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教务系统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10:13 点击:511937

原标题:自我纠错也是一种担当 有一次,董必武同志因为六角钱平不了账,十分自责,他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他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党员领导干部是各项工作的决策者、筹划者和组织者,其一举一动都有极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在对待自身错误上敢不敢闻过则喜、知错就改,也体现了一种担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但关键在于对待错误是否有正确的态度。有的同志不能正确认识自身错误,“手电筒专照别人,不照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找借口把责任推给别人;有的唯恐被揪住“小辫子”,影响权威、降低威信,对错误百般遮掩,甚至“背着牛头不认赃”。越是敢于自我纠正,越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认可;越是遮遮掩掩、躲躲闪闪,越是会被群众瞧不起、看不上。正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有坚持自我纠错,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不足,及时纠偏正向,真正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吃一堑,长一智”。 习主席曾指出,面对群众的眼睛,领导干部自我要求越严格越好,勘误纠错越主动越好。犯昆明学院教务系统

原标题:再回首,我心依旧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博士讲师刘涛—— 换掉戎装,依然心随战机一起飞 ■陈 卓 夏凌云 袁启迪 初春深夜,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教员刘涛消瘦的手紧攥着一支红笔,正快速在课程讲义上滑动。不知不觉6个小时倏忽而过,厚厚一沓《电磁场与电磁波》讲义,早已被批注得密密麻麻。 在案牍如山的资料上,赫然摆放着刘涛的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申请书。 这样执着的工作劲头,刘涛始终如一未曾改变。“无论穿不穿这身军装,我奉献的都是自己热爱的国防事业,这比什么都重要。”春节刚过,作为大学第一批自愿转改文职人员的现役教员,刘涛的选择在学院引起不小轰动。 论困难,他不比别人少,妻子体弱,女儿刚满一岁;论资历,不比别人低,他是一名有着23年军龄的老兵;论能力,他让多数青年教员望尘莫及,进站当过博士后,研究方向“新型电磁超材料及在天线中的应用”在社会上炙手可热,作为主研人员曾参与国家和军队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因为专业原因,他面临转改文职人员。不少身边人相信,如果他选择自主择业,将拥有更丰厚的收入和更安逸的生活。 军队谋打赢,非一线作战部队干部转改文职人员是大势昆明学院教务系统

原标题: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究竟是一种静止不变的终极状态,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回答是明确的。他们始终从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主义,强调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个充满辩证运动、不断发展改革的社会。1890年8月21日,恩格斯在致奥托·伯尼克的信中写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强调事物是运动发展的,提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同时,他们把整个人类社会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他们看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应当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需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向比较成熟、从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依据社会发展的成熟程度,明确提出未来社会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它在各方昆明学院教务系统

原标题: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 习主席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加强文职人才队伍建设,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好“引、育、留”组合拳,让各职各类人才在强军兴军舞台上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坚持多措并举引才。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用好军地各类传统和新兴媒体,广泛宣传文职人员政策规定,讲好文职人员的职能定位、身份属性、待遇保障和职业前景,让地方优秀人才看清军地就业形势、掌握政策比较优势、找准个人发展方向,增强投身强军兴军事业的坚定信心。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延揽人才,采取网上发布信息、参加人才推介、举行专场招聘等形式,主动深入地方高校、人才市场挖掘人才,对部队急需、素质过硬、志愿献身国防的优秀人才、特殊人才,用足用活政策,切实将其吸纳到部队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充分发挥文职人员政策制度的强大吸引力、优势竞争力,坚持岗位特设、直接引进相结合,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德技双馨的知识精英、技术精英、管理精英等优秀人才集聚到部队。 聚焦强军备战育才。习主席强调,昆明学院教务系统

原标题:“战友,你在我们心中从未远去” “磊磊、树朋,我们永远思念你们!好兄弟,放心吧,你们未竟的使命由我们来担当!” 4月2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南苏丹的国土上,中国第4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四级军士长李东和战友们来到营区车场,在105号步战车旁整齐列队,举行公祭仪式,深切缅怀牺牲战友。 2016年7月,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朱巴激烈交火,一枚火箭弹击中了正在执行难民营守卫任务的105号步战车,中国第2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李磊、杨树朋不幸牺牲。当时,李东是105号步战车车长。怀着对战友的思念和崇敬,去年11月他毅然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公祭仪式上,官兵们向烈士牺牲的105号步战车鞠躬默哀,献花敬礼。维和步兵营营长陈西明深情致辞:“英烈虽逝,但精神长存。作为中国军队‘走出去’的代表,我们一定要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继承烈士遗志,坚决履行好维和使命,在世界舞台上接力打造中国维和军人的良好形象,为南苏丹和平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13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这13名烈士,或是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或是在空袭中遇难,或是在任务区染病去世……他们用行动兑现了忠诚履行使命、维护世昆明学院教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