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素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20:06 点击:39538

“卖地生财”的“经营城市”模式的隐患在最近一两年的宏观调控下已经次第出现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正在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项目,资金基本都来自卖地生财的“地财政”。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步步严厉,不仅给“发热”的楼市吹来了阵阵寒风,不少城市已经拉开架子撑起“大场面”的“新城区”建设之类的大型项目,如同每一个老百姓关心的房价一样,正在经受宏观调控政策严峻的考验。从“半壁江山”到“准备过紧日子”素有人间天堂之美称的杭州,正给这种依靠土地和房产支撑起来的所谓的“经营城市”的思路敲响了警钟。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内,包括杭州在内的不少城市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依赖度非常高。随着国家调控力度的加大,这个房地产业一度热闹火爆的城市2006年的房地产行业地税税收预计减收将达14.31亿元,下降达25.14%,“钱景”堪忧。西湖区是杭州近年来房地产开发较为集中的城区。在“调控”的声声警钟中,该区地方财政由早些年的好日子跌到如今的尴尬处境,“新旧两重天”尤其明显。作为西湖区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占前两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份额高达50%多,构成“半壁江山”。而今年一季度的统计表明,西湖区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收同比下降达45%。受此影响,西湖区的地方财政收泰素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竞争,转向了人力 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竞争。文章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界定入手,比较分析了人力资源与人力 资 本的特性与主要差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依据,由此提出人力资 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机制与措施。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区别与联系 转变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02-290-01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1.人力资源概念。人力资源就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中所蕴涵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具体说 来,人力资源 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它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被经济学家称为 第一资源在这个观点里,人力资源是把人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2.人力资本概念。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 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 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在我国,李忠民将其解释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 为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 3.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的概念范畴泰素

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一种介于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的制度安排,向综合型开发金融机构转型近来,在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进程明显加快之际,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3家政策性银行的改制工作也正疾步快行。在国内各个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之后,政策性金融机构逐步退出,更多的充实的金融服务功能建立并完善起来,是金融体系再造的必然步骤。重新定位相互共通就目前来看,3家政策性银行尽管在功能定位、业务范围、产品服务、资产质量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并且改革方案也采取了所谓的“一行一策”,但它们面临的改革内容和目标却有相当多的共通之处。其一是矫正决策层和业界人士对政策性银行功能定位的传统理解,将3家政策性银行统一定义为国务院直属、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为目标的具有开发型功能的国有金融机构。这种职能定位意味着3家政策性银行特别是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大幅放宽。其二是补充资本金。3家政策性银行普遍存在所有者权益比率及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问题。因此,改革包括了多渠道充实资本金并建立长效、可持续的资本金补足机制方面的内容。在既定的“纯国有血统”不变方针下,泰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农业发展银行作为金融领域中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农发行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作了全面改革与创新,但经营环境、经营体制、经营效益、支农作用发挥等仍受到一定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法律地位未确定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的金融立法已基本完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监法等金融法律均已出台,只有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农发行经营活动所依据的国务院文件和章程的有关内容早已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农发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被忽视,性质被曲解,功能被模糊,服务方向被误导,不便于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二、经营环境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法治环境差。主要是部分地方,粮棉企业不规范改制,恶意挤占挪用农发行收购贷款;悬空、逃废农发行债务;违规责任人得不到行政、经济和法律惩处。二是信用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央行参与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农业担保基金、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等信用平台未充分建立起来,第二还款来源保障还不足。三是办贷成本高。办理抵押贷款的抵押手续时,多部门、多环节收费泰素

立法成为民办教育能否顺利渡过转型期的重中之重中国民办教育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的背后其实却是暗流汹涌。200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大家的期待中出台,但税收问题、合理回报问题、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允许公校办民校等内容还是让人们感到有些困惑和失望,并对民办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新的影响,民办教育面临着痛苦的选择:转型,抑或消失?它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2004年6月底,教育部发出通知,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工作,而从1993年起,已有400多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先后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取得了试点资格,突然让他们面临政策的调整,这些机构何去何丛?他们如何生存下去?行政管理部门有没有考虑到这些民办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从实际行动上真正重视和保护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权益。《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和做法上,并没有真正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这就使得民办教育不得不面临生死抉择。当然使中国民办教育面临痛苦而残酷的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