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科技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9 22:00 点击:60257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将保持渐进加息步调原标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联储将保持渐进加息步调   中新社纽约7月17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17日在美国国会听证时称,美国目前经济增长强劲,通货膨胀率稳定,美联储将保持渐进加息的步调。 资料图: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   当天,鲍威尔在出席国会参议院银行、住房及城市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作上述表示。他说,美国经济目前表现良好,根据通胀率进行修正后,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2%,二季度的GDP增速可能更高。他指出,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就业快速回升、税后收入增加、消费者乐观情绪促进消费增加,等等。鲍威尔说,今年上半年,美国平均每月新增21.5万个工作岗位。6月失业率降至4%,接近过去20年的最低水平。商业投资持续保持健康增长。其他国家经济运行良好,支持了美国制造业和出口。   “根据目前的形势,保持渐进加息是当前的最优选择。”鲍威尔称,美国通胀率近期略微高于2%,通胀率整体更接近美联储设定的2%政策目标,这一水平的通胀率最有利于在更长时期内实现物价稳定和就业目标。美联储当前的挑战是如何将通胀率保持在2%左右。他表示,如果加息太慢,通胀可能快速蹿升同济科技

  在当前“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下,人民币想要打破国际市场对美元、欧元的使用惯性、路径依赖,最终实现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仍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必须不懈努力。面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和货币格局的变迁,加强宏观政策国际协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都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外宏观政策负面溢出效应的严重冲击。为此,需要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宏观政策分化的外部性和传导机制,探讨实现宏观政策国际协调的总体框架和有效路径,为顺利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阶段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策沟通和协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策溢出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有力保障宏观政策实现预期效果,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助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目标实现,形成更加稳健、平衡的国际货币新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逐渐从中国的主权货币发展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过程。在当前“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下,人民币想要打破国际市场对美同济科技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16日举行的中新社国是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如此平稳,是因为我们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动能形成的关键期。   “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潘建成解释道,所谓韧性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中国经济运行依然平稳。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2个季度,增长速度维持在6.7%到6.9%之间,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潘建成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不仅表现在增长平稳,还表现在物价平稳和就业平稳。CPI连续六到七年在2%左右波动,长时间没有出现通货紧缩危险,PPI也呈现健康发展的态势,改变了过去连续54个月下跌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那段日子非常难过。从2016年10月至今年上半年,PPI同比保持温和的上涨态势。PPI的温和上涨意味着工业品市场需求平稳,所以这都是比较好的条件。”此外,就业形势不断改善,失业率呈温和下降的态势。   潘建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如此平稳,是因为我们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动能形成的关键同济科技

  由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金融改革发展与现代金融体系”研讨会暨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2018年上半年金融分析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表示,大国崛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不仅是世界强国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必要工具。我国金融形势严峻,经济体系中仍旧有非常强的顺周期特征,金融衍生工具等产品仍存在过多脱离实体经济的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他特别强调,金融对于大国的崛起是必备条件,需要构成和完善健全金融体系的硬件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萍指出,虽然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依旧要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防范金融重大风险。她认为,国内金融业改革发展和金融治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宏观调控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微观审慎监管中,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仍有待理清和明晰;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仍然偏低,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占比长期较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营商环境仍待优化。“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调整,大冲突时同济科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科文献共同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8)》指出,京津冀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亟须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提升城市群整体实力。   第一,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一是搭建京津冀创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建立“京津冀创新要素服务平台”。为创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搭建桥梁和互通机制。二是构建创新主体交流机制。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第二,构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一是在劳动力要素流动方面,建立京津冀区域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资本流动方面,对接三地功能定位,建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财政资本跨域流动机制。二是要立足三地功能定位,引导企业业务错位发展。制造业方面要依托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和津冀先进制造业基础,天津应加大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投入,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最终形成产业链并扩展延伸。京津应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强化研发活动。将产业链中低端配套放在河北,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区域产业深度合作。三是以配套服务机制为保障。建立如区域内同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