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输入法pc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4 15:42 点击:88550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患有脂肪肝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在脂肪肝的认识、治疗及预防上,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些误区。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丁华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和观察,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提醒。   误区一   瘦子不会得脂肪肝   正常人的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不少人觉得脂肪肝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瘦子们更是觉得脂肪肝离自己很远。但很多20多岁的人拿到体检报告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是轻度或中度脂肪肝了。脂肪肝到底怎么得的?为啥连瘦人都难逃一劫呢?   《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12.5%~35.4%,发病率已经排到了肝病的第一位。肝脏是脂类合成、运转和利用的场所,并不能大量储存脂肪。当肝脏内脂肪运转失去平衡,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就会形成脂肪肝。权威资料表明,肥胖症、酒精中毒和糖尿病是脂肪肝最主要的三大病因。   肥胖与脂肪肝潜在的因果关联早已众人皆知。但不少医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很多西方人看着很胖,但并没语音输入法pc

  最新数据显示,每年中国癌症发病约430万。恶性肿瘤发病中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男性发病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第一位的为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宫颈癌。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癌症最好的治疗是提前发现癌症,我们需要通过防癌体检预防癌症而不是等到确诊。   防癌体检和健康体检实际上是两个概念。防癌体检的目的是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早期或没有症状的癌症病人,或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或者在癌症细胞发生浸润前,能借助于各种检查手段将其查出。   但是,由于大多数恶性肿瘤早期没有症状,在早期阶段又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和影像学表现,加之各癌种筛检的设备与检测指标的敏感度、精密化不一样,因此假阴性和假阳性、误诊和漏诊等情况确实存在,导致早期肿瘤的诊断的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肿瘤早期诊断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诊断能力、危险因素评估,及对各项检查指标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防癌体检已然成为一种专业化体检,并越来越显示出独立性和重要性。   而通常的健康体检,往往注重常规检查项目的全面性,筛检手段相对简单,并不一定包含针对语音输入法pc

  现在有不少关于鸡蛋的不利传闻,说蛋黄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会升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权威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在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似乎也为这一论点提供了佐证。那究竟鸡蛋是“好”还是“坏”?我们来深入看看。   该杂志发表的这项研究中,有接近3万名成年人参与。研究开始前参与者需要填写一份饮食习惯,在17年间,观察这些习惯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半个鸡蛋的人心脏病发作、中风或过早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6%~8%。   但是,这个研究的设计有几个缺陷,其一,参与者通过回忆填写的饮食习惯不一定可靠;其二,17年间参与者的饮食习惯不可能一成不变;其三,结果得出的关联性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因此,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关于鸡蛋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参考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数据。在2018年发表的一项统计超过50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另一项接近3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一个鸡蛋不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甚至还能降低卒中的风险。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应该了解,我们吃进去的语音输入法pc

  老年人为什么总是被骗子盯上?美国拉什大学的科学家近期研究给出了答案:这可能是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或者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预兆”。   研究人员在为期6年时间的调查中,通过各类电话销售诈骗法追踪评估了935名脑部健康老人的“防骗意识”,检测参试者发现“这是陷阱”的速度。结果发现,约一半人出现了一旦接了未知来电就难以挂断、长时间倾听“销售员”宣传等上当受骗的倾向。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研究人员对参试者进行每年一次的详细认知测试,结果显示,151人被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症,255人患有轻微认知障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诈骗试验中无法识破骗局的参试者患认知能力下降或老年痴呆症的概率是有防骗意识者的2倍。   研究人员表示,“防骗意识”丧失预示认知能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记忆和思维受损之前,已经出现了社会判断能力的变化。他们提醒,容易上当的老年人家属应警惕未来有迷路、走失等更加危险的事情发生。▲ (若 伊)语音输入法pc

  便秘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近日,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爱挑食与便秘等如厕难题存在显著关联。   研究领导者马克·菲什拜因博士带领团队,对66名3~5岁、有便秘症状的儿童进行了大脑感觉处理模式的评估,以研究儿童神经敏感性与如厕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有习惯性便秘的学龄前儿童普遍对感官刺激的反应比较强烈,这些孩子更容易尝出食物的特殊质地、味道或气味,同时他们还会对噪音、亮光或其他刺激感官的事物做出比常人更夸张的反应。上述过度敏感的反应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不舒适感,导致产生挑食等逃避行为倾向。   过去已有研究证实,孩子挑食不仅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发育滞后,由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较少,也可能引发便秘。该新研究为专门治疗儿童习惯性便秘的临床医生打开了新的思路,可以通过对存在神经敏感性问题的孩子进行干预来综合治疗儿童便秘。▲ (徐 蔓)语音输入法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