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善芳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6:26 点击:90731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首次系统总结回顾了我国6年来治霾保蓝天的总体成效和主要措施。   不少人对2013年年初的重霾天气记忆犹新,北京、河北等地遭遇了持续雾霾。当时,多地出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部分监测点位PM2.5小时浓度最大值高达1000微克/立方米。华北、黄淮、华东、华南北部等地出现持续20多天的雾霾,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在发布报告时介绍,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实施,中国打响了史无前例的蓝天保卫战。中国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区域明显好转。   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PM10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7%;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北京市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降幅达43%。   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成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区域联防联控。2谭善芳

端午:藿香冬瓜排骨汤 推荐: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 主要功效:解暑、化湿、和胃。 材料:鲜藿香25克、薏米50克、冬瓜750克、排骨300克、生姜适量(3~4人量)。 烹调方法:藿香叶、薏米洗净备用,冬瓜洗净切块(最好保留瓜皮),排骨切块汆水去掉血污,生姜切片,在锅中放入清水1.5升,将排骨、薏米、生姜放入锅中,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继续煲0.5小时,然后放入冬瓜继续煲20分钟,最后放入藿香叶、食盐稍煮2~3分钟后起锅食用。 芒种:砂仁白术猪肚汤 主要功效:温中健脾化湿。 推荐理由:预防湿气中阻及虚寒性胃痛。 材料:砂仁3粒、白术10g、猪肚100g、生姜适量(1-2人量)。 烹调方法:药材冲洗干净;猪肚处理后切细条状,汆水。炖盅内加入除砂仁外所有材料,加水9分满,武火炖15分钟后改文火炖40分钟,加砂仁炖煮约10分钟至有香气飘出,加适量食盐调味,吃肉喝汤。谭善芳

看完上面一波五花八门的粽子“争奇斗艳”,接下来给你介绍一款传统的碱水粽子。在东莞樟木头这个客家小镇,客家人的传统“碱水粽”以独特的方式在“粽”界占据了一席之地。清香、解腻、滑爽的经典味道至今仍然受到客家人喜爱。 在石新社区大和村,有一家做碱水粽的家庭式小作坊,虽无店名,却远近闻名,它不仅备受樟木头客家人的青睐,还有众多香港老主顾会专程到此订购。 小作坊的主人是50多岁的巫姨,每逢端午,她都会和亲戚在家里一起包粽子。 卷起粽叶、填入糯米馅、粽叶上下翻飞、成型的粽子被缠上线……在现场,巫姨的包粽手法非常熟练。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之下,很快就成了一串串碧绿饱满的粽子,一个个胖胖的粽子堆在盆中,让人垂涎欲滴。 客家人称碱水粽为灰水粽,顾名思义,是用灰水煲出来的粽子。碱水粽的制作过程与普通的粽子都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就在于碱水粽用的糯米是用灰水浸泡出来的。那么,灰水到底是什么水呢? “我们樟木头荔枝树众多,而这些灰都是用荔枝木烧成的。”在巫姨的厨房里,一口大锅内盛满了水,水里放着一些榕树叶和榕树根。地上的不锈钢水桶口上,覆盖着过滤网,绿色的茅草和厚厚的荔枝灰土被放谭善芳

保护视力,防治眼部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其中注意营养对改善视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哪些营养素决定好视力 前花青素 它是纯天然的抗衰老的营养素。现有研究证明,前花青素是当今人类发现的最有效抗氧化剂,它的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E高出50倍,比维生素C高出200倍。与其他的抗氧化剂不同的是,前花青素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保护大脑和视神经系统。服用后20分钟就能在血液中检测到。前花青素的主要作用是软化毛细血管,消除眼睛疲劳,改善视力。此外还能够辅助治疗近视、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叶黄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在我们日常饮食当中,食物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种类高达50多种,但只有叶黄素及玉米黄素会聚积在视网膜上的黄斑部,故又称为黄斑色素。视网膜及黄斑部负责感受影像、精细视觉与清晰度,日常辨别色彩、阅读识字等都需要它,如果黄斑部及视网膜长期缺乏叶黄素及玉米黄素,就会影响视力;症状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失明。 此外,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还是唯一能够吸收蓝光和紫外线的营养素,可以改善眼睛疲劳感,减少眼睛“水汪汪”的现象;它们也是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能抵挡自由基对眼睛的破坏,保护眼睛。 0~1岁是眼睛快速发谭善芳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誉为“心脏病学之父”的美国人保罗·达德利·怀特已经提岀步行对健康有特殊的益处这一论点。怀特认为,健康的成人应该把每天步行锻炼作为一种规律性的终身运动方式。 20世纪70年代后,怀特的论点得到了科学验证。在1992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宣布: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在1997年,这一说法得到更有力的证据证明。 当时,有学者对1645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研究对比,发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老人心血管病住院率减少了69%,死亡率减少了73%。因此,鉴于步行对心血管病有着如此明显的预防保健作用,它应该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运动。 更能说明步行是最好的运动的说法,来自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曾提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其中的“广步于庭”,就是在院子里散步的意思,相当于今天的步行。 此外,我国民间也一直有“百练走为先”“百练不如一走”的说法。被西方医学界尊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也曾说“健走,人类最好的医药”。 步行益处 以下,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步行对身体的好处。 步行安全有效 谭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