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朋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14:45 点击:62557

香港的政制改革拉锯战,在最后一刻出现了峰回路转的结果。6月21日,在立法会审议和表决2012年政改方案的前两天,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接纳民主党提出的修改建议,打开僵局。最后,在赢得民主党的关键支持票下,方案顺利获得通过,为香港政制向前发展,迈向终极普选立法会和行政长官,迈出重要的一步。一切得从30年前说起。“双普选”之由来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展开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香港民主运动也在这个时候出现,港人在思考1997年之后何去何从时,亦开始提出民主化的诉求。如今最大的反对党民主党,它的前身包括汇点、太平山学会等,加上这个时候涌现的其他论政团体,被统称为“民主派”。同一时间,英国人亦开始进行其非殖民化部署,下放政治权力,启动了所谓的“代议政制改革”。在此之前,立法机关内的所有议席,都是由殖民地总督委任,而代议政制改革只踏出一小步,它并没有如当时民主派所要求的那样,在立法机关成立时引入“直接选举”议席,而是于1985年引入了“间接选举”以及“功能组别”两类议席。间选议席在1991年之后由直选议席所取代,而功能组别议席则保留至今。所谓功能组别议席,就是让工商界,以及专业界这些精英圈子,比起庶民来,手上多了一票,可以各自选出他陈志朋

胡适真是个老小孩。有人去看晚年的他,谈话间引用古人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回应道:“为天地立心”是什么意思?你能给说清楚吗?以后这种说不清楚意思的东西就不要再说了。我想像他说这话时的神情,一脸的孩子气,有点不耐烦。一辈子死不悔改的实证主义者,最看不惯的就是含糊其辞。回想我自己的经历,也常常这样不解风情。比如,读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千古名句时,我就忍不住困惑:这里的一、二、三后面的量词以及量词后面的名词是什么呢?又比如,儒学大师朱熹讨论先有理还是先有气:“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搭挂处。”读到这样的文字,我又会不识趣地想:朱博导啊,能否定义一下什么是“理”什么是“气”? 实证精神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根基的传统之一。据说中国人崇尚的是“意境美”,不屑于西方人把鼻子画成鼻子、眼睛画成眼睛的透视观,又据说中国人精于“整体主义”观,看不上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认识论,于是在意境美和整体主义的感召下,中国一切学问往往都被搞成了文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就不说了,连医学也是如此,“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陈志朋

1970年2月8日的上午,在温哥华城郊的寓所中,50岁开外的吉姆·波伦满腔苦闷。几个月来为反对美国核试验奔波劳碌,可是万事不顺,一切还是停滞不前。妻子玛丽安慰着丈夫,顺口说道:何不乘船启航,到那里对抗核试验?几十分钟后,波伦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们将会乘风破浪,开船前往安奇卡岛,抵抗核弹。美国若是按照计划强行核试验,就得先把我们拖离试验区。总得有人采取行动。”次日,《温哥华太阳报》以头条报道,公告天下。波伦当时只是头脑发热,并没有周密计划。但却一石激起千重浪。就波伦夫妇异想天开的创意,同道友人开会讨论,与会者都兴奋不已。米已成炊,行动也就如箭在弦。散会时,波伦早前在反战示威中认识的好友欧文·斯托,在跟一个年轻人道别时,亮出两根手指,做了个象征和平的手势。对方不假思索,回应道:“就做个绿色的和平。”日后举世闻名的绿色和平组织,就这样宣告诞生。波伦1926年出生在纽约,曾于“二战”中应征入伍,从海军退役后,最终找到了一份工程师的工作。雇主接到军火订单,设计一种新式的步兵肩扛火箭筒,火箭内填塞细碎锋利的金属片,旨在致残而不是致死,从而让敌方的战地医疗不堪重荷。波伦无法违背良心参与研制这种邪恶的武器,毅然辞职。1969年,美国首次在安奇卡岛进陈志朋

摘要:文章以项目管理体系能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论点,着重论证了构建项目管理体系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事实,鼓励建筑类企业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模式并完善项目管理和服务体系从而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键词: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18-0168-02项目管理是建筑业行业管理的一个窗口,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基层、最基本的管理。项目管理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至今已在社会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更是把“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与此同时,在社会日益市场化和制度化的今天,核心竞争力已经演变成为所有企业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且立于不败之地的隐性支撑。我们将从论证构建项目体系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入手,全面阐述项目管理体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此带出构建项目管理体系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不可替代性。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背景在2001年12月12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企业也开始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从此,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而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陈志朋

简单地把医患矛盾归结为医院和医生的责任,是极不公正的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包括舆论的烘托,医疗费用已经成为一个“群情激愤”的敏感话题。但是,要解决问题,还需理性的讨论和专业的研究。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不但在中国,在世界各国都经常受到批评。不少国家的老百姓都抱怨他们的医疗体制浪费和昂贵。中国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既是世界共性的问题,也有自身的独特原因。第一,每个人为健康支付的费用是其生命价值的函数。当人们在解决温饱以后,愿意为健康支付的费用,常常高于收入增长的速度,国家预算的医疗卫生开支也往往高于GDP增长的速度。美国在1960年时,国民支付的医疗费用占GDP的5.3%,1980年上升为8.9%,1990年上升为12.2%,到2000年已经占到GDP的13.5%。还是在美国,1992年时,医疗保健支出已经取代食物和烟草,成为居民第一位的支出;在1997年时,美国居民收入的17.4%用于医疗保健,15.1%用于食物和烟草,15.1%用于住房。在中国,当人们从温饱进入小康以后,医疗费用的占比越来越高也是必然趋势。第二,随着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在GDP中的比重也会快速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本身就是医疗卫生费用提高的直接结果。中国用占世界2%的医疗卫生资源,陈志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