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禁画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8 08:02 点击:92025

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以来,重组效率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利用重组等概念抬升股价的“忽悠式重组”、假借重组等名义滥用停牌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以来,重组效率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利用重组等概念抬升股价的“忽悠式重组”、假借重组等名义滥用停牌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对此,上交所相关负责人7月8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交所已将并购重组预案等信息披露纳入事后重点监管的范畴,对“忽悠式”、“双高”(高估值、高承诺)类重组以及规避借壳类重组加大问询力度,累计对80余单重大资产重组进行信息披露监管问询,督促公司补充披露各类问题900余项,着力强化风险揭示。同时,也加大了并购重组违规的事后问责力度,集中处理了一批重组信披违规及与之有关的滥用停牌行为。   他同时介绍,上半年,上交所共处理此类违规行为15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筹划重大事项随意性大,相关责任人未勤勉尽责,导致公司股票长期停牌,如林海股份、西部资源、星湖科技;二是重组预案披露存在重大遗漏、重组风险揭示不充分,如亚星化学、上海三毛。在责任追究方面,还严格落实中介机构责任,对未勤勉尽责的财务顾问主办人进行了追责,共计处理6人次。  “刨世界十大禁画

7月8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中国证监会第五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并购重组委)于近期任期届满。日前,按规定程序,中国证监会聘任了第六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委员。本次换届属于例行换届,本次换届所聘任的35名委员均为兼职。   7月8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中国证监会第五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并购重组委)于近期任期届满。日前,按规定程序,中国证监会聘任了第六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委员。本次换届属于例行换届,本次换届所聘任的35名委员均为兼职。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介绍,根据《证券法》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聘任35人为中国证监会第六届并购重组委委员。第六届并购重组委全部为兼职委员,分别是:王传军、田正大、田轩、史博、任晓辉、刘乃生、江禹、阳琨、苏波、李惠琦、李燕玉、肖力、张文鑫、张京京、张树帆、张浩、陈军、陈瑛明、欧阳西、罗会远、周颖、胡华勇、姜诚君、姜翼凤、顾军锋、徐建军、徐萍、郭文、唐松华、梁晓燕、梁跃军、蒋骁、焦晓宁、黎军、冀洪涛。   张晓军表示,换届后,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并购重组委委员履职约世界十大禁画

7月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证监会获悉, 为了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夯实资本市场的法治基础,证监会专门设立了“资本市场法制课题研究计划”(以下简称“课题研究计划”),并于近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公开申报。申报时间为2016年7 月8 日至8 月20日。   7月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证监会获悉, 为了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夯实资本市场的法治基础,证监会专门设立了“资本市场法制课题研究计划”(以下简称“课题研究计划”),并于近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公开申报。申报时间为2016年7 月8 日至8 月20日。  课题研究计划以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以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目标,积极研究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开放过程中与监管执法有关的重大法律问题,为资本市场发展与监管工作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法律政策建议。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课题研究计划面向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国内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证券投资咨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等机构或单位,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2016年是课题研究计划启动的第一年。课题研究计划从资本世界十大禁画

《证券日报》记者7月8日获悉,本周,上交所共对6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进行调查,涉及证券42只次、证券账户180个次,共出具书面警示函130份,针对投资者实施盘中暂停账户交易14次,并上报证监会1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证券日报》记者7月8日获悉,本周,上交所共对6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进行调查,涉及证券42只次、证券账户180个次,共出具书面警示函130份,针对投资者实施盘中暂停账户交易14次,并上报证监会1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本周,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共发送日常监管函8份,其中监管问询类函件7份,监管工作类函件1份;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补充、更正类公告21份;针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采取监管关注措施3单。   同时,加大信息披露和股价异常的联动监管,针对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股价明显异常的,提请启动内幕交易、异常交易核查5单。 (责任编辑:DF309)世界十大禁画

为进一步加强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管理,提高质押券风险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国结算对《标准券折算率(值)管理办法》、《质押式回购资格准入标准及标准券折扣系数取值业务指引》两项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并于7月8日向市场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质押式回购业务风险管理,提高质押券风险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国结算对《标准券折算率(值)管理办法》、《质押式回购资格准入标准及标准券折扣系数取值业务指引》两项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并于7月8日向市场发布。  据中国结算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对《办法》、《指引》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优化了《办法》计算公式,以估值替代上期平均价,解决了部分债券市场价格形成不充分、不公允问题;二是优化了《指引》中信用债券折扣系数取值标准,根据质押券的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情况,将原本的四档分类细化为六档分类,进一步提高了对不同债券信用风险的区分度,并整体调低了信用债券的折扣系数取值水平;三是加强了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信用评级质量的监督,增加了根据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信用评级质量情况进行折扣系数、折算率调整的相关规定。 (责任编辑:DF309)世界十大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