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港交所


更新日期:2016-06-12 00:50:37来源:网络点击:378420
创业:
一把鸡毛掸子,传承五代人,古为宫廷御用,今名扬天下值万金。
在80年代初的简朴生活中,鸡毛掸子算是个华丽的家什,母亲总是尽量摆它在显眼的地方,它上面缤纷的公鸡羽毛因此有了些炫耀的味道……
——《有味》
在著名节目主持人汪涵的儿时记忆中,鸡毛掸子是华丽家什;在蔡雪滨的心里,鸡毛掸子是一份传承百年的家业。
老蔡家的传家宝
蔡雪滨是津门蔡氏贡掸的第五代传人。自幼,他常见父亲蔡成浩从柜子上拿下两把老掸子,默不作声地轻抚掸子上的华丽鸡毛。而他和妹妹蔡红英却喜欢偷偷玩耍那两把掸子,把它用做武器。有一次,兄妹俩正拿着掸子打打闹闹,被提前下班回家的父亲撞了个正着!父亲一改往日的温和模样,向他们大发雷霆。“你们俩知道这两把掸子是什么吗?是我们老蔡家的传家宝!”
那天,蔡雪滨从父亲口中得知了那段辉煌而传奇的制掸家史。
蔡氏祖籍河北景县,由于连年荒旱全家迁往北京八大处的西黄村,以制掸为生。当时掸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而且还有很多讲究。如在大户人家的中堂上必须摆放一对胆瓶,里面要插上一把好掸子寓意“平安吉祥”,嫁姑娘时要陪送两把掸子,给自家姑娘壮壮胆儿,纳福呈祥。但那时一般的掸子都不太结实,用久了会掉毛。
蔡雪滨的爷爷的爷爷蔡锡九是个手巧心灵的制掸匠人,他从蔡家制掸的经验中总结创新出一种全新的制掸工艺,使掸子不仅结实耐用还非常美观,羽毛扎在藤杆上就如长在活鸡身上一样灵气。这样与众不同的掸子立刻吸引了京城王公贵族的青睐,前来制掸的人络绎不绝。后由皇姑寺住持引见到宫中制作贡掸,并设立了专为宫廷炮制贡掸的“皇姑庵掸子作坊”。慈禧太后做寿时,蔡家以99把不同颜色、不同寓意的贡掸作为贺礼,得到慈禧的嘉奖。
清朝末年,军阀混战,蔡氏贡掸第三代传人蔡文彤为避战乱举家迁往天津。军阀曹锟,吴佩孚还有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戏曲名家马连良等先生也都曾专门定制过蔡家的掸子。但因局势动乱,蔡氏贡掸的原料和加工工艺在当时已很难达到前辈制掸的各项严格条件,再加上多事之秋,人心不稳,蔡氏贡掸已少有人问津。
蔡雪滨的父亲蔡成浩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年,自幼随父学习扎掸技艺,为响应国家建设号召,成年后进入了天津织袜厂工作,一干就是30年。
30年来,蔡成浩的心里一直萦绕着家训:“可以不做,不能不学。”于是,在蔡雪滨与蔡红英两兄妹很小的时候,他就将蔡氏贡掸的家史悉数讲给了他们,并且把蔡家贡掸祖传工艺口传心授给了他们。对儿子蔡雪滨,他更是有意培养。从幼年开始就让他接触并学习书法绘画,让他师从著名篆刻家蓝云,书法家哈佩,国画家黄耘石,于复千等先生。1994年,凭着良好的美术功底,蔡雪滨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
上阵父子兵
1998年,蔡成浩下岗了。赋闲在家,他便想到重抄旧业,制作掸子供货给超市。本来一路顺风,势头很好,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把蔡家人逼上了绝路。2002年,北京“城市之光”超市老板卷款潜逃,蔡家一夜之间损失了100万元。这对于年过半百的蔡成浩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作为长子的蔡雪滨决定放弃自己的艺术之路,回家帮忙!
为了还债,父子俩先后尝试了开棋牌馆、卖麻辣烫、卖金鱼……但都生意惨淡。2003年底蔡家人又改行了,拿着老房子拆迁的10万元钱,还了一部分债款,用4万元又当起了“养殖户”——卖名猫。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蔡家八、九只名猫中有一只最名贵的美国猫,就爱玩鸡毛,别的玩具根本不感兴趣。为了哄这只猫,蔡老先生的爱人特意去密云路菜市场捡鸡毛,无意中发现市场里有卖鸡毛掸子的,质量特差还能卖到30元。接到这个信息,蔡家又开始盘算起掸子的生意来。 2004年大年初六,蔡成浩父子俩带着几乎全部的家当7000元钱,去了河南漯河,因为那里有一个大型鸡毛集散地。果然,在漯河的鸡毛集散地能找到符合品质要求的鸡毛,但是价格却出奇的高。
最终,父子俩把7000元花得一分不剩,提着两口袋鸡毛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天津。
一回家,一家子就忙活起来,按照祖传工艺对鸡毛进行清洁、洗涤、消毒处理,然后按照花色、长度对鸡毛进行挑选分类;最后,一家子热切地守着蔡成浩,等着他扎出上等的蔡氏贡掸。
与市面上见到的掸子截然不同,蔡成浩扎出来的掸子羽翼丰满,每一根鸡毛呈90度角自然垂落。蔡雪滨激动地拿着父亲扎出的掸子去市场上推销。他先是去了土特产店,土特产老板一见这掸子,赞不绝口,但一问价钱,就连连摇头,“你这掸子还是拿去工艺品店卖吧!”蔡雪滨和老板磨蹭了半天,老板才勉强答应留下几把代卖试销。工艺品店的老板,倒是爽快,很快就答应代销的合作。蔡雪滨隔三岔五地跑过去看销售情况,但是,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把掸子也没销售出去。 每次回来看到父亲满怀期望又失望灰暗下去的眼神,蔡雪滨的心里就很不好受。难道这么好的掸子,就真没有市场了吗?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蔡雪滨将几把掸子绑在自行车上,决定去古玩市场碰碰运气。没想到的是,古玩市场的玩家对他带去的掸子兴趣盎然,几把掸子一个早上就销售一空。“看来,咱家的掸子市场在这里!”于是,蔡雪滨经常去古玩市场摆摊。
一剧成名
2005年的一天晚上,蔡雪滨接到大学同学吴凌云的电话,毕业后投身影视剧美工事业的吴凌云正在为《行走的鸡毛掸子》一剧准备三把具有传奇色彩的鸡毛掸子,他想起蔡雪滨家是做鸡毛掸子的,准备请他为剧组量身定制。吴凌云在电话上跟蔡雪滨说,想做一把有两只耳朵的“玉兔”掸子,“火驹”要做马头的形状……
但当吴凌云看见蔡家鸡毛掸子时,当即决定,什么造型都不用设计,掸子往这一放,纯白的就是“玉兔”,黑亮的就是“墨龙”,那红艳艳的肯定就是“火驹”了,根本不用再多说什么。最后剧组向蔡家订购了3万元的鸡毛掸子作为道具,还就扎鸡毛掸子的工艺与历史请教了蔡氏父子。
由潘虹和寇世勋主演的《行走的鸡毛掸子》一剧热播后,蔡家迎来了全国各地前来买掸子的顾客或采访的媒体。
名气有了,市场也有了。蔡雪滨开始从跑市场的推销员身份回归到自己的本职:做产品设计。
他决定用美术设计去提升蔡氏贡掸的装饰美感和产品价值,一是增加造型,为掸子搭配装饰陈列架,让掸子的工艺美得到更好的展现;二是创新把手,将藤杆把手换成紫檀木雕把手,并增加玉佩、中国结等装饰元素;三是进行包装设计,选用富丽典雅的上等锦缎缝制桶袋进行包装。
重新进行产品设计后,蔡氏贡掸更受欢迎。很多礼品商、古玩商前来洽谈代销合作。合作一段时间后,蔡雪滨发现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原材料稀缺,上等掸子产量很小,并不能满足太多分销商的需求,于是,就有人挂羊头卖狗肉。蔡雪滨警觉这样下去,将自毁形象、自毁前程。
于是,他中止了与各分销代理商的合作,并着手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蔡雪滨介绍:“取名‘津门蔡氏贡掸’,一是考虑到我们家有百年制掸历史的文化积淀,二是希望能够把蔡氏贡掸做成一张天津名片,让它像泥人张,风筝魏一样,成为天津一绝!”
18万的鸡毛掸子
虽然取名“津门蔡氏贡掸”,蔡雪滨却想着如何让掸子重回京城。2009年,他在北京王府井开了一间60平方米的专卖店。装修古典气派的店铺里,挂着一柄柄毛色亮泽,羽翼丰满的鸡毛掸子,分外亮眼。每天都会迎来一个又一个慕名前来的顾客。

相关:

[家常菜谱]海米拌黄瓜 家常菜谱“天儿热了,凉拌菜开始受青睐,凉拌食材中,黄瓜是最常见的,因其物美价廉,所以备受大众喜爱。”用料主料黄瓜:2根 虾米:20粒调料食盐:5克 蒜:4瓣生抽:1勺 香菜:1棵辣椒:4个 陈醋:2勺植物油:少许 白糖:..

[家常菜谱]家常烧素鸡 家常菜谱用料主料素鸡:400克辅料木耳:50克 柿子椒:半个红椒:半个调料花生油:适量 食盐:5克酱油:1汤匙 醋:半汤匙蒜:3瓣 料酒:1汤匙蚝油:半汤匙 水淀粉:1汤匙豆瓣酱:1汤匙 白糖:半汤匙水:适量家常烧素..

上一篇: 我的唐灯我的年华
下一篇: RugStar:织造自由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