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12:50 点击:663950

  黑木耳好吃,但栽培菌袋废弃后形成的白色垃圾却难“消化”。全国黑木耳产量第一市(县级市)黑龙江省东宁市,通过废弃菌袋燃料化、肥料化,使这座黑木耳之城正逐渐告别“白色烦恼”。   东宁市位于中俄边境,山多地少,“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市多年来坚持发展黑木耳产业,年生产规模达12.5亿袋,产量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带动4万余户菌农致富。但黑木耳在拉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每年产生废弃菌袋约25万吨,其中菌包塑料袋2500吨。   驱车行驶在东宁市东宁镇、大肚川镇等地的公路上,随处可见黑木耳等菌类生产的基地、大棚,一排排或立着或挂着的白色菌袋,是木耳生产的基础,通常由白色的塑料袋及内部的菌糠构成。   “以往农民一扔了之,在河道里能堆到一人高。”站在东宁市大肚川镇团结村佛爷沟河旁,东宁市农业局副局长赵清发谈起昔日污染直皱眉。他说,四年前全市有29处重点污染区域,虽然采取了集中堆放、宣传教育等方式治理,但是效果欠佳。   大肚川镇大肚川村农民朱永霞说:“以前菌袋扔得大道上、河里哪儿都是,咱也知道这玩意儿污染环境,但不扔也没招啊。”   产业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东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首批12家河北省直部门管理企业完成脱钩移交,标志着河北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次首批移交,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实施主体。   据介绍,企业移交后,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将抓紧制定具体方案,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以股权运作、基金投资、价值管理、改革重组、有序进退为手段,按照“培育壮大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原则,深入推进脱钩企业的重组整合。   同时,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还将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本监管,制定统一的接收企业统计、报告、管理、运营等规章制度和体系,将移交企业纳入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实施一企一策,逐家制定接收工作方案、职工安置方案、重组整合方案等,确保脱钩企业能够 “接得住、管得好、能发展”。   据了解,首批移交的12家试点企业,涉及省工信厅、省工商局、省供销社等多部门,目前省国资委正在与省直多个部门密切协作,筹划实施第二批273家企业移交工作。 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8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联合召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确保划转工作平稳落地进行统筹布置安排。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会保险费和第一批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先行划转的非税收入。   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指出,下一步,请各省政府将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工作纳入本省机构改革“大盘子”中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工作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常态化部门协作机制,统筹指导相关部门细化分工、密切配合,对表推进、到点验收。同时,要积极探索部门间关联业务“一站式”联办服务,共同推进顺畅高效履职、便民利民惠民,充分彰显新体制的新优势。   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程丽华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深入研究论证适宜划转的非税收入范围和项目,根据“成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周密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门加速落实降杠杆工作。记者从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未来降杠杆工作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成为未来降杠杆的重点。同时,下半年有关降杠杆的配套政策也将加速出台,进一步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支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降杠杆中的作用。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前,完善转股资产交易机制、加强转股股东权益保障、完善“僵尸企业”债务处置政策体系三项任务将完成。将进一步研究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集中开展转股资产交易,提高转股资产流动性,并进一步加强转股股东权利保护的政策措施。而处置“僵尸企业”及去产能相关企业债务的综合政策以及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具体政策也将研究出台,加快“僵尸企业”出清。   除此之外,包括健全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24项工作也将持续推进。   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陈洪宛表示,在推进去杠杆工作中,将着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措施推进具有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优质企业降杠杆、减负债。相关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选择转股对象企业,实现市场化转让债权、市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每年‘过桥’期间,企业都会损失10%-20%的营业额。”沈阳一家从事调味品等商品批发的经销商称,他的企业在“过桥”期间必须紧缩流动资金减少供货。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过桥贷款”的产生在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先还后贷”管理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负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作为一种过渡性贷款行为,过桥贷款是中小微企业争取续贷、解决短期流动性不足的无奈之举,凸显了实体经济面临的融资困境。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须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特别是针对续贷难的问题,银行应将信贷风险管控的关口前移,做到精准施策有保有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网民“鲤行者”认为,过桥贷款的畸高利率不仅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资金压力,还对小微企业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一旦企业因资金流断裂无法还上贷款而倒闭,会牵涉到多方利益,引发连锁反应。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向,是如何确保符合贷款标准的企业完成续贷。”网民“王剑”分析指出,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是银行将信贷风险管控的关口前移,并加强道德风险的防控力度。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