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相逢简谱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5 04:16 点击:395578

原标题:翘首以盼,你终于来了 “文职人员的地位作用将更加凸显,进出渠道将更加顺畅,职业发展将更加稳定,待遇保障将更具优势,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新修订的文职人员条例颁布实施的喜讯传来,海军404医院文职人员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加倍努力工作,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隋学良摄人生何处不相逢简谱

原标题:渴望“胜利之吻” 【主人公小传】刘静,单位首批经全军统一招录聘用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连续10年业务考评为优秀,先后3次在疗养院组织的专业技能比武中力拔头筹,多次被各级表彰为训练先进个人,被疗养院评为2016年度“最美二疗人”。 一头清爽整齐的短发,一双聪慧机敏的眼睛,给人干练洒脱、活力四射的印象。初冬,记者在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见到特勤二科护士长刘静时,她正忙于出席海军后勤部军人代表大会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够以非现役文职人员代表身份参加此次会议,自然是对她不菲工作业绩的再度褒奖。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2006年初来乍到时,和很多年轻女孩一样,刘静激情满怀,但疗养院日复一日繁琐细碎的打扫卫生、天复一天枯燥乏味的铺床叠被,让她的逐梦热情迅速衰减,亲朋好友询问工作情况后流露出的唏嘘叹惜,更是让她多少有些泄气。“每天这么辛苦值得吗?”“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哪里?”夜深人静,诸如此类的问号时常萦绕心头。 了解到事情原委后的疗养院政委马志昌主动找到刘静,谈话中提到的那个闻名世界的经典故事,深深拨动了她的心弦: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时代广场狂欢的人群中,年仅18岁的美国水兵麦克达菲,拥吻了身边人生何处不相逢简谱

原标题:当下创作需补英雄钙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英雄叙事讲述着世界通行的话语,英雄精神绽放的是恒常人性的光芒。作为中国当代英雄叙事的重镇,军事文艺理应在彰显新时代文化自信、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建构新时代英雄价值等层面做出回应、寻求突破。今天,我们邀请四位青年评论家、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梳理研判英雄叙事的瓶颈问题和发展空间。 ——编 者 英雄情结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共同情结,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为大量的英雄形象及其承载的理想主义精神与崇高美学追求。 进入20世纪以来,五四新文化所孕育的中国现代新文学发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文学进入了一个以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生命尊严为精神主潮的文学新时代。五四新文学的英雄形象及其伦理文化内涵,在延续传统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了新的民族国家、独立人格、革命、自由精神等新文化意蕴。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茅盾《虹》中的梅女士、巴金《家》中的觉慧、蒋光慈《冲出云围人生何处不相逢简谱

原标题:不妨多一些迷彩情结 11月3日,习主席身着一身戎装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照片再次刷爆朋友圈,很多网友感叹:“穿上迷彩服的习大大真帅,展现了大国领袖、军事统帅的风范。” 习主席这种戎装在身、为战备战的理念通过新闻和电视画面传递给了每一位中国军人和人民群众,在极大提振军心士气的同时,也给广大公务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迷彩情结,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心深处对国防的真挚感情。对广大公务员而言,更是一种潜在国防意识和素养的直接体现。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的国防素养。先秦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仅军事家、政治家缜密审察战争,思想家也倾注大量精力于战争研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而武备就包括重视国防及军事教育训练。宋代则出台《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并将军事学设为官学。 我们党历来注重培养公务员的国防素养,早在1985年国防大学成立之时,国务院、中央军委就批准在该校设立国防研究系,招收地方省级以上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司(局)级以上干部入学。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00多所县级以上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了国防教育课。 地方公务员学军事,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防意识,也人生何处不相逢简谱

原标题:为“迷彩天兵”逐梦蓝天蓄力 “核心力量极强、大腿肌肉发达、各项耐力很高……”谈起伞兵的身体素质,空降兵某部下士杨小龙这样说道。杨小龙的评价并非“自卖自夸”,在空降兵部队,从将军到列兵都要跳伞,而杨小龙谈到的身体素质则是保证跳伞安全的基本条件。 结合跳伞训练的特点,空降兵某部在平时开展了多样化的体能训练,练强伞兵的身体素质,为他们撑起“生命保护伞”,为空降作战能力的提升打牢根基。 要想飞上天,先过力量关。在跳伞训练中,对伞兵的力量要求最为严格,“一脚踹死牛”就是形容伞兵腿部力量的强大。为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少不了对双腿的“特殊照顾”:100米蛙跳,每天往返两三次;深蹲起立,一次做300个以上;400米加速跑,冲刺到腿软…… “这些只是我们加强腿部力量训练的‘开胃菜’。”上等兵卢俊林表示,“跳平台”才是对腿部力量的终极锻炼和考验。在训练场,记者看到,卢俊林两脚并拢、大腿与小腿成120度,从2米高的平台上一次次跳下。 “砰!”落地瞬间,强大的冲击力从地面传到他的双脚,而他却腿不弯曲、手不撑地。“三肿三消,方上云霄。”就是在这样反复的练习中,伞兵们练强了腿部力量,练就了空降兵的“铁腿人生何处不相逢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