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8:21 点击:29201

电气二次设备安装是电气安装中较重要的一部分,安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投运后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下面主要探讨了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工艺及施工方法。电气二次 安装 综述一、概述电气二次设备安装是电气设备安装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安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投运后的长期稳定运行。二次设备安装包括电缆管埋设、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电缆盘柜安装及盘柜内二次接线等。二、电气二次设备安装电缆管制作及埋设电站建设中,首先是电缆管制作和埋设工作,电缆管制作的工艺粗糙不符合规范要求,将使电缆在调试和运行时存在严重隐患。预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项目的施工。电缆管制作和预埋应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1.电缆管制作审核完设计图纸后,结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进行下料,检查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等。并对其进行除锈、防腐处理。电缆管弯制前,管内穿镀锌铁线作为电缆敷设拉线用。电缆管弯制后,不得有裂纹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管口应做成喇叭口形状,以防滑伤电缆。2.电缆管埋设根据土建仓号砼浇筑进度,按设计施工图纸铺设。电缆管穿过建房玄龄

导流洞洞身混凝土衬砌,有于受到构筑物截面的限制,没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更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在工作面狭小空间内施工具体有很大优越性。一、混凝土配合的确定原材料的选择。根据导流洞特点和现场施工设备,配制满足设计要求的泵送混凝土,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很重要。1.水泥。根据水泥试验比较,最后选择了强度等级为42.5Mpa通硅酸盐水泥。此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4%至28%。初凝时间为4至5小时,终凝时间为6至7小时,28天抗压强度在43至45Mpa之间 。2.外加剂。采用CAS-Ⅱ型引气剂、SP-403泵剂。3.粗、细骨料。卵石最大粒径为40毫米,含泥量0.4%,观密度为2710kg/m3为1780 kg/m,针片状含量为8.5%,压碎指标为3.6%,砂为中砂,细度模数为2.90,表观密度为2690 kg/m,堆积密度为1540 kg/m,含泥量为1.5%,空隙率43%。4.拌合水。采用引用水。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根据国家水利水电施工规范要求的水灰比要小于0.5。并要掺加引气剂、泵送剂,然后确定水和水泥用量及所有外加剂的掺量,经多次试验确定水和水泥用量及所有外加剂的掺量,经多次试验确定洞身混凝土 的水灰比0.46。砂率39%,塌落度140至160毫米,配合比为1:2.24:3.54:0.46,根据现场测定骨料的含水率,超损径再对配合比进行调房玄龄

[摘 要]文章通过对邮政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企业必须基于知识管理,通过密切联系客户、结成知识战略联盟和促进组织学习和知识分享,来培育邮政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邮政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邮政[作者简介]姚文,福建省邮政局工商管理硕士,福建 福州,350005[中图分类号]F616;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09-00108-03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作为传统的物流行业,邮政充分发挥“三网合一”的优势介入物流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物流市场已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格局。一方面,加入 培养核心竞争力——世界500强的成功之道[J].管理科学文摘,2001,房玄龄

[摘 要]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文章通过中外所得税会计的比较,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关键词]所得税会计;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税法[作者简介]刘远兵,民航青岛流亭机场,山东 青岛,266108[中图分类号]F810.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09-0111-02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所得税会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2003年全球几大会计事务所联名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会计准则接轨——2002年全球调查”的报告显示,在59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已经采用、有意采用或有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95%。在这种形势下,各国会计包括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国1992年颁布《税收征管法》和1993年颁布《企业所得税条例》,确立了会计制度服从税法的计税原则。1994年财政部下发的《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成为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一、中外所得税会计比较定义的比较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列举了税前会计利润、纳税所得、本期所得税费用、时间性差额、永久性差额、应房玄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新市场环境下,东部产业集群出现了整体性的经营困境,本文认为集群困境源自于外围市场的剧烈变化以及集群内在系统缺陷两个方面,地方政府应该采取鼓励企业整合、加快产业升级、促进集群迁移等多种手段实现区域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关键词:东部产业集群 “中国制造” 对策选择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常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久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全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2007年以来,国内外市场的巨大变化,使东部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大量集群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区域经济面临整体衰退的风险,因此对东部产业集群困境成因及政府对策选择进行研究具有普遍的意义。东部产业集群面临的困境集群企业大量停产倒闭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就是大量企业集群发展,共同抵御风险,然而面对外围环境的急剧变化,集群企业根本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反而大量企业出现了停产甚至倒闭现象,整个产业集群陷入萧条。传统产业难以幸免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