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川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9 10:51 点击:650166

原标题:标兵奋斗故事 砥砺强军斗志 本报讯 陈洁报道:“当时,我抱着必死的决心写下遗书奔赴战场……”近日,中部战区陆军某团结合主题教育举办“别样的青春,同样的梦想”访谈活动,3名参战老兵应邀来到官兵身边,同年轻战友谈体会、话使命,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强军故事穿越时空直抵心灵。 该团领导介绍说,在主题教育中,他们通过组织“最美青春故事”分享活动,挖掘整理团队不同时期功臣楷模和标兵典型的青春奋斗故事,激励官兵不负韶华、建功军营;常态化评选表彰“青春之星”,并利用“强军风采”主题灯箱、“利剑微视”网上直播平台等载体广泛宣传,引导官兵在见贤思齐中汲取精神养分、砥砺强军斗志。 一个个精彩的青春故事,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担当的青春更出彩,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如今在该团,一等功臣秦伟、二等功臣刘生本等团队典型成为广大青年官兵的偶像。前不久,列兵小徐一度出现训练怕苦怕累的思想苗头,在骨干刘先才先进事迹的感召下,他重燃斗志、刻苦训练,立志争当精武标兵。 青春正当时,强军进行时。前不久,该团赴空军某飞行训练场进行跨军种联合训练,官兵探索改进10余项防空作战战法,使部队实战能力进一步提高。翟晓川

原标题:海训,请带好“安全锦囊” 三伏酷暑,海训正当时。由于海训场驻地条件差、气候炎热、管理严格、生活紧张等,海训官兵面临的心理应激因素多,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影响濒海训练效果。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解放军第85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昊,为广大海训战友讲解如何应对海上突发情况的相关知识。 濒海训练,最大的危险就是溺水。当水充满人体的呼吸道和肺泡时,会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还可能出现喉头痉挛,缺氧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肌缺氧,心跳停止。此外,还会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甚至死亡。一般情况下,导致溺水的原因主要有抽筋、呛水、体力不支、被水草缠住等,常见处置方法有以下几种: 保持冷静。溺水身亡的悲剧主要就是在水中拼命挣扎,喝了很多水导致身体浮不起来,以及体力消耗殆尽。溺水后不要乱挣扎,一定要冷静处理,尽量不要浪费过多的体力。此外,当救助者出现时也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忙的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这会妨碍救助者的行动,应听从救助者的指挥,否则会导致救助失败。 学会呼气。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不要大口呼气。尽可能使身体浮在水面上,呼叫并等待救援。当感觉身体开始上浮时,应翟晓川

原标题:李耘生:雨花台前血染的信仰 雨花台,一座聚集着烈士英灵的山岗,静默无语。 1932年6月8日,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被押往雨花台刑场,在生命最后一刻,牢记信仰的他被敌人问及“有什么遗嘱?”李耘生坚定地对刽子手说:“我的遗嘱就是盼望亲人与你们斗争到底!”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西李村文化大院内,辟有李耘生事迹陈列室。其生平事迹、丰功伟绩、革命精神是广饶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营市建立的第一个烈士事迹专题馆,如今,李耘生事迹陈列室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受到各界好评。 李耘生,1905年出生于西李村一个农家,自幼聪慧,在学校品学兼优,l919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省立青州第十中学。此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李耘生在进步师生带动下,满怀爱国激情,走上街头,参加了青州各界人士组织的万人大会和游行示威。 1923年10月,李耘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2月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2月,李耘生调任中共山东地委,负责组织工作。1926年底,为了适应北伐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从各地抽调一批优秀干部到武汉工作。1927年1月,李耘生来到武汉,任中共武汉翟晓川

原标题:涉及官兵利益的事“马上就办” 本报讯 陶蕾报道:“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部队的救济金。”8月初,北部战区空军某通信站一名战士的母亲罹患重病,站党委得知情况后的第二天就送去了救济金。该通信站政委张彦介绍,这是他们改进作风、让组织关怀第一时间送达官兵的缩影。 年初调研中,基层官兵反映机关为基层办了很多实事,但服务效率有待提升。一名基层战士说,机关在一些服务基层的事项上“不是不办,而是习惯缓一缓再办”。比如,一个连队营房出现破损,让等其他连队报上来后统一维修;连队反映洗澡难问题,让等明年列入为基层办实事计划再解决。 该通信站党委分析认为,机关办实事“缓一缓”的背后,是机关服务基层没有站在基层的角度考虑问题。随即,他们从机关自身抓起,在为基层办实事中建立检查反馈机制,既看办实事最终结果,又看办实事过程中是否存在拖延行为,引导机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实施暖心惠兵工程,为官兵排忧解难。 转变服务基层作风,关键在党委带头。为基层办实事难免会涉及到动用人力、财力、物力,一班人在大笔经费开支、工程项目招标等一些需要党委研究的事项上,坚持依法依规尽快履行、该论证的内容加快论证充分,翟晓川

原标题:守望历史 展望未来 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纪念日。当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呈现出明显改善的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值此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双方应不忘初心,恪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推动中日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指明方向,友好合作硕果累累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战略决断,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条约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包括日方深刻反省战争责任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表态,明确宣示中日两国要持久友好下去,为中日关系确立了政治基础和法律规范,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中日关系全方位发展铺平了道路,影响深远。在此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为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也借此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双方逐步建立各层次政府对话机制,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加深。各类民间交流也全面铺开。中日友好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日本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朱建荣看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继中日邦交正翟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