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一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5 21:29 点击:968745

  江苏首批7家互联网医院上线啦!   昨天,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江苏省首批互联网医院启动暨改善医疗服务新闻通气会,7家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提供服务啦!7家医院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据悉,预计年底全省将建成至少50家互联网医院,到2020年所有县级以上医院都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权威发布   一个“江苏健康通”APP,链接全省各级医疗机构   江苏通过全省医疗健康数据共享通道,链接全省互联网医疗服务,打造了全省“互联网+健康医疗”统一服务信息门户——“江苏健康通”APP。统一的入口,将改变到一家医院就诊,就得关注一家医院公众号、下载一家医院APP的现状。   据了解,用户下载“江苏健康通”注册登录后,可根据提示拍照或上传照片进行实名认证,申请电子健康卡。在APP内,可实现智能导诊(AI在线问诊服务)、拍照识病(AI识别皮肤病症状),并可根据患者当前位置推荐附近医院,根据接诊量推荐医院与医生。   通过APP,已经可以实现7家互联网医院的网上诊疗、线下挂号、就医导航、排队叫号、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淡然一笑

  “排队3小时就诊3分钟”,全预约能否破解   看病排队3小时、就诊3分钟,堪称病家诊疗的最大难题。如何从源头破解?记者近日走访沪上医院获悉,在成熟的专家门诊全预约基础上,部分医院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推广实施普通门诊全预约服务。全预约会否改变排队现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哪些瓶颈和痛点?   专科普通门诊率先“吃螃蟹”   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来说,老西门院区因推行普通门诊全预约,候诊环境有了较大改变。“老西门地处老城厢,本来就是弹丸之地,以前人满为患,倒逼我们尝试全新的就诊格局来改变现状。”门诊办公室主任黄健说。自去年11月开始,医院全预约系统上线,患者在红房子医院网络挂号后,无需再前往窗口挂号取号,只要“签到”后直接去候诊区域等待即可。想挂个妇科做检查的孙女士表示,“整个流程比以往方便太多了!”   养成普通门诊全预约的习惯并非易事。记者了解到,红房子医院从门诊新一站式自助服务系统,到自助一体机,一直在探索提升服务能级。两年前,医院基于对往年门诊问诊的回顾性分析并自建号池,将原本3小时一次的预约时段缩短至半小时,病人只需在预约时段来挂号付费就能问诊,现场挂号患者则淡然一笑

  透明鱼上发现类经脉组织液定向流动轨迹  科技日报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付丽丽)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然而经络是否存在以及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教授领导的团队在一种透明鱼上发现了类经脉的组织液定向流动轨迹,这是国内首次观察到宏观上与经脉路线吻合的体液流动,为中医经络说的存在提供了证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世界针灸杂志》上。   张维波介绍,团队成员在一种透明鱼上注射了对间质有特异性亲和的阿尔新蓝染液,发现了8条沿体轴纵向分布的蓝色轨迹,其中在背中线、腹中线和侧中线的轨迹与人体督脉、任脉和胆经的循经路线相似。在背中线两侧还出现了两条可互相融合的轨迹,与人体背部的两条膀胱经十分相似,分别称为背侧线1和2。动态观察发现,背侧线的运动主要向头,而侧中线的运动以向尾为主,说明其中存在定向流动的液体。   然后,又对鱼的新鲜冷冻切片进行观察,发现这些轨迹均位于组织间隙的结缔组织之中,其截面多为不规则条状,而非圆形管道,故可排除血管和淋巴管,应为间隙中的组织液。进一步对蓝染的结缔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发现它部分由双层膜构成,在某些地方可分开形淡然一笑

  多个寒武纪早期软舌螺化石属种再现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南京8月27日电 (金凤)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兵等人与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Skovsted博士合作,对采自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纪早期地层中的软舌螺化石开展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发现了10属14种,包括2新属3新种,揭示了该时期华北地台软舌螺动物组合面貌,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古生物期刊Alcheringa上。   软舌螺动物是地史上出现最早的、具矿化外壳的两侧对称动物代表之一,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非常繁盛。软舌螺包括直管螺类和软舌螺类两大亚群,二者都具有钙质锥状管壳及口盖,其中后者还具有一对从锥壳内伸出的弯曲附肢。   “在寒武纪早期,软舌螺通常以二维压扁状态保存于碎屑岩中和三维立体保存于碳酸盐岩中。但保存于碳酸盐岩中的化石多数都被磷酸盐化,它们的锥壳与口盖通常都以离散的形式保存,铰合标本很少。”潘兵说,这也导致长期以来寒武纪早期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较为混乱。   潘兵表示,在该研究中,他和其他研究人员通过醋酸酸泡处理的方式,在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的寒武纪早期辛集组与猴家山组中,发现了大量以三维磷酸盐化方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标本淡然一笑

探访中国最长内陆河:“生态输水,大河归来”  (新中国70年)探访中国最长内陆河:“生态输水,大河归来”   中新社乌鲁木齐8月28日电 题:探访中国最长内陆河:“生态输水,大河归来”   中新社记者 孙亭文   一度因断水而动议搬迁的周先明如今在塔里木河(简称“塔河”)下游种植棉花和红枣;图尔迪·艾麦提赶着逾500只羊在祖辈曾放牧的胡杨林里放牧;因断水而消失的黄羊和水鸟再次出现;凋枯假死的胡杨重新发芽,风沙逐渐减少……这一切归功于“生态输水,大河归来”。 资料图: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尉犁县段的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春意盎然。中新社发 确·胡热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社记者近日沿河堤和国道218线探访了这条地处新疆南部的中国最长的内陆河,据2017年统计资料,该河全流域总人口约1170万人,灌溉面积4594万亩。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多条源流相继脱离塔河干流,加之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塔河水量逐年减少,至上世纪70年代干流下游约400公里河道断流,尾闾台特玛湖干涸,大片胡杨林和天然林草死亡,下游绿色走廊濒临毁灭,极度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因。   为遏制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国淡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