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利氏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9 03:51 点击:556104

原标题:“厉害了,我的侯工” “叮铃铃——”6月5日刚上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解放军第404医院信息科的安静。 “侯工,门诊收费系统登录不上去了,现在陆续有交费人员在排队,请您赶紧帮我们解决一下。”电话那头收费室的工作人员正急得束手无策。 随后,只听见“哒哒哒”的键盘敲打声。“好了,问题已解决,您现在登录看一下。”电话这头的文职网络工程师侯鹏沉稳耐心地说道。这就是侯鹏在科里的日常工作,即为医院各科室的计算机软件等提供技术支持。 2000年,侯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系。他怀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来到该院信息科工作,至今已有18个年头。他既是该院第一批非现役文职人员,也是该院第一位文职科室副主任,多次被各级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180厘米的瘦高个子,一副大框眼镜架在鼻梁上,一身白净的工作服,一个标准的“信息技术男”形象。侯鹏在工作中话不多,通常都是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和电脑屏幕里的一堆程序代码打交道。科室工作人员都认为,别看侯工话不多,其实是个热心肠。只要科室在计算机软件、信息化上有搞不定的问题,找他准能解决。于是,“厉害了,我的侯工!”就成了大家对他常态化贺利氏

原标题:大爱担当最美丽 编者按 听党指挥、令出行随。这次改革,改变的是规模结构、力量编成,检验的是政治觉悟、忠诚品格。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行动比态度更重要,担当比承诺更可贵。回望历史,改革总会与阵痛相伴,选择进退留转之时,亦是考验人的担当之时。面对改革阵痛,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部队文职人员感恩组织、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第211医院急诊科军医王立鹏—— 爱妻移防留俩孩 面对困难仍坚守 ■本报特约记者 汪学潮 通讯员 王志超 “改革有阵痛,坚守亦担当。”第211医院急诊科军医王立鹏就是这样一位在改革调整中坚守的文职人员。 “爸爸,今年六一儿童节,学校要组织文艺演出,您这次可不能像元旦演出那样,把我丢到舞台上自己跑回医院。”5月20日,王立鹏本想多陪陪11岁的女儿五月和2岁的儿子九宝,没想到这天急诊患者不断,很晚才回到家,心里对孩子充满了愧疚。 去年12月30日,女儿要在学校组织的元旦演出中表演葫芦丝独奏。妻子郑柳带着还在哺乳期的儿子在半年前随部队移防,王立鹏平日里不是出急诊就是参加野战医疗队训练,女儿提前2天跟爸爸约定参加演出。演出那天上午,王立鹏一贺利氏

原标题:李子洲:陕北共产党发起人 “我不怕死,我一个人牺牲了,还有更多的人活着,将来的社会必定是光明的,不要为我伤心掉泪。”这是烈士李子洲被捕后在狱中写信鼓舞妹妹李登岳的话。 李子洲,1892年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1917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入哲学系学习,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五四运动中,任北大学生会干事,被推举为五四游行大会主席团成员,积极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等革命活动。 1920年1月,为使全国了解陕西社会情形及黑暗状况,李子洲与旅京陕西学生创办了《秦钟》月刊。次年10月更名为《共进》。1922年10月又成立了陕西旅京青年进步组织共进社,他既是共进社的领导人,又是《共进》半月刊的撰稿人和发行人。 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李子洲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从北大毕业回陕,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榆林中学任教。1924年秋,李子洲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在他的指导下,绥师成立了学生会,组织了进步团体共进分社、陕北青年社,创办了进步刊物《陕北青年》,引导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1924年冬,李子洲等人在四师成立了陕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并帮助榆林贺利氏

原标题:日本发射侦察卫星“雷达6号” 据新华社东京6月12日电 (记者华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2日宣布,该机构和三菱重工业公司当天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了一枚H2A运载火箭,成功将侦察卫星“雷达6号”送入预定轨道。 “雷达6号”将替代正在超期服役的“雷达4号”,研制费用约为240亿日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在夜间和多云天气时也能获取图像数据,分辨地面上50厘米大小的物体,其运行由日本政府内阁卫星信息中心管理。 日本政府计划发展由10颗雷达卫星、光学卫星和中继卫星组成的侦察卫星网,现已有多颗在轨。贺利氏

原标题:我国自主研发的疏浚重器“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 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图为“天鲲号”在海上航行试验中(6月12日摄)。 新华社发贺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