还是线下渠道营销模式)所不能够解决的,因为销售无法真正降低成本,以销售带动的规模增长,并不能够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为什么“销售越多、困难越多”的原因。如此,就需要从“全球供应链”角度来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这应该就是“缘起”,其目的是以儆效尤

【上半年完成全年70%销量 茅台“飞天”谁托底】“上300了。”7月6日,茅台股价首次冲破300元大关。近日,英国脱欧等多重金融事件频繁爆发,稳健个股们和黄金股都成为了股民们想要傍上的大树。事实也证明,贵州茅台(600519.SH)做到了。(华夏时报) 以儆效尤

经历英国脱欧公投的风暴后,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原以为进入7月后,大宗商品市场能走出一波小牛市。然而,近期的商品市场却出现巨幅波动,大宗商品期货近期价格的暴涨暴跌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经历英国脱欧公投的风暴后,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原以为进入7月后,大宗商品市场能走出一波小牛市。然而,近期的商品市场却出现巨幅波动,大宗商品期货近期价格的暴涨暴跌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部分品种一夜由热转冷,特别是油脂板块,进入7月以来,伴随着豆油期货的强势爆发,吸引资金的追涨,并于7月5日创出6658元/吨的新高后,夜盘豆油和棕榈油期货开盘便出现断崖式暴跌,这着实给此前过热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7月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油期货主力y1609合约,最高6060元,最低5926元,结算价6184元。   大宗商品明显表现出同涨同跌,且幅度偏大的状况,对此,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谢义钦表示,这也体现出市场的资金行为。因为从供需面来看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市场部分投机资金属于看图交易。因此,可以看出这波上涨谈不上供需引发的价格暴涨。  今年以来,部分股市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其交易习惯更看重经济数据和报告,因而一旦有新的宏观因素出现,市场会出现步以儆效尤

当民间资本对于两部委力推的PPP项目始终热情不高的时候,一直存在资产匹配压力的保险资金或将成为PPP领域的源头活水。   当民间资本对于两部委力推的PPP项目始终热情不高的时候,一直存在资产匹配压力的保险资金或将成为PPP领域的源头活水。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7月3日,保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这被外界解读为监管层开始大力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到规模高达十万亿的PPP项目投资中去。   “现在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项目面临资本困境,民间资本不感兴趣或者看不到获得收益的希望。尽管目前财政部和发改委储备的PPP项目超过8000个,但是真正落地的只有两成。保险资金会如何对待各地的PPP项目,在现阶段并不明朗。”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对记者表示。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到对险资投资PPP项目的看法,他表示,每一个可投资的项目都需要和地方政府接触考察谈判,并且进行投资回报方案设计,险资不会放弃可盈利的项目,但也不会盲目跟进。  “如今两年过去了,险资对PPP的热情还是比较低,不然监管层也不会在此刻专门发布上述《办法》来推动险资参与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