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厦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9 23:54 点击:25246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事件,最早是由网上论坛引爆的。今年年初,一位网友发帖称,去年购买的浦发行发行的某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到期日前被通知收益率为零。之后,民生银行、深发行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出现零收益。一时之间,“收益门”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发布的《理财产品评价报告》,更将关于“收益门”的争论推向高峰。在深陷“收益门”的银行理财产品中,QDII产品可谓是“重灾区”。东亚银行发行的“利财通”1号产品,自成立以来亏损63.18%;民生银行发行的“港基直通车”亏损50%,而被迫清盘。日前,各方关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的观点沸沸扬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相信,经过这一事件后,监管部门会进一步加强对该类产品的监管,各家银行也会吸取教训,日后在产品设计、信息披露、规范销售流程等方面做得更好。但问题是,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场现实版的风险教育后,银行理财产品今后还该不该买?如何选择相关的产品?其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认清自己“收益门”事件再次印证了投资界颠扑不破的真理:收益总是跟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然理财产品有着比银行存款更高的预期收益率,自然也将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另外,经过这一事件广州到厦门

时间步入2008年4月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将近5个月的楼市终于有了回暖的迹象,楼市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至于今年楼市是否会复制去年4月神话,笔者以为可能性不大。出于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的疑虑,紧缩的货币政策依然不会放松。去年四月资金几乎全部出笼杀入火热的楼市和股市的局面基本不会重演,中国资本市场去年的四月份经历了几乎楼市和股市双重疯狂的局面,两市的翘翘板的关系最终被打破,而去年末今年初,楼市和股市共同经历了冰雪的洗礼,而楼市有回暖的迹象,股市还在底部震荡,探底任务还没有结束。由于股市近期调整幅度太深,股市资金几乎蒸发了三分之一强,面对这样的格局,许多资金纷纷流入保值性比较稳定的楼市,股市和楼市的翘翘板游戏又开始上演。而且,肇始于美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环节次贷危机的风暴,将美国甚至全球经济几乎拖进了深渊。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楼市抵制住雪崩、拐点舆论的压力,迎来了回暖的春天,无疑让人倍加欣喜。但是,防止房价大涨大落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笔者向来不主张房地产经济过热,认为房地产行业要健康发展,就要回归理性,回归民生地产。笔者却是明确反对推倒重来的破坏性想法,认为楼市出现了非理性的局面,就要让房价大幅下跌,甚至崩盘。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广州到厦门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风险投资带来了巨大的运作空间,中国创业投资从市场到人才都已日渐成熟。不仅一大批老牌VC焕发新春,更有不少成功创业的海归人士,纷纷成立新的创投基金或孵化基金,催化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锋的故事很有代表性。邓锋1990年出国,1997年创办一家网络安全公司。2001年这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是9?11以后第一个上市的高科技企业;2002年初,他以40亿美元的价格把公司卖给另外一个在硅谷的公司,引起巨大轰动。这家公司是当时华人留学生在硅谷创建的最大企业。现在,邓锋开始从企业家向风险投资家转型,为什么要开始这第二次创业?他告诉我们,“为什么转到VC?一个企业家无论企业运作得多么成功,其影响力也是在一个企业当中。做VC则不同,其影响力可以覆盖不同的领域,乃至对整个经济都有影响。其次,在中国要做风险投资就不能没有平台,VC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人说你要做VC,为什么不加入国际上的机构而要自己做。确实有很多机会加入国际上很有品牌的风险投资,为什么自己做?主要是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希望创业,北极光就是我第二次创业,重新开始做。一般来说,风险投资都是做一两件事,但是我做了五件事:一是重新了解中国,二广州到厦门

中国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不断挫折、不断发展,不屈不挠不断前进的历史。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是如此;经济体制改革是如此,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如此;制造业是如此,服务业是如此;公司是如此,老百姓个人也是如此;股票是如此,基金也是如此。因为,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在面对过去从来没有遇到的风险上,没有谁是有经验的。媒体最新报道的中国第一只QDII基金,民生银行 “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基金的清盘,在一个很小的事情上,再一次验证了这句话。第一只人民币QDII基金因为净值跌破50%而在不到四个月被迫清盘,证明了不管是中国的一般老百姓,还是专业机构的理财专家,在第一次对国外投资这件事情上,都如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开始几批的出国人员,在“出出洋相”这一点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一个基金经理的成长、一个银行办基金的经验成长,就和一个国家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是从不会到会,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失败多到成功多,一点一点学会的。20年以前,王石也不是造房子的;30年以前,冯仑可能连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没有;40年以前,潘石屹可能还在放牛。这些房地产大老板的房地产经验,全部都是后来在具体的工作中,广州到厦门

4月3日,唐骏离职盛大,印证了坊间流传多时的传闻。比较“另类”的是,唐骏没有像其他离职的“打工皇帝”那样选择自己创业或做投资人。以唐骏的经验、资源,还有多年外企和上市公司高管所积累的财富——所有的一切都让唐骏比一般人要容易创业,但唐骏告诉我们:“要把中国职业经理人做到极致”。在我看来,唐骏需要的是一次新的值得投资的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唐骏会将自己的职业经历和商业智慧等无形资产打包,投向独具慧眼、实力雄厚或潜力惊人的新东家,以换取更为辉煌的职业声誉和人生资历——当然还有价值不菲的财富。几乎在唐骏离职的同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快速传给了我:一个很熟悉的企业家朋友,因为公司治理和股东债务纠纷而锒铛入狱,并将面临漫长的各类诉讼,而投资数千万的公司在转眼间分崩离析。客观来讲,不能说这位企业家朋友的投资领域没有暴利,也不能说他的投资头脑不灵光,但他却失败了——尽管可能是暂时的失败。这是为什么?仔细思考分析,我觉得除了运气差点,可能在商业智慧上,他还存在一些欠缺。即使有足够的金钱,也不能阻止失败的降临。一切看似偶然,一起似乎都是必然。商业智慧也是一种投资。作为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引导着有形的资产,投向一个个具象的项目与商机,就可广州到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