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03:14 点击:409197

原标题:“联”出友谊 “演”出互信 伴随对外军事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发展中的人民海军自信走向深蓝,积极与世界各国海军开展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近年来,中国海军与外国海军联演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合作更加深入。 联演地域不断拓展,由近海走向远海。人民海军成立后首次与外国海军举行的非传统安全领域联合演习,是2003年10月22日与来访的巴基斯坦海军军舰在上海附近东海海域举行的代号为“海豚0310”的联合搜救演习。2007年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朴次茅斯港附近的大西洋海域与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进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演习,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大西洋海域与他国海军举行演习。十几年来,中国海军舰艇在亚丁湾、地中海、波罗的海、日本海、大西洋等海域与外国海军进行联演,航迹遍布除南极洲、北冰洋以外的六大洲和三大洋。 联演科目由简向繁,涵盖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领域。中国海军与外国海军联演的科目,从相对简单的编队通信和运动演练,逐步扩展到联合搜救、反海盗、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海上通道安全防卫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反潜、防空、反舰和登陆作战等传统安全将乐县

原标题:诗与思的结晶 何向阳的诗集《锦瑟》(中国青年出版社)读完了,觉得最值得一议的是传统的中国诗性智慧与当下的现代知性怎样相遇,怎样相携,怎样有益于今人的成长这个话题。 中国传统的诗性智慧怎样建构于中国新诗,其实是中国新诗创作中始终很有魅力的一个话题。读古诗是如此,读现代新诗、读何向阳的诗也是如此。比如,在读何向阳的诗时,我更关注诗中那些超然于具体时空之外,有着恒久价值意义的诗思和诗句。在何向阳的这本《锦瑟》中,处处都可以读到诗人极具诗性智慧的诗思,也常常可以遇上超越时空局限的诗句。 《锦瑟》这本诗集开篇的一首《刹那》,写的是诗人在刹那间心灵与世界的相遇。这种相遇犹如诗人心灵夜空的一次突然而至的闪电,光照之处皆为携带着聚变的静止和不可更改的真实,一如诗人在诗中所言:“神的背后/到处是移动的躯体/如此迅疾”。这种瞬间敞开的对世界的认知,在何向阳的这本诗集中比比皆是。在诗人笔下,“空旷的荒原之上/无家可归的/微尘”,是诗人对今日世界残缺凋零的大关爱与大悲悯;从诗人的“顺从与水/顺从它从高到低的/走势/它的谦卑”“它”的沉默、厚德、柔弱、淡泊;“它的潮汐节律”“它的吐纳秩序”和“宇宙的某将乐县

原标题:全校两院院士增至三十名 本报讯 记者王握文、通讯员柯明君报道:2017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日前公布,国防科技大学刘泽金、王振国两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该校在近5届两院院士增选中先后有7人当选,全校院士已增至30名,折射出该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人才战略工程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该校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针对国际战略科技人才和世界级领军人才数量规模较小、青年拔尖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先后实施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等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从2013年开始,每年遴选30名左右的培养对象,通过为期3年的个性化、开放式培养,着力造就一批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团队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重大人才计划人选。 与此相配套,该校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培养办法。对专业基础厚实、创新潜质好的培养对象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聘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师进行帮带,每年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前瞻性研究,积极支持其参加国家和军队重大项目攻关或重要基础研究,助推将乐县

原标题:亮剑蓝天,新时代里敢作为 “铃——”,11月中旬的一天,随着一道警戒巡逻任务指令突然下达,数分钟后,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空军特级飞行员王新峰驾战机划破长空,飞赴某海上空域,战鹰机翼下挂载的实弹泛出寒光。 这是王新峰的第59次战斗起飞。 地处东海前哨,常年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一年战斗起飞近300架次查证处置空情。作为空军战斗起飞最多的单位之一,该旅肩负的使命职责之重大,可想而知。 “新时代里,我们大有可为。”王新峰的话,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每次战斗起飞,我都做好了性命相搏的准备!” 这位曾10多次直面外军战机的飞行员,用枕戈待旦、勇敢无畏的精神状态,一次次迎接生死考验。 一次战斗起飞,王新峰对某国军队抵近侦察的大型侦察机多次进行语音警告,但对方倚仗侦察机重量形体远大于我机的优势,不予理睬。“这是在向中国空军挑衅!”王新峰果断操纵战机做出外逼动作,示意对方再不立即驶离将实施处置动作。见王新峰来势果断凶猛,外军飞行员调转机头,逃之夭夭。 1走进新时代,该有啥作为?该旅官兵认真而努力地书写着答卷。 连日来,修理厂三级军士长周良军带徒弟紧张投入到抢修飞机、制作拖车等工作中。在刚将乐县

原标题:回归“慢读” 近年来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全脑速读”,很是流行。据说一旦掌握了它,阅读效率非常惊人,可以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备“速读”能力,自然有助于提高读书效率。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读书毕竟不是急于求成的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点滴积累,需要不断巩固,一味地追求“速读”也是不可取的。 说起“速读”方法,我曾尝试着学习过。如果说是出于强烈的求知欲而去学它,好像也不尽然,只是因为自己“好买书不求尽读”,虽有藏书千余册,但十有七八都未曾好好读过,于是萌生愧意,期望用“速读”来自我安慰罢了。从原理上讲,所谓的“速读”,就是一方面通过训练眼球机能来放大注视点,争取一眼看到更多的文字,这样就能读得快;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右脑形象记忆功能,把文字当作图象储存在脑袋里,这样便于记得住。可惜的是,由于学得不到家,不能一目十行,更做不到过目不忘;不过,阅读速度还是有了较大提高,反正看小说、读报纸比以前快了许多。 几年来,我靠着这种“半生不熟”的“速读”方法,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有些理论性、专业性的书读起来可不同于看小说、读报纸,眼睛快了,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