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贝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6 15:09 点击:199043

摘要 在坊间流传的大资管监管文件草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称,拟从源头入手,通过“正面清单”方式降低金融机构“借通道”动机,并明确“负面清单”,规范资管产品投资范围及“做通道”行为,严堵监管套利,引导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得到监管层确认。   在坊间流传的大资管监管文件草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称,拟从源头入手,通过“正面清单”方式降低金融机构“借通道”动机,并明确“负面清单”,规范资管产品投资范围及“做通道”行为,严堵监管套利,引导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大资管产品统一监管得到监管层确认。  实际上,监管标准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资管通道业务。从通道方看,证券、信托等机构普遍缺少客户资源,资金来源不足,主动管理型业务发展滞后,存在“做通道”的冲动;从主导方看,由于资管产品投资范围限制,使得一些机构为规避监管产生“借通道”的冲动。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北极贝

摘要 在内地市场投资港股的热情不断升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在加强对于沪港深产品的布局。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沪港深(或沪深港、港股通)公募基金产品已达60多只,正在发行的基金有6只,后续还有大量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不过,尽管上述基金都被贴上“沪港深”标签,但业绩分化也十分明显。   在内地市场投资港股的热情不断升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在加强对于沪港深产品的布局。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沪港深(或沪深港、港股通)公募基金产品已达60多只,正在发行的基金有6只,后续还有大量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不过,尽管上述基金都被贴上“沪港深”标签,但业绩分化也十分明显。恒生指数累计上涨8.31%,恒生国企指数上涨9.80%,远远超过同期A股上证综指4.37%的涨幅。诸多基金经理表示,相对于A股而言,港股市场具备估值优势,机会更为明确。  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布局沪港深产品的热情。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市场含有“沪港深”(或沪深港、港股通)字样的公募基金产品已达65只(ABC分开计算),其中1只由老基金转型而来,8只成立北极贝

摘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环比增加1.43%。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环比增加2.3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环比增加1.43%。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环比增加2.32%。认缴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35万亿元,环比增加3.37%。实缴规模8.55万亿元,环比增加1.79%。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8.23万人,环比增加0.64%。  同时,截至2017年2月底,按正在运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实缴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亿-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增至473家,管理规模在50亿-100亿元的增至173家,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减少至145家。 (原标题:私募基金认缴规模突破11万亿元 百亿级私募145家) (责任编辑:DF305) 北极贝

摘要 在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创业的同时,已颇具规模却遇上发展瓶颈的私募大佬们,纷纷动起了转型公募的念头。由私募宿将陈继武控股的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获准设立,而如博道投资、重阳投资等大型私募也正在转型公募的路上。   在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奔私”创业的同时,已颇具规模却遇上发展瓶颈的私募大佬们,纷纷动起了转型公募的念头。由私募宿将陈继武控股的凯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获准设立,而如博道投资、重阳投资等大型私募也正在转型公募的路上。  事实上,私募转型公募的代价并不小。为了达到公募基金的监管要求,在转型成功之前,私募往往会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壮士断腕式的清理。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规模超百亿的大型私募基金,继续通过私募的方式扩张遭遇“天花板”,而转型公募后,得益于公募基金的制度红利,有望获得更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而为此付出一些代价显然是值得的。基金公司分享,因此,从单体的生存环境而言,私募基金的竞争比公募基金更激烈。而私募基金发展到上百亿的规模后,受制于产品发售更严格的门槛,容易触及到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私募基金北极贝

摘要 近日,A股市场似乎逐渐走暖。上证综指震荡上行,个股也是涨多跌少。每每这时,一次性投机“博”一把的想法也开始逐渐复苏。虽然细水长流的基金定投方式很早以前便走进广大投资者的视野,却似乎没有被大多数“急性子”认可,甚至怀疑定投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过。而大洋彼岸的美国,那些陆续进入退休期的“婴儿潮”一代(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群),可能更相信定投这种细水长流的力量。   近日,A股市场似乎逐渐走暖。上证综指震荡上行,个股也是涨多跌少。每每这时,一次性投机“博”一把的想法也开始逐渐复苏。虽然细水长流的基金定投方式很早以前便走进广大投资者的视野,却似乎没有被大多数“急性子”认可,甚至怀疑定投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过。而大洋彼岸的美国,那些陆续进入退休期的“婴儿潮”一代(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群),可能更相信定投这种细水长流的力量。  所有的投资都是有绩可循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基金定投脱胎于美国的401K私人养老计划。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政府为了减少社会养老的压力,推出利用“免税”优惠来刺激国民增加储蓄的401K计划,即按照某固定比例将居民工资北极贝