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八宝景天 河湟谷地“筷子作家”:十年著书百万字


更新日期:2020-09-09 09:40:56来源:网络点击:1660002

  中新网西宁9月9日电 题:河湟谷地“筷子作家”:十年著书百万字

  作者 胡贵龙 潘雨洁

  秋日,河湟谷地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河湾村晴空朗朗,金黄的麦子平铺在地上,河水哗哗流淌,风声穿过一旁的小树林。

  都海成感冒了,父母不敢再推他出门,他成日盖着棉被躺在床上,看不到外面的生机景象。

  而这样的生活,算起来已有二十一年。

图为都海成的父亲为他洗脸。 潘雨洁 摄 图为都海成的父亲为他洗脸。 潘雨洁 摄

  1999年,都海成19岁,一场意外导致的高位截瘫造成他颈部以下丧失知觉和行动力,从此只能躺在病榻上。

  最初几年,都海成心中的痛苦难以承受。渐渐地,他在母亲的陪伴下爱上阅读,用“余光”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里的话启发我,不想再浑浑噩噩地活着,应该有个梦想。”

  于是,都海成决心尝试写小说,但那时他“连落在额头上的小飞虫都赶不走”。为锻炼双臂,父亲用皮筋把他的胳膊绑在床头,每天来回运动。他试着用嘴咬住铅笔,脖子缓缓发力“递”夹在两肘中间,从点、横、撇、捺开始练习…“心中有寄托,再大的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他说。

  然而,即使每天写七八个小时,也只能写出几百字。“后来妹妹给我买了笔记本电脑,”都海成边说边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攥着一根筷子,在脸侧的键盘上敲出文字,“这样速度快多了,我一天最多能写三四千字。”

  2017年,历经七年打磨,都海成60万字的长篇小说《追梦》付梓。听深圳打工回来的朋友讲城市建筑、听邻居讲从前摸黑起床下地干活的日子、看村里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变身”成温暖宽敞的庭院…这些轮椅上、太阳地里的故事全部化为素材,不断在他脑海中加工、成形,“书中的人物,大都可以在身边找到原型。”他说。

  他随即开始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怀揣梦想的主人公遭遇不幸身患残疾,重新学习和成长后,带着乡亲们创业致富的故事。

  “小说最初的名字是‘天地间’,后来改为‘醒’,”他说,“醒悟就是自强,我虽然躺在床上,但总想尽可能实现梦想,也希望鼓励大家,遇事不要轻言放弃。”

  目前,都海成已经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他自己最喜欢的并不是颇受外界好评的《醒》,而是关注乡村留守儿童成长的《纸飞机》。“小时候调皮,夏天跟小伙伴一起去山上掏鸟蛋、在河里游泳、拿棍子去偷打邻居家红透的樱桃…”漫长的卧床时光,这些儿时的童真画面常常浮现在眼前。

  “飞机有预先设定的航线,正如我们也要寻找人生的航向,但孩子手中的纸飞机却是自由自在的。”他说。

  “这十年,有了写作,我很充实,”在他眼中,这些文字就像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又愉悦、又欣慰,也有伤心懊恼的时候,今后还想坚持写下去。”(完)

【编辑:梁静】

相关:

上海遇高温“回马枪”:“先蒸后煮”再“冰镇”  中新社上海9月8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上海遭遇高温“回马枪”,上海中心气象台8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后,再挂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冰雹。   进入白露节气后,在“高烧”中度过整个8月的申城..

沿河:小小黑木耳,成就脱贫大产业  沿河:小小黑木耳,成就脱贫大产业  撒石灰消毒、盖地膜、摆放菌棒……9月7日,记者来到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马脑村,食用菌(黑木耳)示范基地一片繁忙景象,2万多菌棒在地上整整齐齐地排开。“等到..

上一篇: 威尼斯|影后种子来了!“白寡妇”出演23分钟分娩长镜头
下一篇: 六盘山片区青海海东:农村路变“福道”致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