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图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4 18:56 点击:980914

   499元拜师学打假?职业化的前提是守法  近日,职业打假人再度陷入舆论漩涡。据《法制日报》报道,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职业打假的套路越来越深,甚至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式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师徒传帮带、培训产出一条龙、专盯包装宣传瑕疵等。具体来说,在“职业传承”方面,通常老手带一次的费用是30元左右,如果“拜师”则可以一直跟着学全套。一位已收十几个徒弟的老手称,其收徒弟的学费是499元,当天回本,“打一单就是500+,一天两三单没问题,利润非常大”。  面对这些乱象,有人说,职业打假人是“蛀虫”,而此前,这个群体也曾被称作“啄木鸟”,因为他们起到了监督、督促企业商家守法经营的作用。这其实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林子大了,什么虫、什么鸟都会有。而判断是“蛀虫”还是“啄木鸟”,其实很简单,无非两点:是否基于事实,以及是否守法。  也就是说,职业打假人必须基于已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出现了问题,且这个问题不是打假者人为制造,然后依据既有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的诉求或赔偿。如此打假,才能体现目的正当和程序正义。   然而,现实中,却有另外一种操作。比如,在记者暗访中,有老手就介绍,“如果(商家)不同意,爱图

   闯封闭区被逮7次 如此“执着”不算真驴友  9月12日,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驴友热衷于“不走寻常路”,擅自进入公园封闭区进行各种穿越活动,对当地生态保护和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双重危险。最夸张的一位驴友竟然执着地企图从同一区域闯入封闭区7次,而且7次都被负责该区域的同一工作人员逮住,“第七次逮住他时,他正在地形复杂的山顶匍匐前进。”(中国西藏网 9月13日)  驴友违规穿越封闭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案例,或因为失联需要投入大规模人力物力搜救的案例,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舆论谴责批评的力度加大,以及类似于有偿搜救、黑名单等惩罚制度的出台,违规驴友数量正在逐渐减少。但在向好大趋势之下,依然有人“顶风作案”。如此行为,实在算不上真正的驴友。  何谓驴友?简单说,就是户外运动、旅游的爱好者。驴友的运动、旅游方式中多数带有探险性,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因为可以拥抱自然,挑战自我,锤炼毅志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比于普通游客的舒适休闲玩法,驴友选择的是一条难走的路。因而,作为一名合格驴友,执着是必不可少的爱图

  是什么让90后“不想长大”  最近,韩国SBS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我家的熊孩子》在各大社交平台很有存在感。虽然节目标题说的是“熊孩子”的生活,但参加节目的艺人平均年龄段都在30岁左右。现代年轻人晚熟的话题,因此再次引发关注。  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而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到而立之年。从年龄看,至少90后早已经是青年了。但是,在时下的生活中,特别在社交媒体上,“少年感”成了高频词。这从近些年成年人喊着过儿童节的现象中能够看见端倪。到底是什么让90后“不想长大”,或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长大?  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囿于现代社会学制的延长,读了研究生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就在二十四五岁了,他们独当一面的年龄确实在推迟。同样是18岁,在30年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但在今天,18岁的年轻人多数都还是被父母呵护的大学生。这种整体年龄认知和社会运行节奏的改变,自然让年轻人的“少年感”延长到青年阶段。   还应看到,在互联网时代,年轻文化是主流,不仅商家刻意讨好年轻人,整个互联网文化也对年轻人宠爱有加。这种社会环境自然逼迫人们保持“少年感”。在传统社会,年龄象征着经验和资历,而到了现在,年龄则意味着被爱图

  我看  一个女人的“制造业”  前不久,家附近的美容院女老板邀请我去致辞,庆祝她开第三店。  我很惊讶,我不是她家的钻石级客户,几乎是葛朗台式的,也不美,土肥圆,不像是个标准的托儿。再说,我普通话还很烂。不过贾平凹说:“只有普通人,才说普通话。”而且女老板坚持让我去,觉得我眼睛亮,看得见明晃晃美丽背后的暗苦。  今年经济不够友好,我那些自称“内心像有地球引力”的创业朋友,艰难地撑着。没想到这个草根女老板会“逆市”开第三家店,似乎中美贸易战、GDP增速有没有6%,那些大叙述都与她无关。   这些年,我们见惯了浮躁,炒房炒币炒鞋,也听了些“爆雷”跑路。大家生怕错了风口,没有风口也要创造风口。大机会时代,大家争做机会主义者,鲜有人做专业主义者。  而这个女老板不太一样。认识她很偶然。我生完孩子8年没进过美容院,第一次“黄着脸”进她家做了护理,第二天脸就肿得像猪头,我像提刀的鲁达,愤怒地冲进镇关西的铺子。  不打不相识,几年下来,我见识了这个女人的“制造业”。  她店的员工都是农村姑娘,来应聘时,土气的、满脸青春痘的、刚离婚的,胖过150斤的,她都收。她招人不看外貌,就一个标准:踏实。她说,每爱图

甜蜜的恐惧:1型糖尿病患者渴望不被社会区别对待  甜蜜的恐惧 2016年8月2日,山西阳泉,一名9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正在给自己注射胰岛素。   与“糖”打交道的日子,并不都是甜的,至少对于住在医院内分泌科的许多孩子来说是这样的。   他们是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估算,我国每年新发1型糖尿病约1.5万例。在庞大的糖尿病患病人群中,这个数字显得微不足道——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算,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就达1.14亿。   但是,与更常见的2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人群。目前在医学上,这种病仍无法被治愈,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也就是说从小时候起,糖就成了这些孩子们的敌人。   他们每天需要至少测5~6次血糖,注射2~3针胰岛素。他们的口袋里永远装着糖块或者小饼干。动用它们是痛苦的,因为那意味着身体到了某种危急时刻。   “我的胰岛素走丢了,所以我生病了。”在北京儿童医院,一名5岁半的患者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解释自己的病情。但这场从童年开始的战争,远不止补充胰岛素那么简单。   测血糖的针会在他们手指上留下细密的针眼,长期注射胰岛素的部位皮肤也有可能变得干瘪。他们中有的人在手臂上贴着驱蚊贴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的探头进入皮肤5毫米,以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