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宽带电话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3 08:02 点击:61565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ERP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物料需求规划MRP,到制造资源规划MRPII,再进一步发展到企业资源规划ERP,ERP已趋于成熟。在中国,随着企业竞争意识的加强,对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是,ERP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应用,对企业的管理而言,它更是一种管理意识、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接受这种变革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成败。对于中国的大型企业,很多经过重组并购上市等过程,企业内部基本已经经过了优化组合,同时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ERP过程中相对难度较小。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或没有经过变革的老企业,虽然有着同样的管理需求,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ERP系统不够了解,特别在一些早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很容易将ERP看作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延伸。由于在思想上缺乏对ERP的正确认识,企业的ERP实施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以下将通过对ERP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以期解决大家的认识误区,扫清ERP实施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一、ERP是一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ERP系统是企业资源和计算机资源的集成化系统,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一项管理创新工程,是一项新旧管理模式互相冲突长城宽带电话

摘要:废弃物处理和废弃资源回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实证分析表明,废弃物处理企业的发展对城市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中国城市废弃物处理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无序竞争、缺乏资金支持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要在健全法律体系、促进产业化进程、加大政策及科技支持力度等方面作出努力,以保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环境污染;资源瓶颈;城市就业;废弃物处理企业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07-0035-05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其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加之国企改革和“民工潮”现象的继续发展,城市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城市成为物质和能量的最大消费者,城市的发育需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以维系自身日常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运转与平衡。然而,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目前城市发育所需的物质能量远未达到“物尽其力”的水平,这正是产生各类城市环境问题的客观基础所在,其中以城市废弃物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一方面,城市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和能长城宽带电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和社会总体进入小康社会阶段,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广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足,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因此,党和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为今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呈现长城宽带电话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粗放型的耗能工业为基础工业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上。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利用的发展道路,而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当前的产业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总体上看,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了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前提下,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产业结构调整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产业的构成看,我国第三产业的数量不足,目前其增加值在GDP中仅占28%,远长城宽带电话

摘要:从消费率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区际消费差异的情况及原因可以发现,现在东部处于消费率基本稳定时期,中西部处于消费率下降时期。区际消费率差异是由于东中西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引起的,最终消费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不公。在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加大国民收入向居民分配的额度,可以有效提高东部居民消费率,维持住中西部居民消费率,从而缩小区际消费率差异,提高最终消费率。关键词:东中西部;最终消费率;差异;居民消费率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07-0024-04一、引言目前中国的消费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最终消费率不断走低,最终消费率在1981年为67.5%,2006年为49.9%,下降了17.6%,而世界平均消费率目前在70%以上。二是中国消费明显存在着区际差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就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将两者结合起来从消费率的角度来探讨区际消费差异的并不多见。本文希望通过从消费率的角度对区际消费差异的研究,找出导致区际消费差异与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并就缩小区际消费差异和提高消费率提出合理的建议。① 二、中国区际消费率的差异表现中国东中西部最终消费率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部近些年来最终消长城宽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