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中国人过圣诞节作文,中国互的笔顺 式圣诞


更新日期:2018-11-01 11:40:23来源:网络点击:366949

圣诞节这个西方洋节日。想必大家已经不陌生了。随着西方经济的日益发展。西方文化也广受世界关注。而这个西方重大节日也随之在世界流行!

中国人过圣诞节这一举动受到了人们群众的争议。有人认为我们自己的节日已经很多。为何还要过洋人节日。也有人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那么大家对此有什么观点呢?!

篇1《中国人过圣诞节》400字

中国的传统节日虽有不少文化味很浓。但都难排除“吃”的影子。略显单调。似乎少了些像圣诞节、情人节那样热闹、温情的氛围。过节的礼品也无外乎几大类:“春节吃腊肉送腊肉”。“中秋吃月饼送月饼”。“端午吃粽子送粽子”。“冬至杀鸡杀鸭送鸡鸭”……。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些平日里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品。也很难再引起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比较而言。西方国家圣诞节孩子可以收到心仪礼物。自然更有吸引力。

中国人爱上洋人节。并非坏事。并非全是崇洋媚外。也并非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太俗气不受重视。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提升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品味和更浓、更温馨人情味也就成为时尚。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而又灿烂文化的古国。在当代。中国人的节日如何增加文化品味?能不能为国人过节设计出高雅、实惠、象征美好、体现文明的漂亮的礼物来?营造出更具健康娱乐和文化气息的氛围来?

这看起好像是民间小事。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情!因为可以通过这来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光大?这件大事。现在应当是广大社会工作者认真研究探讨的时候了!这就是洋人节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篇2《中国人过圣诞节》600字

我想问:你们可曾看到西方蛮夷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比我们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了。新事物是该学习接受的。但为什么都不动脑子想过后再接受?我们的传统中没有什么圣诞老人。有的是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的美丽神话。有的是屈原的民族气节!还记得小的时候的七夕节。老人会告诉我们偷偷的躲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甜言蜜语;中秋节。一家人坐在门口。开心的吃月饼赏月。听着爷爷的爷爷们传下来的故事!

而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有多少人能继续把美丽的故事传下去?或许我们80后已经是最后一批了。

我讨厌崇洋媚外。我狠国人教育下一代的方式。我反感脑残的非主流。我无奈当今的一切。

崇洋媚外最典型的例子。大家还记得奥运会的开幕式吗?蠢货导播害的老谋的创意在数亿计的观众眼中无法展现。我也是后来看了才知道。强烈鄙视到现在!

现在的90后们有多少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了?为读书而读书。死的知识。永远无法运用到实际。中国的历史课考试永远都是xx年xx人物在xx地方做了什么等等不知所云的废话。而日本的历史课考试中却会出现如何打中国的题目!

我们还过什么圣诞节啊?醒醒吧醒醒吧。我们连自己的节日都要没有了。我们的文化在被侵蚀。在被吞噬。在被无耻的篡改。再这样下去。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没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国过的都是外国的节日。写的是火星文。满大街的都是非主流!这是什么?这是变相的侵略。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难道要成为了“亡国之奴”才能激起中国人的斗志吗?已经有过一次的历史了。我们不要重演。哪怕只是风俗文化上的亡国!记住。时刻记住。我们是炎黄子孙。流的是黄河血。我们是中国人!

篇3《中国人过圣诞节》700字

眼看着。圣诞节就要来临了。这是我最喜爱的节日。每缝刚刚十二月初。我就要兴致勃勃的想象着过圣诞节时的快乐情景。今年的我同样也不例外。

就从学校开始想起吧!我穿着漂亮的衣服。背上背着粉红色的小书包。小跑在上学的小道上隔着学校十米多。就能听到同学们快活的叫喊声。追逐声。来到校门口。还能看到老师、学生共同装扮校园。以及校园里热闹的气氛。走进学校。映入眼帘的就是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圣诞老人”慈和的脸旁。学校的围栏。已不在是原来那生了锈的钢铁。而是挂满了红、黄两种拉花的引人注目的围栏。

学校的操场也不是原来那略显肮脏的草坪。而是真的种上了小草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所有的教学楼上还要贴着大大的圣诞老人的头像。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在圣诞老人的头像上写一句圣诞节的祝福语。这样就很好了!走进教室。桌子啊、椅子啊。最好都重新摆放。而且还是同学们自己安排、张罗所有的事。我还希望这一天是让同学们自由自在的度过的。

大家可以看一些有关圣诞的知识和动画。甚至还可以举行一次大型的演唱赛。歌曲为:铃儿响叮当。临放学时。最好还有几位老师来扮演圣诞老人。手里拿着一大袋礼品送给同学们。同学们也能和“圣诞老人”玩上半小时。玩完之后。就陆陆续续的放学了。

接下来。就该想象一下回到家中的情景了。还没到家。圣诞节的气氛就映入眼连。一阵悦耳的音乐把我引入了六楼一门。透过窗户。家里那洋溢着的温暖的灯光照得我也暖洋洋的。在屋内。一棵深绿色的圣诞树傲然屹立。格外显出了圣诞节浓厚的气氛。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我走进家门。最好有些神秘感。首先。在桌上。写了一张给我的纸条。内容为:马紫凝同学。我送给你了一件礼物。请你去找找吧!于是我便找起来。找到之后。家里人便突然跳到我身边。于是。我们就一起唱歌跳舞过圣诞。

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圣诞节。但愿我的梦想能够实现!

篇4《中国人过圣诞节》900字

每当清晨出门后第一缕呼吸看到一丝雾光。我就会明白:又到冬天了。

每年的冬天似乎是人们忙碌的时候。但并不是为了储备冬粮。更不是为了早早地置办春节年货。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圣诞节”。

圣诞节是盛大的。在12月24日晚和12月25日。这段时间总是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商家的导购员身着圣诞老人装站在门口。挥手向人们示意;广场的圣诞树上挂满了会发光的铃铛。在音乐的伴奏下闪烁不停;人们欢聚在一起。相互送礼物。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福。

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的幸福祥和。

然而。我们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呢?

根据基督教的说法。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出生而设立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其庆祝方式的来历已不可考证。但相互送礼物似乎就是圣诞节不成文的规定。

那么。既然是基督教用于纪念耶稣出生的节日。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呢?当然。中国人里一定有基督教的信仰者。但我相信。多数汉族人的个人档案中。关于“宗教信仰”一定是“无”。不过。回族或其他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就另当别论。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圣诞节呢?

答案当然是。为自己找一个放松的理由。

据统计。中国民众。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者。其生活压力在世界排名上活跃于前列。为了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圣诞节就成了首选。其次。商家的炒作也是构成“中国式圣诞节”的一大因素。

类似圣诞节。不少外国的节日在建国60余年间陆续悄悄进入国内。例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相反地。中国许多除春节外的传统节日都坐起了“冷板凳”。例如寒食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对于中国人是否需要过圣诞节。我个人持否认的态度。因为中国许多人并不是基督教信徒。圣诞节是一种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与中国人并没有关系。其次。圣诞节在中国似乎已经变了味儿。西方的圣诞节为了耶稣的诞生而庆祝。反观中国。似乎只是为了能够休息。能够放松。能够收到礼物而“庆祝”。

当然。每个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且文化的渗透也是新时代的特点。不能单纯地说一个事物是好的。也不能单纯地说一个事物是坏的。如果“中国式圣诞节”干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那就一定要阻止;倘若它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那也是极好的。

我想。历史终究会给我一个答案。

篇5《中国人过圣诞节》1000字

真的是很有意思。国人的节日越来越多。什么是情人节。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如果把一年365天都排成节日。恐怕也不会嫌多。但是有些节日似乎没有什么感觉。我觉得母亲节和父亲节不管是哪个民族都应该过的。因为这种亲情是不能没有的。但是中国人过圣诞节似乎说不过去。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出要把圣诞节也当成中国的节日。目的是换取一天的休息时间。这个目的我没什么可说。但是把这个也列为中国的节日。缘何说起。

世界正在走向大同。是不是也要和洋人一样也信奉基督教或者天主教。也要礼拜或者参加什么洗礼。我是一介凡夫俗子。不愿冒犯神灵。可也不愿去招惹什么。有人说圣诞节比中国的春节要有意思得多。不如干脆就过圣诞而不过春节了。吓了我一大跳。我对圣诞节还很无知。倒要把中国的春节给替换掉。那我还过什么节了。每年都有期盼。都期盼着过年。在外漂泊时间长了就更想念过年。如今世界的变化竟然不要了传统节日。而西化洋化。真的让自己有些晕头转向。

网络上宣传圣诞的内容不少。大街小巷都行走着圣诞老人。餐馆、酒店、商厦的服务生都戴着小红帽。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黄种人也带着小红帽。连学校门口都摆上了圣诞老人。还有什么圣诞树。孩子们也在买圣诞礼物。还真的像那么回事。因为中国年似乎人们只是穿穿新衣服。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放放鞭炮。农村里可以看见得见秧歌表演。城市中游很多人回乡去了。过年倒显得有些冷清。洋人真的还挺能弄几个新花样的。圣诞树开在中国大地上。是否预备给国人以无尽的祝福我不知道。

原来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想。外国的就是中国的。我们的思想观念更新简直太快了。我有些像《子夜》中的冯老太爷了。看见满大街都是露腿的女人很是惊骇最后一命呜呼了。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生活在故乡的人们不知是否知道圣诞节。是否也跟着过圣诞节。

不过圣诞节。我们是中国人。过了圣诞节。还是不是中国人?圣诞节什么味道?平安夜里。网上传出了一对情侣遭遇火灾而身亡。平安夜里。大洋彼岸的姚明因骨裂痛苦躺在地上。初步诊断。要告别赛场六周。离开心爱的篮球。而火箭队更是雪上加霜。收到朋友的短信:圣诞快乐!于是想圣诞快乐我不一定快乐。圣诞节。我在家里读着《三国演义》。真是不识时务。有点可笑至极。呵呵!

当一个民族把什么节日都当成自己的节日。就有些迷失。当一个人把谁的高兴事儿都当成是自己的事儿。也便迷失了自己。一个迷失的人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一个迷失的民族永远接受一种恐慌和浮躁。赶时髦到了这样的程度。没什么说的了。还是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问候二老健康吧!

篇6《中国人过圣诞节》1000字

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

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

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万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短文学网 www.duanwenxue.com)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学生做汤圆。在端午教做粽子。在重阳组织登山活动……春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国人保持着团圆、守岁的习惯。农历新年的地位就永远不会被公历元旦所取代。

我们常说中国泱泱大国。文化兼容并蓄。在小小节日话题上。当有顺应社会潮流、兼并包容的心胸。洋节和中国节并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且不说圣诞节是否应该冷处理。即使真的要“打压”。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

圣诞节传入中国已被娱乐化。没多少人会考虑它是不是宗教性的节日。只要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它几乎衍生成为青年朋友寻求放松、获取快乐。与人狂欢的理由和契机。

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抵制。对它进行冷处理才是对待西方宗教性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要加大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重视与宣传。这才能真正的让传统节日不再“寂寞”!


相关:

话说端午节公历的六月二十日。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民间的端午节。俗称五月节。 端午节那天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各种叫卖的用红线穿起来的大大小小的饰品了。还有那一个个用香叶包裹起来的。外面再用绳线之类捆扎着的粽子。有的是..

玫瑰再次绽放!德里克-罗斯得到41分原标题:玫瑰再次绽放!德里克-罗斯得到41分 虎扑11月1日讯 森林狼今日在主场对阵爵士,森林狼后卫德里克-罗斯本场比赛已经得到了41分,创赛季得分新高。 罗斯此前的赛季最高分是28分,是他在北京时间2018年10月..

上一篇: 作文我喜欢过圣诞节,爱上圣诞
下一篇: 破解文创产业开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