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9 02:59 点击:640899

原标题:读懂光荣牌的光荣感 小小光荣牌,浓浓拥军情。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对进一步做好光荣牌悬挂工作作出规范和安排部署。这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的实际步骤。 一个“光荣之家”的牌子,不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也不是权势和名望的标识。然而,看到这个牌子,就知道这个家庭有人参过军或正在部队服役。“光荣之家”承载着从军报国的无限光荣,体现出社会对军人的尊崇。这是军人的荣誉,闪耀着许党报国和精武强能的光辉;是军属的荣誉,镌刻着支持国防和奉献军队的精神;是社会的荣誉,传递着富国强军和崇文尚武的风貌。读懂光荣牌铸就的光荣感,就能充分理解这项举措的意义和价值。 一切真正的荣誉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光荣牌也不例外。据媒体报道,2005年6月,黑龙江宁安地区发生泥石流灾害,数万群众被困。某团奉命抢险救灾。在沙兰镇,一位转移到安全地带的老人突然折身而返,从被泥石流冲压变形的门框上摘下那块“军属光荣”牌匾,紧紧抱在怀中。虽然只是一块小小的牌子,却体现出他对保家卫国的推崇、对人民军队的深情。 一王天琦

原标题:汪铭:艰难何所惧 在陕西省神木市驼峰山下的窟野河畔,保留着近1平方公里的老街区,走进纵横密织的巷道,依然是古朴风格的明清四合院,其中一座便是革命烈士汪铭的故居。 汪铭,陕西神木人,生于1903年4月。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在这里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192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冬,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汪铭任地委技术书记,在学生和工人中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员和党的组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阎锡山在山西实行“清党”,太原笼罩在腥风血雨中。汪铭临危受命,化名王德昌,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秘密往返太原、晋中等地开展工作,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1928年夏,汪铭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1929年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山西党组织和中共山西省委多次遭到破坏。1928年底,汪铭秘密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并送上《汪铭来的任务与对中央的要求》的书面报告。1929年3月25日,周恩来起草了《中央给顺直省委并汪铭同志的信》,为在白色恐怖下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在白区开展党的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王天琦

原标题:奋斗的青春在战位闪光 回首来路,奋斗从未止步;倾听事迹,件件感人至深。日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奋斗的青春”青年岗位标兵颁奖暨汇报展示活动。7名在各自岗位上表现突出的青年代表,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与感悟,传递出“战位有我、奋斗不息”的强军正能量。 今年以来,该院通过基层推荐、网络投票等方式,开展“优秀青年岗位标兵”和“十佳青年岗位标兵”评比活动,经推荐考评,7名代表从全院青年中脱颖而出。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青年,我们应该立足岗位,潜心研究,练好救死扶伤的真本领。”曾多次获得军地医疗成果奖项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明登台,深情讲述他的科研攻关之路。为解决颅内出血这一战伤救治难题,他设计出两种血肿引流管,不但能引流积血,还能注射药物防治感染。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李晓创新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康复方法,既能预防官兵训练损伤,还为保健工作提供了卫勤支持。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孙天骏讲述了抢救4名重伤员的经历:从顺利转运到研究方案,从手术救治到并发症防治,每个环节他都和战友密切协作,圆满实现了救治目标。 这次评选出的青年才俊中,有普通护士、勤务班长,也有科室医师、机关王天琦

原标题:夏练三伏如何科学补水? 健健:康康,前不久支队组织极限“魔鬼周”训练,刘班长完成20公里负重越野后,嘴唇发白,直接晕倒了,过了半个小时才清醒过来。 康康:刘班长应该是脱水了,夏季气温高、光线强,再加上高强度训练,如果补水不及时的话,很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甚至昏厥等症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健健:看来刘班长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补水不及时造成的。 康康:是的,训练中及时补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中暑或者脱水。 健健:说到训练场补水,我还注意到有的战友喜欢训练后“豪饮”,常常将整壶水一饮而尽。 康康:这属于过量饮水,对身体同样有害。大量水分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会使血液稀释和血量突然增加,长期如此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饮水还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也称“水中毒”。人体大量出汗以后,在丢失了水分的同时也丢失了不少盐分,如果在这时一次性摄入过量白开水而不补充盐分,就会造成血液中的盐分逐步减少,吸水能力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水中毒,具体的症状是头晕、眼花、口渴、眩晕,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 健健:过量饮水的危害还真不小,那每王天琦

原标题:“老箱底”翻出好日子 2003年年初,当兵的儿子和儿媳办完结婚登记,兴冲冲地跑回家,将结婚证书拿给我和老伴儿看。 从那天开始,我们老两口的话题就围绕着儿子的婚事操办打转转。晚上睡不着,我俩掐指计算,除了定亲礼和买“几大件”外,床上用品至少要有“两铺两盖”,外加两条毛毯。 我这个“甩手掌柜”,平时油瓶子倒了也不知道扶,现在遇到了难题,一时没了章法,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老伴儿发呆。不料老伴儿说:“‘两铺两盖’和毛毯咱有现成的,可比那现买的有意义。”见她一脸轻松的表情,我疑惑地问:“有现成的,在哪儿呢?”她随口答道:“咱有‘老箱底’呀!”“啥‘老箱底’?”面对我的追问,她笑而不答。 第二天天刚亮,还在酣睡中的我被一声“扑通”惊醒。睁眼看去,原来是老伴儿正从凳子上蹦下来,手里抱着从吊柜里拿出的一个包裹。老伴儿极小心地打开来,里面是两条毛毯和两条绣有精美图案的缎子被面。 见我诧异的眼神,她得意地问:“咋样?咱这‘老箱底’还行吧?”说罢,她坐到床沿上,抚摸着其中的一个被面,满脸凝重地问我:“还记得吗?这是你第一次领我见公婆时,婆婆给的见面礼。” 老伴儿的话让我想起了我们结婚那会儿王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