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文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0 00:24 点击:972782

  新学期,作息时间的调整,学习任务的增加,秋季温差的变大,集体生活中人与人的接触密切,常常容易发生传染病疫情。   秋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1、诺如病毒感染等腹泻病   预防措施:加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品加工过程要注意生熟分开、食物及时低温妥善保存。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彻底后再食用。教室内同学发生呕吐后,正确处置呕吐物。   2、手足口病   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孩子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3、登革热   预防措施:清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开学前14天内前往东南亚、南美、非洲及国内广东、云南、福建等地旅行的学生或教师,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班主任或学校卫生老师。   4、季节性流感   预防措施: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陈一文

上个月配药时医生如果没有提醒做那项检查,可能噩运就会降临,虽如今已化险为夷,但符大伯依然不敢去回想。他永远记住了那项救命的检查,叫颈动脉B超。 符大伯今年72岁,一个多月前,符大伯照例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分泌科配糖尿病药,测了血糖和血压,都控制得蛮好。“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时不时会头晕,休息之后倒是很快好转,体检也没查出原因来。”符大伯配好药还顺便咨询。“你体检时有做颈动脉B超吗?”“好像没看到有这个项目,重要吗?”“这是一根往脑子里供血的大血管,如果堵住了不够通畅,大脑供血不足就可能犯头晕。”经过医生的一番耐心解说,符大伯觉得很有道理,决定赶紧预约做检查。 检查结果着实吓人,符大伯右侧颈动脉已有90%堵塞。又赶紧去找该院颈动脉疾病专科门诊的林亦海副主任医生,再进一步做颈部CTA血管重建检查,综合评估,如果不加以干预处理,这根血管将在两三个月内完全闭塞。 林医生告诉他,手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大家熟知的放支架,把血管狭窄的位置撑开,以保证血流的通畅,另一种则是打开血管,把堵塞的“垃圾”彻底清除掉。且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前者创伤小,但费用高,因堵塞血管的斑块仍在,5年内的复发率要比后者高出2~3倍,陈一文

戴上美瞳,改变眼睛的颜色,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时尚。可要是眼睛的颜色真发生了改变,却是件相当可怕的事情。杭州的4岁小男孩杰杰(化名),最近左眼瞳孔莫名发白,变得跟“猫眼”差不多,但等爸爸妈妈发现带他上医院时,这只眼睛已几近失明,所幸手术后他的视力正在逐步恢复。 杰杰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不过只要有好玩的,他倒也好管,不怎么让大人操心,这个暑假,他基本上都沉溺在自己的玩具世界里,天气凉快的时候也喜欢到小区公园玩玩泥巴。 临近开学的一天,爸爸吃完晚饭陪他在沙发上玩,当父子俩眼神对视的那一刻,爸爸发现了儿子不对劲,左眼瞳孔发白,再用手蒙住他的右眼,孩子因看不见而拼命抵抗。 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杰杰到杭州市一医院眼科就诊,经检查,小朋友的左眼只能看见眼前晃动的手指,几近失明,但反复问杰杰都说眼睛没什么不舒服。 再进一步检查,医生还发现杰杰左眼玻璃体腔高度混浊,眼底出现大量白色渗出物,而这种瞳孔区失去正常的黑色呈现白色的病态称为白瞳症,俗称“猫眼”,是小儿眼病中比较复杂、预后较差的一类疾病,如果诊治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孩子视力永久损伤。 随后,市一医院葡萄膜炎专科团队的胡勇平主任、李棣主任医师、李陈一文

一天分拣上百吨垃圾 厨余可“养”虫  记者体验韶关翁源后端垃圾分拣  一天分拣上百吨垃圾 厨余可“养”虫 记者跟随分拣员杨永刚学习垃圾分拣。南方日报记者 李赫 摄   “太难了,这味道受不了啊!”   “是,一般人刚到都受不了,戴上口罩好些。”垃圾分拣员杨永刚笑着说。   这段对话发生在广东惜福翁源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的垃圾分拣线上。   垃圾分类是近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关注前端的垃圾分类投放,却很少有人知道垃圾在后端是如何处理的,甚至有人质疑“前端分了类,后端又混合处理”。真的是这样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韶关市翁源县实验基地,亲身体验不为人熟知的后端垃圾分拣工作。   近30℃气温下分拣可利用垃圾   戴着口罩,记者跟随杨永刚走上流水线,运送垃圾的皮带旁已有几个分拣员,将各式各色的垃圾袋打开,倒出里面的垃圾。   当时气温将近30℃,垃圾袋拆开后,立马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记者顿时感到一阵恶心。   “还学吗?”杨永刚轻拍着记者的背说。   “学,豁出去了。”稍作调整,记者接过杨永刚递过来的手套。   在杨永刚的指导下,记者拆开一个黑色垃圾袋,将里面的垃圾倒在皮带上,主要陈一文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综述:中国杂交水稻助非洲改善粮食问题   新华社记者   “自从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我就一直种这种水稻,再也没饿过肚子,我希望所有马达加斯加人都能种植这种水稻,这能改善我们的生活。”55岁的马达加斯加稻农拉奈弗马纳纳·乔治讲起他与中国杂交水稻的情缘,脸上写满骄傲与幸福。   马达加斯加是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岛国,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有种植和食用稻米的传统,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配套条件极差,马达加斯加稻米产量并不高,每年还需进口大米,即使如此也无法帮助所有国民摆脱饥饿威胁。   2010年,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起的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带着先进水稻种植技术来到马达加斯加,建立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推广杂交水稻种植。   截至目前,这家公司已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杂交水稻4万公顷,平均稻谷单产达到每公顷7.5吨,是当地传统稻谷平均单产的2倍,最高单产更是达到每公顷10.8吨。   今年5月,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马达加斯加成立分中心,建成后将利用马达加斯加的多样环境,选育出适合不同非洲国家的杂交水稻品种,希望以此保障当地乃至整个非洲的粮陈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