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0l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2 12:29 点击:69974

“哥们式合伙,仇人式散伙。”多年以来,中国内地的民间合伙大多都是以悲剧落幕的。出于利益分配或者管理理念等不同因素,起初拧成一股绳的合伙者们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松动,有退出者在所难免,合伙者终究难以白头到老。不过,近日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中,艺术化地处理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既有合伙创业时的青春激昂、意气风发,也有上市冲突时的剑拔弩张、割袍断义,当然结尾时三人去美国打了侵权官司,做回了哥们,最终扬眉吐气。但艺术不能衬托出现实,剧本中的原型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最终分道扬镳。那么,中国式合伙为啥大多不欢而散呢?原因林林总总,但实际上这种民间的草根合作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其实很多合伙之路从一开始就走偏了,譬如拉哥们进来合伙、拉亲朋好友进来合伙、拉短期内能帮上忙的人进来合伙等等。虽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在创业的初期,花不起高薪来请人,只能够找到那些跟你一起愿意冒着创业风险的人一起“合伙”,但随着生意越发兴隆,匆忙入伙者的不适应性也就逐步表现了出来。更为关键的是,钱的分配常常是导致合伙散伙的“最后一根稻草”,商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教训俯拾即是,但热衷于合伙者仍前赴后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中有闲钱c200l

国家工商总局2008年2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意见》。在“四化”建设中,法治化建设是根本。推进法治化建设,核心是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法治化指标体系。一、构建工商工作法治化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构建法治化指标体系,是工商工作法治化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工商工作法治化从何处着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选好了切入点,就能为工商工作法治化建设开好头,激励广大工商行政公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取得社会的理解与人民群众对工商工作法治化的支持。笔者认为,工商工作法治化,应该从构建法治化指标体系人手。将构建全面的工商工作法治化指标体系作为工商工作法治化的突破口。第一,构建法治化指标体系,能够为工商工作法治化的建设提供考量标准。工商工作法治化指标体系本身,就是对工商工作法治化这一相对抽象事物的具体化。有了工商工作法治化指标体系,才能够将抽象的法治化建设具体化为对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要求和考量指标。第二,构建法治化指标体系,能够为工商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提供具体的指引,让广大工商执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依照指标体系的具体规定,作出正确合理的行为。第三,构建法治化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c200l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目的的产物,它服务于国家整体需要与长远规划,而国家发展战略和目的是在一个社会的不同时期随着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就要适时进行相应调整和转变。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赶超经济发展到经济主导下“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再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以创新与完善制度建设为载体,其转换是一个长期、复杂与适应的过程。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又快又好;又好又快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17-0003-03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赶超经济发展到经济主导下“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再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通过分析上述三种经济方式的形成背景、主要特征,旨在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顺序,并从中得出一些转变经济方式的经验与启示。新中国成立后,在外有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内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穷困面貌,此时人们从心里认为新制度应该比旧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要优越,而这种优越性的体现就是要创造出比旧制度、资本主c200l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努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工商工作要法治化,首先其内部行政行为要法治化,这样才能由内而外地推动工商整体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一、当前工商内部行政行为在法治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其所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不直接涉及相对人利益的有关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行为,一般可分为内部组织管理行为、公务员人事管理行为、财务管理行为、行政监察行为等。当前,正是工商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在狠抓外部行政行为法治化的同时,对内部行政行为法治化的问题却强调得不够,从而在行使内部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行使内部行政行为的法治化传统。由于外部行政行为直接涉及行政相对人利益,如果行使不当将直接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带来危害。因此,根据行政法学中的权力制约理论,国家为规范外部行政行为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相比而言针对内部行政行为的立法则较少。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传c200l

摘要:经济发展与贸易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有大量文献进行了阐述,而经济发展对贸易的效应问题长期以来较少受到关注。要素增长和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一国国际贸易量的变化,由此产生一国生产变动和消费变动的贸易效应,引起福利水平的变化。关键词:经济发展;要素增长;技术进步;贸易效应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17-0009-0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列宁都很重视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但从再生产过程看,交换也对生产发生反作用。列宁指出:“没有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这些论述包含国际贸易c2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